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08-26 来源:九壹网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术 1.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2.福建中医药大学;3.福建省科技厅;4.福建省经贸委医药行业办公室 陈炬烽 林津晶 喻燕萍 林岩香 郑怡彤 [摘要] 通过对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我省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省中药材产 业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福建省中药材问题对策 福建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多丘陵山地,海域广阔, 岛屿众多,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类型, 孕育了丰富的中药资源,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上世纪8O年代 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共有药用资源445科、2468 种,其中植物药245科、2024种,动物药200科、415种, 矿物药l9种。福建省资源总量占全国中药资源的19.2%,是 中药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是我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 目前,福建主要中药材达800多种,其中,属福建省道地名 产药材有3O种,大宗药材82种,珍稀名贵药材27种。 近年来,随着医药保健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及全球“人类回 归自然”的呼声高涨,中药材的用途已不限于人们防病治病的 需求,大量的保健品、化妆品也含有中药材。因此,对我省 的中药材产业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推进我省中药材的科学发 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 1.1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滞后 在野生植物资源种群的更新方面,缺乏重视及深入系统 的研究,在采集野生药材时,缺乏合理保护与利用的意识, 乱采乱伐,滥猎滥捕,破坏了生态和野生药材资源,使资源 利用强度超过种群的更新增长能力,导致野生药材资源的数 量急剧减少,分布区域也日益缩小。如厚朴、红豆杉、草珊 瑚、金线莲、满山白及灵芝等药材都面临着资源萎缩。 1.2中药材产品开发利用程度低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各方面投入的加大,全省中 药材种植管理水平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但对中药材的开发利 用仍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由于资金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中药材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且加工工艺不科学,导致中 药材加工仍滞留在粗加工上,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传统的生产经验使得中药材品种退化、抗病虫害能力下降、 品质低下。中药材的栽培技术研究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光 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养分分配、根系生理及生态适应性等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软科学项目(2009R0044)。 方面还未进行深入研究。除太子参、泽泻等大宗中药材有过 一些一般性的研究外,大多数栽培药材仍处于经验性栽培的 阶段,没有比较深人的研究成果供药农使用。 产品结构单一,存在着卖原料药多,粗加工产品多.而 高科技、精加工的产品少,资源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难以 大幅度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仍缺乏应有的竞争力,制约了 中药材需求向多样化、高层次、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影响我 省中药材产业效益。 1.3中药材信息服务滞后 中药材属特殊商品,其生产、加工、销售取决于市场需 求,而中药材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价格涨跌频繁,信息真假 难辨。市场信息不灵一方面导致我省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未 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广大农民不知如何选择适 宜本地种植、适销对路的中药材品种,农民种植的经济效益 及积极性难以得到保障。 1.4专业人才匮乏,种植技术落后 中药种类繁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栽培技术也各 有特殊性,但是目前,我省在生产第一线的专业人才仍较匮 乏,生产技术人员主要是以老药农为主,他们的技术来源于 实践的积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种植技术原始落后;加 之种植技术培训少、时间短、药农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接受 先进种植理论缓慢,种植技术很难得到提高。 1.5监管难度较大 由于中药材种植不受行业准人制度的限制,不必办理任何证 照,也不要求登记备案,所以,药监部门很难对中药材生产 情况做全面了解。 1.6中药材质量检验重视不足 随着近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中药材的晒干、 虫蛀等技术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部分经营者在晒 干和保存中药材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国家不允许使用的硫磺 熏蒸,造成了部分二氧化硫残留。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就进一步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相关工作通知,其中提 2011年第5期(总第53期) 13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到关键一点就是要加强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检验,国家局 亦正在制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 我省野生药材部分物种蕴藏 丰富,但并非取之小 , 用之 竭。为此,要合理开发天然药源,提倡科学采集,尤 其要注重加大珍稀濒危药材及道地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 使道地中药材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有汁划地开展野生中药材 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加工等每一个环节的规范化程度, 都会影响其药效,只有制定了每种药材完善的生产质虽管理 规范并按照检测标准执行,才能解决从种植到采收再到最终 加工所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胜。 但是目前,对于中药材这一中药源头中二氧化硫及重金属的 定向抚育,例如对草珊瑚、雷公藤、石斛、石仙桃等野生资 源的人工培育,研发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技术,促进中药材 原产地资源的更新繁殖和自然增艮,增加资源蕴藏量,实现 优势资源的永续利用,进而确保我省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检测工作并末引起我省企业的足够重视。 同时,解决制药企业面临的生产原料不足、药品生产萎缩等 2.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根据目前我省中药材发展的现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中 药材产业,就要坚持以GAP规范种植为重点,以国内外中药 材市场为导向,以科研开发为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全力加 快中药材种植向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2.1加强宏观引导,科学制定规划 加强政府宏观控制,指导协调,政策研究,充分调动、 保护和支持各种积极因素,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我省中药 材产业基地建设。 2.1.1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特殊性,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合 力,齐抓共管,协调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药材生 产共性技术障碍。 2.1-2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在产前 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指导中药材的发展,引导中药材生产企业 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做强做大我省中药材产业,大力扶持 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快我省药材 GAP基地的建设。 2.1-3从目标、规模、品种、基地、科研体系、服务体系、市 场营销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等多个环节和保障机制上进行明 确细化,确保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整个产业链条中各 个环节的紧密联接。 2.2成立专业组织或协会,完善中药材服务网络 专业协会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推动 分散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一个重要载体。成立福建省中 药材生产专业组织或协会,负责对中药材生产进行行业规划、 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规范中药材生产经营行为,提供种植 技术、质量管理、供求信息、专业培训、科技咨询等服务。 同时,定期组织协会会员研究、分析、预测中药材市场行情, 加强对中药材开发的宏观指导,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和必要 的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等服务。 2.3注重培育和引进技术人才 要切实加强中药材技术队伍建设,选择一批有文化、有 意识、有事业心、懂技术的中青年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培养 一批具有我省特色的科技种药人才;或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 引进一批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专业技术人才,形 成有较强实力的中药材专业科技队伍,靠科技推动福建省中 药材产业的发展。 2.4保护资源 14 2011年第5期(总第53期) 问题。 2.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中药材产业整体科技水平 科技是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决定着产业 化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必须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地 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中药材产业整体科技水平。要加强 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科技人员的密切协作,围绕中药材 资源保护、野生品种驯化、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无污染 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当 地生产实际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中药材企业可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福建道地药材 及大宗药材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研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 用,提高资源附加值,提升我省中药材开发的科技水平和中 药材产业竞争力。 2.6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福建中药材信息服务平台,创立中药材信息网络, 收集全省道地中药材及大宗中药材品种、产量等各方面的数 据。广泛收集省内外中药市场信息,按照药材市场的发展规 律,对重点品种的市场需求、销量走势、价格行情、发展趋 势进行预测,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及时向农户提供 政策咨询、产业动向、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以市场 需求指导我省药材生产,引导药农根据规划发展药材生产, 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提高药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 为福建乃至全国中药材的生产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服务,为我 省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2.7加强中药材监测 应研究并建立主要药材品种的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 术,如指纹图谱的建立等,加强中药材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 监测,建立中药材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完善有福建地方特 色的药材质量标准。扩大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的整体影响力, 助力我省中药材的出口创汇。 参考文献: …黄蔗亮,高华娟.福建省中药发展概况与闽台合作交流『J1.海峡药学, 2009,21(12):234-237. 【2】黄瑞平.因势利导,促进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J】_福建热作科技,2005, 30(2):44-46. [3】福建省I}1医药研究院.福建药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