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政治高考政治复习方法与解题策略

2023-10-08 来源:九壹网


. . . .

. . .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与解题策略

南康中学 谢世平

当前,我们政治学科正在进行以知识的梳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第一轮系统复习,随着复习进程的推进,还要进行提升能力和强化能力的综合复习。通过系统的复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应对各类题型的解题能力,才能在2008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此,必须注意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准确解题的技能与技巧,以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应试能力。

一、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复习过程中,具体的方法因人而异,但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其一般的共同性,都有其一般的规律,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就必须遵循客观的规律,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和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1、正确处理复习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关系,注意复习中师生的融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

在复习过程中,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要系统地理解把握课本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必须以谦逊的态度接受老师的指导,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按照老师的布臵切实完成每一考点的知识、技能要求,防止孤军作战,自己另搞一套的做法。同时,学生自身在老师指导下又应该充分发挥能动性,自觉自主地去就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不断地去理解、记忆,并通过多练提高能力,不能被动地完全受制于、过分依赖老师,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师生双边的互动与双边的结合。

2、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循序渐进。

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要日积月累,要点点滴滴的积累,不可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因此,必须科学安排时间,要求每天定量安排时间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并安排时间及时完成当天或近期复习考点的练习。可安排早读或课前、睡前就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进行记忆,晚自习适量安排时间加强训练,逐步提高能力。切忌寄希望于突击性复习而力图达到突飞锰进的效果的复习方法,切忌集中一段时间狠抓死记而后相隔很长时间则不闻不问的做法。

3、在当前的第一轮复习中强调夯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应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记忆和理解的具体内容就是

课本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及考纲规定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教学课程中教师强调的课本主干内容。对这些内容要求我们学生必须准确地去理解,及时地去强化记忆并能科学准确的去表达。我们经常强调的主观题在准确审题基础上运用学科语言准确进行表达,就是以对课本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为基础的。

4、不可忽视对课本主干知识之外的补充材料及富有启发的格言,名言警句及名人语录等理解,如果说系统主干知识我们称之为“课本里面”的知识的活,那么补充材料等就是“课本边上”的知识。这在高考经历多年,各考点主干内容较多地已出现在历年高考试卷的情况下,必须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5、对学科内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在针对性地就各部分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进行理解、记忆和应用的基础上,应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全面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编织知识网络,形成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将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成体,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手,一拉一条线、一抓一大串,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充分调动知识储备,整体把握,全方位思考。

例: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经济常识:基础理论

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经济活动的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相关知识

唯物论:物质——意识(世界是什么)

哲学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看问题的观点(世界是怎样) 认识论:实践——认识

一般价值观、人生观:个人与社会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国体 国家制度 政体 围绕国家问题以民

主政治建议为主线

政治常识 政党制度

国家重大政策(民族、宗教、外交政策)

6、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从高考要求出发必须做好时政资料的积累,培养用政治观点思考时政热点、重点问题的习惯。在平时学习中注意有意识地记忆、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如结合十七大报告,关注民生问题(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等问题。

二、解题基础策略

(一)总体要求

在做好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下,提高解题能力是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的重中之重,解题能力应包括做题能力和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做题能力是核心,表达能力是外显。

1、就做题能力而言,一是要注意审题,要养成动笔解题前反复研读试题设问指向的习惯,杜绝一看试题就匆忙动笔,凭感觉答题马虎的作风;二是实际联系理论,要养成看到材料、看到事例就联想、思考理论的习惯,例:背景材料有关于党和政府或国家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容,就应联想到、思考到政治常识中关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家(政府)的职能、国家机关(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党的性质、宗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等理论观点,而材料实际所联系的具体理论则应视材料实际而定。

2、就表达能力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在回答每一个题目特别是主观题,应该注意用科学、准确、精炼的语言进行表达,简言之,就我们学科而言,就是要学会熟练地运用经济、哲学、政治的理论、观点去演绎、分析材料、背景所设定的问题,平时我们学生答题普遍存在的“答不到点子上”、“逻辑性差”等就是表达能力的欠缺的问题。要防止在答题中脱离学科观点、理论的“学生腔”,甚至是纯文学性的写作的风格。

3、通过审题,要准确把握材料、题目与考点知识的结合点,特别注意防止不顾题目要求,不结合材料的无限扩张、延伸,更不能在答题中罗列观点,尤其是哲学观点的罗列。

(二)主观题解题具体策略 1、辨析题解答思路

解答 辨析题,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对题中的观点作辩证地分析。辨析题的观点一般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关系作出一种界定(大多是两个或三个事物)。这种界定可能有正确的或合理的成分,同时又是有缺陷的或错误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点,澄清模糊点,补充不全点。

