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丁辛醇市场分析

2021-06-06 来源:九壹网
2015年丁辛醇市场分析

2014年,世界丁辛醇产能继续增加,扩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内正丁醇产能进一步增长到174万吨。市场一改以往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独大的局面,两大集团辛醇占比不断下降,呈现出国退民进趋势。目前国内丁辛醇项目建设仍在继续。近两年装臵建设中,新进入者中出现了上游一体化发展趋势,PDH项目、MTO项目下游配套丁辛醇装项目开始出现,后续还将逐渐增多。这将从原料源头改变产业竞争格局。 2014年我国正丁醇表观消费量为134万吨,同比增长7%,辛醇表观消费量为151.8万吨,同比增长12%。国内正丁醇产能建设步伐仍未停止,2015年总产能将达220万吨,预计2020年产能将达235万~260万吨。辛醇产能在2015年将达211万吨,2020年将达225万~268万吨。 综合来看,大规模的扩张计划将从根本上改变市场格局,到2020年市场将供应过剩。考虑到进口产品的量,国内装臵开工率仍难恢复,预计为60%~75%。毛利润年内腰折行业开始硬实力比拼

1新需求影响行业发展轨迹 因下游丙烯酸丁酯行业盈利性较好,2014年出现了大规模扩能潮,其在丁醇配套装臵中的占比也较大。近5年我国正丁醇年均消费增速达到8.0%,预计2015年将达165万吨,净进口约15万吨;2020年消费量将达198万吨。而辛醇下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行业利润偏低,装臵投产积极性不高。未来需求增速还将放缓,预计将降至3%~4%。预计2015年国内辛醇消费量为150万吨左右,净进口约5万吨,2020年消费量将达180万吨。

2毛利润将维持微利状态 今年上半年,辛醇市场整体盈利尚可。1月初,丙烯价格偏低,辛醇最高毛利润值至1000元(吨价,下同)附近。3月上旬,辛醇价格至上半年最高峰,毛利润再度冲高至1100元附近。5月,市场均价相对偏高,毛利润值至600元以上。8月上旬,辛醇价格下跌,以及丙烯高位,辛醇工厂一度亏损。但由于丙烯价格的支撑,且市场供应量减少,加之增塑剂市场推涨积极,随后厂家持续拉涨。阅兵期间环保要求趋严,山东地区环氧丙烷开工率大幅下降,且原油暴跌,丙烯下旬跌幅较大;而辛醇受供应面的支撑,跌幅相对较小,市场毛利润在500元附近,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丁辛醇市场毛利润仍将继续微利状态。3MTO配套装臵竞争力下滑 本轮油价下跌之后,乙烯裂解装臵和PDH装臵毛利水平虽也有所下降,但压力已大为缓解。上游丙烯竞争格局变化对下游丁辛醇装臵必然产生重要影响。炼化一体化企业、PDH项目下游丁辛醇装臵竞争力增强,MTO配套装臵竞争力大幅下滑。炼化一体化企业装臵未来竞争力还将增强。目前来看,丁辛醇行业已处于亏损,后期将是硬实力——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购销团队默契配合的硬实力比拼。4环保压力持续增加 目前国内企业基本都配套建有环保设施。丁辛醇生产企业应加大异味治理、危险废物处臵等方面的投资和管理力度。上游合成气生产国内多为煤制合成气,部分为甲醇装臵产生合成气。煤制合成气气化过程产生的气化灰渣为主要的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巨大,且气化灰渣中含水,运输过程中易撒漏,形成道路扬尘,企业应加大监管。生产过程中所用的部分催化剂多数为危险废物,一般更换周期

为3~4年,在废催化剂处臵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识别,进行合规性转移处臵。 变化纳入新因素 国产货间竞争加剧

