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修身:学问与见识(1)

2022-12-04 来源:九壹网
《论语》修身:学问与见识(1)学问与见识是修身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中庸》中说:“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将德性和学问作为君子的基本素质。孔子也认为:要做一个君子,必须在德性和学问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要学习知识,培养治国安邦的本领。修德行和做学问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在《论语》中经常是“仁”、“智”并提的。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还对智作过解释:“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尽力做民众需要做的事,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样,智包括了道德的内容,也包括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态度。《论语》首篇就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包括品德修养和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的学习。孔子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情。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身体力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先进》篇中,他对这些人才作过评价:论德行当数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论辩才当数宰我、子贡;论从政本领当数冉有、季路;论掌握历史文献当数子游、子夏。这反映了孔子仁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先秦诸子中反对智育的只有老庄一派。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子三章)按照这种观点,只有使老百姓无知无欲,天下才有太平。庄子认为:智是争名夺利的工具,“上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把知识、智慧当作天下动乱的根源。老庄的主张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违背,在实践中也行不通。孔子之后仍然是德智并举的路线占优势。《中庸》中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把智、仁、勇作为天下共同的德目,而智和好学是分不开的。《中庸》中又说:“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仁是完成自我,智是完成万物。《中庸》以“诚”为万物的本源,人的本性和万物的本性都是“诚”的表现。通过智了解“诚”的道理,可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达到人与天地并立。孟子、荀子都不否定智的重要。孟子把德、慧、术、知作为人的四种素质。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孟子·尽心上》)人的德性、聪明、学术、才智是从艰难的处境中得来的。孟子还说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同上)智者无所不知,但须处理好当前的紧急事务;仁者无所不爱,但须首先亲近贤人。智是对事物的认识,仁是道德伦理问题。尧舜既仁且智,只不过他们注意急当务和亲贤人罢了。荀子主“性恶”说,因此强调后天学习、教化的重要,并认为人有认识客观www.iguoxue.cn友情提供

世界的能力。只要通过学习,在认识上达到极其透彻、毫无偏蔽的境界,就可以“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统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考察)治乱而知其度(法度),经纬(治理)天地而材官(利用)万物,制割大理(制断众理)而宇宙里矣(包罗了宇宙)。”(《荀子·解蔽》)荀子说的“智”是掌握自然、社会的规律。这和他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一致的。汉代以后,许多学者都肯定“智”的重要。汉代学者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五种基本道德)。《白虎通义》中说:“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王充在《论衡》中也说:“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董仲舒对智有具体的发挥:“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春秋繁露》)认为仁智不可偏废。董仲舒又说:“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同上)这里说的智已包含学问和见识的意思。有了对外界事物的知识,就可以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预见未来的吉凶祸福。

www.iguoxue.cn友情提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