具体步骤一般是:

⑴认可、简析命题中的正确或合理成分,如该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的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欠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是有正确成分等。

⑵分析这一关系的不足并完善,如未揭示出本质关系;关系表述不全面;极端性的危害;关系的成立缺少的必然性或条件性。

⑶与关系主体中的结果性因素相关的应该是(或还有)哪些因素? ⑷对命题中的关系进行倒臵性思考。 ⑸简要指出错误的性质。

此外,高考试卷中较少出现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的命题。故笼统地下结论要

慎之又慎,且不宜放在答案的开头;要树立多层辨析的意识,多个因素间关系的分析要力求全面。

例:实践出其知,人们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答案: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因此,实践出真知。

⑵仅仅从事实践活动,未必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必须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⑶要实现这一飞跃,人们必须通过实践,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且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解析过程:

⑴论证正确点:真知出于实践; ⑵分析错误点:实践也会出“错知”; ⑶澄清模糊点:实践未必都出真知;

⑷补充不全点:实践中如何出真知(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飞跃的两个条件)。

2、简答题、论述题的具体审题要求

解答:简答题、论述题的审题从内容看包括审材料(包括图表)、审设问、审背景。从具体要求看大体包括五个要素:

⑴问题——本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或哪类问题;

⑵角度——围绕“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分析,还是其中某一个或两个方面;

⑶知识范围——是运用哪个分册的知识,还有没有更具体的限制; ⑷答题条件——设问中对于解答该问题有没有指向性或限制性条件。如“从——角度”,“结合(联系——)”等;

⑸时政背景——试题考查的是不是国家正在高度关注的问题,与什么重大时政有关,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有什么规定或政策(这些内容可能也是答案的组成部分)。有些要素是试题直接呈现出来的,有些还需要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认真思考才能获得。

3、图表题的审题应包括的内容

解答:图表题是多年来政治高中经济常识论述题的常见形式,考生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审题时要审清:

⑴表格名称。不同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⑵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生成答案的主要来源;

⑶备注。“备注”一般可分两种,“解释性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⑷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⑸设问。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4、图表题的答题要注意的问题 解答:图表题答题时要注意:

⑴对于“材料(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类问题,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图表(含注)作答;答案不仅写出图表表明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本质性问题。当然,如果下面的设问单独考查“本质”此处可不答。

⑵对于“表格(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类问题,要注意不能仅仅在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其关系,还应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制度的高度。此外,我们平时所涉及到的此类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不能教条化、定式化,要因题而异。

⑶对于“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要从这一现象“是什么”(包括揭示出其本质)、“为什么”会出现(或要解决)这一现象(或问题)、“怎么办”(怎样处理或对待这一现象,即措施)。视问题不同,回答的侧重点可能不所不同。

⑷最后一小问往往是该大题分量最重的,务必要根据题目要求,特别要从所给材料或图表提供的信息角度进行分析,切忌漫天撒网。

5、如何解答好哲学主观题?

解答: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尤其是有两问或多问的论述题,务必要紧扣每个设问的具体问题作答,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选择从整体上体现的哲理、最主要体现的哲理进行分析;阐述的内容来自于材料阐述呈现出来的关系、信息,要与对应的原理相一致。此外,哲学主观题从设问看一般有“分析型(要求用有关哲学观点分析某个问题)”和“演绎型(材料如何体现某个或某些哲理)之分,在表述时要注意不同的要求。

6、解答主观题时,应做到答题角度的多元化

解答:对某个问题、某种现象的“认识或看法”,一般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

⑴“是什么”回答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要注意从内涵、目的、特征等角度的思考。

⑵“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两个部分:

①“原因”(或者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制度、规律、原则、地位等基本理论观点等)、现实依据(即现实状况);

②“意义”要从设问中的不同主体思考(国家、社会、个体等),要从不同层次思考(自身内部的影响、外部联系;眼前的、长远的),不同方面思考(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等)。

⑶“怎么办”要从不同主体思考,从设问条件思考、从材料信息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客观的、实践性角度,主观的、观念性的角度;积极的角度、防御性角度等);从时政背景思考(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有什么规定或政策)等等。具体应把握哪些角度要因题目而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