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最后一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单元分5课讲述自“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本课是对前四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其作用和地位极其重要。 【学情分析】
1、求知欲强,有学习主动性
2、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都是碎片化知识点
3、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通过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战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意义、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教学过程】 环节 一 创设 情景 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 1、播放裕仁天皇投降录音 2、出示裕仁天皇图片 3、出示《终战诏书》 4、出示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 一、探究一:在抗日反攻阶段,有哪些因素加速日本投降? 二、教师出示问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生活动 1、听录音 2、大胆猜测 3、回答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 1、学生自主阅读 2、合作探究抗战后期日本加速灭亡的因素 学生依据第一个探究答案,并结合平常知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录音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凝神、激趣、点题的作用 通过让学生阅读,总结找出原因,以期培养学生阅读、总结、归纳的能力,并得出抗战胜利最重要的时间点 引导学生应全方位思考问题 二、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归纳学生的答案:抗战胜利的原因一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民族抗争。(根本原因) 1、为理解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出示探究二: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改变对华政策,我们如何进行全民族抗战? 2、抗战胜利的原因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教师讲解中共抗战中流砥柱作用应从军事、领导、思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理解 出示中共从1931年——1937年的抗日口号和方针 出示中共七大会场图,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报导会议内容 3、抗战胜利的原因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人民的支持与帮助 二、教师出示问题: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播放《马关条约》签订视频和抗战胜利日本签订投降书视频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出示年代大事年代表 3、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识储备回答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并可以利用网络查阅相关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学生自主阅读并以小记者身份报导七大会议内容 学生举例证明 学生依据知识储备和教材进行回答 通过看视频前后对比谈感受 讲出近代以来几个重大的事件,以突出抗战以来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影响 学生分析二战三国领导人对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做出的巨大贡献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利用教材回答问题 出示中共七大会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和七大有关的信息,然后设计以小记者身份报导七大会议,合作完成对七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 依据视频进行直观感受的教学 让学生从历史时间范畴去理解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利用三国领导人的评价直接明了的突出中国抗战的作用和国际地位 到提高。 出示三则二战领导人对中国战场地位和作用的评价 三、 情 感 升 华 播放抗战老兵采访录,引导学生逐步体会“抗战精神” 1、学生观看视频 2、谈感受 培养学生理解和体会 “抗战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