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2-06-29 来源:九壹网

  教学目标:

  1、认识“拎、聪、嗓“等10个生字,会写词语“胳膊”。

  2、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结合上下文理解“拎着、晃荡、特别、沉甸甸”等词语。并结合生活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句子。

  3、运用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语,填提示语,对比阅读等方法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4、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并能用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词、书写生字。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6课,齐读课题,大声地再来读。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初读课文这是三个怎样的儿子?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端起书,大声朗读课文。

  (生自由读文)

  2、分组学习字词。

  (1)出示:拎指名读,做拎着的动作。

  水桶(指导读准字音)

  拎着什么呢?(动画:拎着水桶)想一想生活中还会拎着什么呢?

  (2)“甸”单读是四声,在沉甸甸词语中就变调为一声。拓展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3)第三组:聪、嗓指名读,强调平舌音。怎么记住他们?练习用聪明说句子。

  (4)第四组:荡、膊

  指名读。出示晃荡胳膊(看他们跑到了这两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练习读好轻声)

  “胳膊”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字,还有哪些字也带有月字旁?想一想,月字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系?

  指导书写“胳膊”反馈,评价。

  三、学习1-6自然段,认识三个儿子。

  词语都读好了,让我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都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你们很会思考,就像大家所说的课文讲了三个不同的儿子,在妈妈眼里,他们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画妈妈说的话。

  1、练习读好第一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妈妈说儿子的时候,想象妈妈此时的心情,她会怎样地说呢?(骄傲、自豪)

  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总结方法:(生齐读这句话)。刚才,我们边想象妈妈的心情,读好了第一个妈妈的话。

  2、练习读好第二个和第三个妈妈的话。

  相信第二个妈妈和第三个妈妈的话,你也能用这种方法读好。自由练读

  自己先练习读。指名读。

  理解“特别”再读读前面两位妈妈说的话,前两个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联系上下文的确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这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突出的地方,妈妈会怎样说呢?谁来读?

  3、小组分角色练习。前两个妈妈都为儿子骄傲,另一个妈妈却很平淡。我们四人一个小组,三个同学分别读妈妈的话,另一个同学当小评委,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展示读。

  过渡:三个妈妈说完自己的儿子,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慢慢地走着。老爷爷看到。

  四、朗读感悟,认识真正的儿子。

  1、感知水重,体会妈妈辛苦。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

  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晃荡”“走走停停”“痛了”“酸了”这些重点词语知道了水很重,并练习有感情朗读。

  2、妈妈拎着水桶都快走不动了,此时妈妈在想些什么?三个儿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的9——11段。

  出示图片。练习说话。并引导学生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这样的句式来介绍。

  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出示:一个儿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再转,真好看。一个儿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是呀,这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呢?

  3、练习对比阅读。让我们再沉下心来对比着读读这三句话,看能不能读出三个孩子的不同表现。自己对着着练习读。

  4、揭示真正的儿子。读到这儿,你一定知道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指名说。是呀,聪明有力气会唱歌,都很优秀,可是这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帮助,所以另一个孩子就是这样做的。让我们再来读。

  一个儿子,翻跟头,真好看,一个儿子唱歌真好听,另一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真怎么样呢?(出示:真————)

  总结:能帮助妈妈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老爷爷说的那个儿子。孝顺懂事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五、练习说话,巩固词语。

  1、课文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给我们介绍了三个不同的儿子,你能不能也来联系我们的生活,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呢

  比如说:下课了,同学们都到操场上玩,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同位俩互相说一说。

  换成“一只、一只、另一只”你还会说吗?先自己说一说,指名说

  2、巩固词语。

  教学反思:

  感谢教研室姜主任和学校领导,给予我这次难得的展示机会,给予我教学上的精心指导。凝结各位领导的智慧,这节课上得还算比较成功。结合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我总结如下:

  一、依据学情,准确定位年段教学目标

  在选定课题,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定位在把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我在把握年段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学情实际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紧紧围绕“识字学词”“读通读好课文”两个重点展开教学。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这节课我采取了“抓住重点、分散难点、关注趣点”重要的策略。这里的“重点”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识字、学词。对学生来说读好,体会人文价值观是课文的难点。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相结合,在集中识字环节,抓住这节课重点难读的字音进行指导,如“拎”沉甸甸的“甸”变调,“晃荡、胳膊”轻声,让学生发现规律,并积累类似词语。对于词语的理解是低年级教学一大重点,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借助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理解“拎着、晃荡、特别”等词语。本课的难点和趣点是正确认识“老爷爷为什么只看到了一个儿子”,我们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读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另一个孩子真————!”从而体会到到“聪明有力气唱歌好也很优秀,但在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懂得孝敬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有效突破了难点。

  三、读为主线,教给方法,整合设计教学流程

  从整节课的教学来看,我以读为主线,采用板块结构,巧妙地将指导读书、识字写字、学习词语、初步感悟融为一体,整合设计教学流程。如指导读书,扎扎实实,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首先把课文读正确。做到字字正确,句句通顺,包括生字、新词,包括轻声(清楚)、变调(沉甸甸)都要读正确,接着教给学生通过加提示语、想象妈妈的心情,抓住重点词语、对比阅读等读书方法,把课文读好。其次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读流利,读出语气来。

  四、指导学习,学用结合,有效渗透学习策略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渗透,并在读书、识字、学词、读句子的过程中内化方法,进而形成学习的能力,是这节课的又一特色。例如识字问学生“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的”让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的方法识记“聪”“嗓”等字,并进行归类月字旁的字都有哪些,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教给学生归类识字的方法;写字时又提醒学生“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要比一个好”。再如:练习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练习说话”老师首先给学生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练习说话,减轻了难度,激发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整节课,我们所体现的教学策略正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但因个人水平有限,个别地方还没有落实到位,恳请大家的指点。且行且思 且思且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