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训练试卷(无超纲带解析)

2023-02-23 来源:九壹网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训练

(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1=35°,∠AOC=90°,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 )

A.125° 2、下列说法:

B.115° C.105° D.95°

①和为180°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同位角相等;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下列句子是命题的是( ) A.画AOB45 C.连结CD

B.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吗?

D.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如图,AC⊥BC,CD⊥AB,则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

A.CD B.AD C.BD D.BC 5、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6、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作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若|a|=|b|,则a=b D.同角的补角相等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中图形上每个点移动的距离可以不同 C.经过平移,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 D.经过平移,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段相等 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

2

(3)平移前后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5)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有三种情况.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9、直线m外一点P它到直线的上点A、B、C的距离分别是6cm、5cm、3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为( ) A.3cm

B.5cm

C.6cm

D.不大于3cm

10、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A平分EOC,EOC100,则COB的度数是( )

A.110 B.120 C.130 D.140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直线m∥n.若140,230,则3的大小为_____度.

2、如图,已知AB⊥AC,AD⊥BC,则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____________的长度.

3、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若∠ABC =m°,∠ADC =n°,则∠E=_________°.

4、如图,BD平分ABC,A4x30,DBCx15,要使AD∥BC,则x______°.

5、如图所示,直线a,b被c所截,∠1=30°,∠2:∠3=1:5,则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推理填空:如图,直线ABCD,并且被直线EF所截,交AB和CD于点MN,MP平分AME,平分CNE,使说明MP∥NQ.

NQ

解:∵ABCD,

∴AMECNE( ) ∵MP平分AME,NQ平分CNE.

∴1AME,2 ( ) ∵AMECNE

∴12( ) ∵12

∴MP∥NQ( )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1)指出∠AOC,∠EOB的对顶角及∠AOC的邻补角. (2)图中一共有几对对顶角?指出它们.

12

3、如图,己知AB∥DC,AC⊥BC,AC平分∠DAB,∠B=50°,求∠D的大小. 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括号里的空白(理由或数学式). 解:∵AB∥DC( ), ∴∠B+∠DCB=180°( ). ∵∠B=( )(已知),

∴∠DCB=180°﹣∠B=180°﹣50°=130°. ∵AC⊥BC(已知),

∴∠ACB=( )(垂直的定义). ∴∠2=( ). ∵AB∥DC(已知),

∴∠1=( )( ). ∵AC平分∠DAB(已知),

∴∠DAB=2∠1=( )(角平分线的定义). ∵AB∥DC(己知),

∴( )+∠DAB=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180°﹣∠DAB= .

4、如图所示,M、N是直线AB上两点,∠1=∠2,问∠1与∠2,∠3与∠4是对顶角吗?∠3与∠6是邻补角吗?

5、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M、N,NP平分∠MND.

(1)如图1,若MR平分∠EMB,则MR与NP的位置关系是 .

(2)如图2,若MR平分∠AMN,则MR与N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MR平分∠BMN,则MR与N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与∠5, ∠11、A 【分析】

利用互余角的概念与邻补角的概念解答即可. 【详解】

解:∵∠1=35°,∠AOC=90°, ∴∠BOC=∠AOC−∠1=55°. ∵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 ∴∠2=180°−∠BOC=125°.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和差运算,互余角的关系以及邻补角的关系.准确使用邻补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

根据举反例可判断①,根据垂线的定义可判断②,根据举反例可判断③,根据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可判断④. 【详解】

解:①如图∠AOC=∠2=150°,∠BOC=∠1=30°,满足∠1+∠2=180°,射线OC是两角的共用边,但∠1与∠2不是邻补角,故①不正确;

②在同一个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②不正确;

③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同位角,但∠1>∠2,故③不正确;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是基本事实,故④正确; 其中正确的有④一共1个.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是解题关键. 3、D 【分析】

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即对事件作出判断,不论正确与否,且是一句陈述句. 【详解】

解:A、是作图语句,不是命题,故A不符合题意;

B、是疑问句,而命题是一个陈述句,故B不是命题,故B不符合题意; C、是作图语句,不是命题,故C不符合题意; D、是命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识别,表示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通常由条件(题设)和结论(题断)两部分

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的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4、A 【分析】

根据CDAB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CDAB,

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CD的长度,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理解定义是解题关键. 5、C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只有C选项的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6、A 【分析】

利用命题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详解】

解:A、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不是命题,符合题意; B、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C、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D、是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定义,掌握命题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各选项分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 B. 平移中图形上每个点移动的距离相同,所以B选项的说法错误; C. 经过平移,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所以C选项的说法正确; D. 经过平移,图形对应点的连线段相等,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注意掌握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8、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移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个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则原命题错误;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则原命题正确; (3)平移前后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则原命题错误;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则原命题错误; (5)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为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共有四种情况;则原命题错误;

综上,命题正确的是1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平移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9、D 【分析】

根据垂线段的性质“直线外和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作答. 【详解】

解:垂线段最短,

点P到直线m的距离3cm,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和垂线段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线段最短.

