浅析《葬花吟》中的意境美
作者:孙秋鸽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09期
内容摘要:林黛玉是曹雪芹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形象,而表现林黛玉性格的作品毫无疑问就是她的葬花词,本文就是从意境的四个审美特征来探讨一下它究竟是怎样一种美。 关键词:《葬花吟》意境 凄美 幻美 悲美 幽美
意境是我们古典美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中,在绘画和诗词中的地位尤为重要。那么,意境的概念是什么呢?意境是我们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从意境的概念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境的艺术审美待征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与韵味无穷四个方面。现就其四个待征分而述之其审美价值:
首先是情景交融之凄美。情景交融,关键在于融。情与景要有机地结合,要结合得自然、和谐,善藏善露,做到水乳交融。情、意只有融于形象中,通过形象而表达,才能丰富饱满,产生美感,才有艺术魅力,这样才可能有意境。如果情景分离,或使两者勉强地叠加组合,则很难形成意境。
作诗本来就是为了抒情达意的,而情意需要借助景象得以表现。林黛玉是一个性情之人,率性而任情,因此她论诗强调意境,不以辞害意,任情而为之,她是极力讲究文学的艺术效果的,主张为情而诗,否定文学的教化功能,这一点在其创作实践中也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葬花吟》、《题帕诗》、《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作品无一不打上黛玉主观而强烈的情感烙印,尤其是她的《葬花吟》表现得最好。
“风霜”是《葬花吟》中所强烈诅咒的。而“红消香断”、“花落人亡”是闺中女儿对春花的无限热爱之情。因为林黛玉对于它们的凋谢,才在灵魂深处引起了如此强烈的震撼。我们看到,《葬花吟》这首诗无论是景色还是画面都是很凄美的,而其中并没有一处涉及到“情”字,但情并不是没有,而是发、隐藏于景中,处处都在抒情,真的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其次是虚实相生之幻美。虚实相生是意境在结构方面的特征。它强调的是如何在布局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言外之意,想象空间,是在巧妙的虚实结合中诞生的。
她天真直率,保持了人类的童心。她孤僻、小心眼、恃才傲物、言语尖酸刻薄,构成了她的缺陷美。她生活在超现实的灵性里,她是现实主义的失败者,但却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审美意义上的胜利者。她的哀婉、伤悲、忧思、苦痛,她那毫不吝惜的泪水,她的悲剧命运,让我们感觉到那是美的,那是种凄美,是种悲剧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再次是生命律动之悲美。宗白华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认为,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因此,生命律动便是意境的本质特征。
“黛玉葬花”最能反映林黛玉的珍爱生命之情:花已凋落,可对她来讲,似乎仍存在脉脉的生气,以致于她需要那样小心翼翼地加以收集并郑重其事地装入绢袋加以埋葬。对落花尚且如此,那么对生命呢?黛玉生时顽强搏击,而当无力挽回自己的爱情之时,她没有苟且偷生,而是选择了壮丽的死亡。难道她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吗?不!恰恰相反,正因为她太珍爱、太了解生命的真谛了,所以才不惜以牺牲生命来换取永恒的灿烂!
《葬花吟》是黛玉诗歌中的压卷之作,是她用生命铸成的绝唱。葬花即是怜花,怜花即是怜人。黛玉的“伤春”已感到了自身生存状态处于“飘零”的处境了。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正当青春年华,她并不知道死亡的经验,也无从知道死亡的经验。她只能通过“花落”来领会自己的死亡。我们通过她感花伤时的咏叹、通过她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隐隐地到这种转化为浓重哀愁的怨哀。
最后是韵味无穷之幽美。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魅力之所在。所谓“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它虽然从属于整个文体层面,但在意境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得更为充分,它是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韵味,是意境必备的审美效果。
她看着春天过去,想到自己青春易逝;看到落花,想到自己可能夭亡。斥榆柳、飞燕,实际是在骂人情的冷酷;恨风刀、霜剑,实际是哀怜自己的际遇。泪水流尽,继之以血,这是多么深沉的哀痛!青灯照壁,冷雨敲窗,这是多么萧索落寞的时刻!春去春来,流年似水,前程茫茫,何处是归宿?百感交集,恰似万箭攒心,仿佛无知的花鸟也为之动情,同她一起唱起一首悲凉的挽歌。葬花葬人,花落人亡,我们已辨不清这是悼花还是自悼?任谁读到这里也会觉得酸鼻刺心,不由得洒下一捧同情之泪。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财经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