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

2022-05-25 来源:九壹网


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

高校学生工作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实现路径和机制上做出考量,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出发,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创新日常管理教育,加强毕业期生涯指导,搭建实践平台与素质拓展平台。

标签: 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路径和机制;以生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显示了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指向意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立德树人的提出,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根本性回答。高校学生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肩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神圣使命,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育人的根本宗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结合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遵从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路径和机制,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建设,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及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要求

立德树人,即树立德行,培养人才。“立德”,为古代“三不朽”之一,《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意思是,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虽然时间逝去久远也不会磨灭,这就是不朽。古人把立德摆在人生最高目标之首位,足见树立德行的重要性。《管子》中“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是“树人”的传统解释,这表明古代先贤已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寓意非常深刻。立德树人的合用,既是中国文字的精妙之用,也是历代教育经验理念的凝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不断总结和深化对教育的认识,逐步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首先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3]其后,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思想,“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4]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5]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命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要立德树人,学生工作要体现、最终要实现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新的要求。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立德树人,本质在于育人。高校学生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是要求学生工作的开展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成才。在实际工作中,要改变学生只是被管理者的想法,而是要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把服务学生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生为本,有三个维度的把握,一是关心关爱学生,对于学生在生活、学业上的困难,要给予关心关爱;对于学生在身心思想上的困惑,要给予疏导调适。二是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要给予尊重;对于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感情,要给予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三是维护学生合理权益,对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如评优评奖、食宿问题等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维护,切实加以保障。

2、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的需要。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也有着多方面、多个层次的需要,有被他人尊重肯定的需要、有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需要、有实现自我的需要等,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就要在工作中关注学生的这些需要,为他们的成长需要搭桥铺路,创造条件,因“需”施教。

3、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寄语大学生朋友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就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直接实施者,在开展学生工作实际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在德、才、艺、能等多个方面得到发展。同时要注意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与独特性,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形成人才培养个体发展的“百花齐放”。

二、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内容和目标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要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发展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具体分析来说,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内容主要有:

1、教化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大学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教授培养,更是人格、人品的养成。先做人,后做事,成人先成德。高校学生工作要注意教化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导他们做一个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人,做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当前,尤其要注重大学生诚信品质、感恩意识、道德自律意识等道德素质的培养。正如有学者提到的那样,“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重在培养大学

生的‘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6]

2、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人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到当前社会浮躁风气及功利心态的影响,大学生中存在着价值观扭曲、信仰迷茫等现象,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思想成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混淆,需要予以纠正和引导。党的十八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就是要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要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让学生获得高深的知识,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首先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以往任何阶段的学习,它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研究性特点,需要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索研究能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实施者,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学业的引导,在开展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的同时,注意进行学业方面的咨询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展自主学习,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式。高校学生工作可通过开展讲座、学习交流会等在大学学习方法、学术规范、学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当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和谐的人”,就要求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的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学生工作,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和谐首先是身心和谐、心理健康的人。

5、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立德树人,以人为本,首先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要珍惜尊重个体的生命存在,而不是轻易的剥夺或舍弃。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竞争压力、对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不会处理,往往酿成人生悲剧,这是对生命的极端不尊重、对生命价值的极端漠视。高校学生工作要加入生命教育,“必须从根本上反思高校生命教育价值凸显和生命教育缺失的矛盾,用对生命的敬畏观念来定位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6、培育学生公民意识

大学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由此,培育学生公民意识应为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主要

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公德意识、主体和权利意识,促进学生公共文明素质的养成,让学生知晓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能正确履行权利和义务,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共同构筑社会公平和正义。

三、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把立德树人要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高校学生工作实现立德树人,就要求在大学生成长的每一阶段做好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抓好每一个环节,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1、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报到,是大学教育的开始,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开始。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效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把新生入学教育做好做实做出效果,切实符合立德树人要求。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开展校纪校规教育,树立规则意识。遵守校纪校规,是大学生最起码的纪律要求,也是一种规则意识的体现。引导学生守规矩、懂规则,按规则行事,本身即是一种美德。二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成才意识。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对大学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有着强烈的成长成才愿望。因此,可不失时机地开展理想信念励志教育,通过讲座、交流会的形式用身边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染影响他们,让他们在入学之初就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成才意识。三是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形成对专业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形成合理的专业思想观念,是大学生融入大学学习的前提。在入学教育中应积极动员系主任、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立志钻研专业学习,深入探索专业学科前沿,勇攀学术科研高峰。

2、创新日常管理教育

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是学生工作的常规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就要求对日常管理教育工作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既体现在日常管理教育内容的创新上,也体现在日常管理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创新上。在已有的日常管理教育内容基础上,应加入符合时代特点要求的元素;在管理教育手段和方式上,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采用学生易为接受的形式,如将新媒体等新鲜形式引入学生日常管理教育。

3、加强毕业期生涯指导

毕业学年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加强毕业期生涯指导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毕业期的生涯指导,包含对学生的求职就业指导,关照学生在求职方面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指导学生的职业定位、职业发展,引导学生如何把个人才能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在职业的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毕业期的生涯指导,还应注重对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培养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责任。

4、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高校培养人才,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践育人。胡锦涛同志曾寄语青年学生,希望他们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学生工作中,就是要通过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当代大学生有着对社会实践的渴望和热情,希望自己的专业所学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应用,也希望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学习。高校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大学生实践成才的需求,通过开展“三下乡”、支教、社会调查等形式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在实践中立德树人。当前,尤其应注意搭建好志愿者活动等新的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自觉的实践中进步提高。

5、搭建素质拓展平台

素质拓展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搭建素质拓展平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学生工作的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学生的素质拓展,应在育人的整个过程中注意素质拓展平台的搭建,这类平台可设有科学研究、文艺展演、创新创业等涉及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素质拓展的多个模块,在多元模块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注 释】

[1]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左传[M]. 北京:中华书局,2012.1085.

[2] 李山译注.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21.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07-10-24)[2013-05-02]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7.htm.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0-07-29)[2013-05-02]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6] 贾凤姿.思政教育重在立德树人[N].光明日报,2013-3-25(16).

金更兴(1985-)男,江西宜春人,西南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