10、C 【分析】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C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求得∠BOC的度数即可. 【详解】

解:∵OA平分∠EOC,∠EOC=100°, ∴∠AOC=2∠EOC=50°, ∴∠BOC=180°﹣∠AOC=13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邻补角.能正确识图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70 【解析】 【分析】

如图(见解析),过点B作ABm,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140,ABD230,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 【详解】

解:如图,过点B作ABm,

ABC140,

mn, ABn,

1ABD230,

3ABCABD403070,

故答案为:7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推论,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AD##DA 【解析】 【分析】

根据定义分析即可,点A到BC的距离,垂足在直线上,据此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ADBC

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

故答案为:A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段的定义,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mn 2【解析】 【分析】

作EF∥AB,证明AB∥ EF∥CD,进而得到∠BED=∠ABE+∠CDE,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

ABE11mnm,CDEn,即可求出BED. 222【详解】

解:如图,作EF∥AB, ∵AB∥CD, ∴AB∥ EF∥CD,

∴∠ABE=∠BEF,∠CDE=∠DEF, ∴∠BED=∠BEF+∠DEF=∠ABE+∠CDE, ∵BE平分∠ABC,DE平分∠ADC,

∴ABEABCm,CDEADCn,

mn. 212121212∴ BEDABECDE

故答案为:【点睛】

mn 2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公理的推论,根据题意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4、20 【解析】 【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ABC【详解】

2x30,再由AD∥BC可得AABC180,再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 BD平分ABC,DBCx15,

ABC2DBC2x30,

由AD∥BC,

AABC180, 而A4x30,

2x304x30180,

解得:x20, 所以当x20时,AD∥BC,

故答案为:2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5、平行 【解析】 【分析】

根据∠2:∠3=1:5,求出2的度数,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2:∠3=1:5,23180 ∴∠2=30°, ∴∠1=∠2,

∴a∥b, 故答案为: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倍分求角度以及平行的判定,根据题意求出∠2=30°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NE,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 解:∵AB∥CD,

∴∠AME=∠CN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P平分∠AME,NQ平分∠CNE,

∴∠1=2∠AME,2=2∠CNE.( 角平分线的定义), ∵∠AME=∠CNE, ∴∠1=∠2.(等量代换), ∵∠1=∠2,

∴MP∥NQ.(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NE,角平分线的定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112、(1)∠AOC的对顶角是∠BOD,∠EOB的对顶角是∠AOF,.∠AOC的邻补角是∠AOD,∠BOC;(2)共有6对对顶角,它们分别是∠AOC与∠BOD,∠AOE与∠BOF,∠AOF与∠BOE,∠AOD与∠BOC,∠EOD与∠COF,∠EOC与∠FOD 【分析】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两个角有一个公共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AOC的对顶角是∠BOD, ∠EOB的对顶角是∠AOF. ∠AOC的邻补角是∠AOD,∠BOC.

(2)图中共有6对对顶角,它们分别是∠AOC与∠BOD,∠AOE与∠BOF,∠AOF与∠BOE,∠AOD与∠BOC,∠EOD与∠COF,∠EOC与∠FO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熟知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见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DCB180,从而可得DCB130,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

ACB90,从而可得24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4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

DAB2180,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

解:∵ABDC(已知),

∴BDC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50(已知),

∴DCB180B18050130.

∵ACBC(已知),

∴ACB90(垂直的定义). ∴240. ∵ABDC(已知),

∴14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平分DAB(已知),

∴DAB2180(角平分线的定义). ∵ABDC(己知),

∴DDAB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180DAB1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4、∠1和∠2,∠3和∠4都不是对顶角,∠1与∠5,∠3与∠6也都不是邻补角 【分析】

根据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得:∠1和∠2,∠3和∠4都不是对顶角; 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得,∠1与∠5,∠3与∠6也都不是邻补角. 【点睛】

此题考查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有关定义,牢记两条直线相交,才能产生对顶角或邻补角.两个角有公共点顶点,且角的一边重合、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对顶角是指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两条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的角。

5、(1)MR//NP;(2)MR//NP,理由见解析;(3)MR⊥NP,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AB∥CD,得出∠EMB=∠END,根据MR平分∠EMB,NP平分∠EBD,得出

11EBREMB,ENPEND,可证∠EMR=∠ENP即可;

22(2)根据AB∥CD,可得∠AMN=∠END,根据MR平分∠AMN,NP平分∠EBD,可得

11RMNAMN,ENPEND,得出∠RMN=∠ENP即可;

22(3设MR,NP交于点Q,过点Q作QG∥AB,根据AB∥CD,可得∠BMN+∠END=180°,根据MR平分∠BMN,NP平分∠EBD,得出RMNBMN,ENPEND,计算两角和∠BMR+∠NPD=

1111BMNENDBMNEND18090,根据GQ∥AB,AB∥CD,得出∠BMQ=∠GQM,22221212∠GQN=∠PND,得出∠MQN=∠GQM+∠GQN=∠BMQ+∠PND=90°即可. 【详解】

证明:(1)结论为MR∥NP. 如题图1∵AB∥CD, ∴∠EMB=∠END,

∵MR平分∠EMB,NP平分∠EBD, ∴EBREMB,ENPEND, ∴∠EMR=∠ENP, ∴MR∥BP; 故答案为MR∥BP; (2)结论为:MR∥NP. 如题图2,∵AB∥CD, ∴∠AMN=∠END,

1212∵MR平分∠AMN,NP平分∠EBD, ∴RMNAMN,ENPEND ∴∠RMN=∠ENP, ∴MR∥NP;

(3)结论为:MR⊥NP.

如图,设MR,NP交于点Q,过点Q作QG∥AB,

1212

∵AB∥CD,

∴∠BMN+∠END=180°, ∵MR平分∠BMN,NP平分∠EBD, ∴RMNBMN,ENPEND,

121211BMNEND18090, 221212∴∠BMR+∠NPD=BMNEND∵GQ∥AB,AB∥CD, ∴GQ∥CD∥AB,

∴∠BMQ=∠GQM,∠GQN=∠PND,

∴∠MQN=∠GQM+∠GQN=∠BMQ+∠PND=90°, ∴MR⊥NP,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和差,掌握平行线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定义,角的和差是解题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