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人教新课标

2021-12-23 来源:九壹网
第3课时 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会正确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会对小数乘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3.经历解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验算小数乘法的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4.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倍”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熟练地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题卡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在○里填上“>”“<”或“=”。

0.27×0.73○0.27 1×0.65○0.65 0.8×1.1○0.8 0.7×1.3○0.7

5.56×0.5○5.56 1.02×3.2○3.2 二、编故事导入新课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例5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幅图编一个童话故事吗?谁想试一试? 师:以前我们学习过有关“倍”的问题,不过那些倍数都是整数,看来倍

数不仅可以是整数,还可以是小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解决有关

教师批注

“小数倍”的实际问题。 三、引导探究,独立尝试

老师用PPT课件完整地出示例5的情境图。 1.学生读题,从图中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学生小组讨论解题方法。

3.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并板书学生的列式:56×1.3=。

4.学生独立计算,老师指名学生板演。 师:这位同学算得对吗?为什么? 四、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1.师:要想知道计算得是否正确,你有什么好方法?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老师归纳总结验算方法。

方法一: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方法二:用计算器验算。 方法三:用原式再算一遍。

方法四:用观察的方法验算,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 五、课堂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8页练习二第6,7,8,10题。 七、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让学生根据例题的情境图编故事,讲故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讨论怎样确定计算结果正确时,学生想出了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像这样放手让学生讨论,既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不足之处] 在关于“小数倍”的意义的理解上,对学生的估计过低。

[再教设计] 下次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列出一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根据思考题思考、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