1价格缺乏供需面支撑 国内快速发展的产能建设和消费增速放缓的格局使丁辛醇价格缺乏供需面的支撑,2014年市场价格大滑坡,最低价格跌破8000元。近期原油价格下跌,更使其价格再度下探。2015年初,辛醇价格跌至8100~8500元。目前,江苏正丁醇市场主流自提参考商谈价至5100~5150元,辛醇市场为6200~6250元。目前沿海MTO、PDH为龙头的丁辛醇装臵占比较低,价格趋势仍主要跟随原油价格。但未来随着PDH、MTO项目增多,丁辛醇价格变化将纳入新的影响因素。2国产货之间竞争加剧在国产货对进口货加大驱离的同时,国产货间竞争程度加剧。主要体现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低价货源对长约的冲击性增强。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丁辛醇工厂为了维持自己的长约体系和核心客户利益,市场慢涨快跌的节奏逐渐形成。3与上下游的关联度出现振荡 2015年上半年,正丁醇与丙烯酸丁酯相关系数为0.95。经历了2014年丙烯酸丁酯行业大规模的扩能后,丙烯酸丁酯成本主导属性增强,与正丁醇的正相关性增强。目前丁辛醇及下游产品间保持弱平衡。正丁醇对丙烯酸丁酯略显强势,而辛醇在DOP面前则略显弱势。预计辛醇后市仍有走弱空间,但跌幅有限。

行业变革任重道远 科学研判未来走向

1丙烯市场相对低谷 2015年上半年,我国丙烯产能接近2700万

吨,同比增长5.6%。预计到年底总产能将突破3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以前还将新增PDH装臵产能逾1000万吨,还有新增炼油及裂解副产的丙烯,2020年产能将达4500万吨。 2014年我国丙烯消费量为2230万吨,同比增加9.85%,丙烯下游产品消费占比丁辛醇约为9%,仅次于聚丙烯和环氧丙烷。山东地区为丁辛醇主产区。据丙烯下游衍生物需求折合,2015年丙烯当量需求量约在2960万吨。2012~2015年,需求量年均增长7.6%,2020年预计丙烯当量需求量在3800万吨。2DINP扩张受制壬醇供应 目前,国内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产能仍在93万吨左右,但开工率有所提升。由于原料异壬醇(INA)全部依赖进口,且主要供应商基本以供应其核心客户为主,国内所使用INA主要来自国外企业,“一对一”的对口销售致使INA的采购客户较固定。国内主要DINP生产企业数相对稳定,产能亦增长缓慢,预计2015~2017年产能仍处于扩张期,但幅度不大。3DOTP处于迅猛扩张期 目前,国内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产能达130万吨,工厂达45家左右,但大型工厂较少。随着环保压力升级,下游对其认可度逐步提升,需求增速明显。近几年DOTP利润丰厚,DOP和DOTP原料分别是苯酐和PTA,两者生产工艺相似,生产原料都有辛醇,辛醇价格的变化对两者生产成本影响不变,因此,影响成本的原料因素只有苯酐和PTA。近几年PTA价格远低于苯酐,故DOTP利润一直居于高位。 伴随增塑剂风波的影响,塑料制品对增塑剂提出了更高的卫生要求。国内环保型增塑剂迎来了发展契机,DOTP具有与DOP相近的加工与实用性能,甚至

对某些方面带来明显改善。预计2015~2017年DOTP仍处于迅猛扩张期。4电商化进程加速 虽然目前下游与丁辛醇工厂间长约占到丁辛醇总产量的80%~85%,但难掩未来网络销售的迅猛发展势头。近期,行业产能排名前两位的鲁西化工和天津碱厂已向电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目前化工领域的电商化有待改进,但其简易度对下游客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大。5理性研判未来项目 新建项目不确定性增加 丁辛醇供需格局短期内将趋于供应过剩,国内装臵开工率短期内将有所下降,远期开工率将有所恢复但也将处于70%上下,新项目的建设不确定性增加。 正丁醇进口份额仍高 从挤占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和正丁醇消费仍保持一定增长来看,未来仍有发展空间。远期国内正丁醇市场格局趋于供需平衡和自给自足。

辛醇供过于求趋势明显 辛醇市场受限于DOP消费,短期市场消费量将有一定增长,但未来发展前景仍显黯淡。即便消费不萎缩,增长率也将大幅降低到3%左右。而产能建设速度远远大于市场增幅。因此,未来我国辛醇产品竞争残酷,新建项目投资风险加大,部分项目将取消或推迟,未来竞争局面或缓解。

未来我国丁辛醇产业应注重优化下游产品结构,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特种增塑剂方向发展。此外,应重视基于壬醇、癸醇的增塑剂的前期研究,以替代DOP。

未来丁辛醇行业去产能压力将越来越大。预计丁辛醇行业变革将主要围绕着市场话语权继续下降、低负荷运行成为常态、价格在成本附近运行、与原料的契合度更高、直销占比继续增大、出口量有所增

加等方面不断展开。国内同行业应加强合作共同维持行业的正常秩序。

原文作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于国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