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随着外国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端午节作为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2008年国务院把端午节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
本课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意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从而接触我国的民间节日,认识其深厚的文化历史意义,本课利用美术学科直观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发展,以及渐渐形成的各地民风民俗,结合本科情况,带领学生回忆往年过端午节的情景,例如戴香包、包粽子、选艾叶等,从这些风俗活动给学生带来激情,本课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彩粽,装饰展示墙,在综合活动中学习美术知识,发展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童趣还未退化,求知欲比较强,对很多事物都想了解,对端午节这个他们很熟悉的节日,很有很强的参与望。本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欣赏、动手制作完成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发展成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②学会利用身边易得材料有创意的制成自习喜欢的端午节用品、吃品(如彩粽) 2、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小组探讨,学生总结、老师讲解,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民间传统与社会实践的相互联系。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实践和体验,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力过着有深远意义
的端午节;
②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①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了解、探索和继承。
②培养学生利用身边易得材料以多种方法制作自己喜欢的端午节用品(彩粽)。 教学难点:彩粽的装饰 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引出课题
以童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提问:①大家来猜一猜刚才听的这段童谣唱的是我国汉族人民传统节日中的什么节日?(端午节——引出本节课内容)
②从上面的这首童谣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午节是哪一天?
(农历五月初五,简介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设计思路:通过一首童谣来渲染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首童谣把同学们带入了童年对过端午节回忆,从而把学生带入了本课的学习氛围中。
二、本课内容 1、端午节的由来
①提问: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关于端午节由来的视频(播放视频)
先请学生自己来谈谈端午节的由来 ②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主要源于纪念屈原
看来端午节是跟我们的大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的——谁能为大家讲一下屈原的故事?
(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战国楚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遭人谗害而失去官职,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③引导学生感受屈原的精神: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纪念屈原的原因
我们纪念屈原,是因为他有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我们纪念屈原,还因为他坚韧顽强的求索精神。《离骚》中有一句诗流传至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坚持真理的人格精神值得永世流芳。
我们过端午,是对远古流传下来的民族精魂的呼唤。
设计思路: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教学相长。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渲染气氛、调动学生创作激情。 2、端午节习俗
讨论分析:请同学们说说,你印象中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1)挂艾草和菖蒲(民间端午古来有门前悬艾草、菖蒲之俗。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草、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避邪、保持健康。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作用的。)
(2)挂香袋和五色丝线(香袋是民间用于端午节的常见饰物。有纸扎成的彩粽,也有布缝制的各种花卉、动物形态,做成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内心多放有艾草等物。人们将它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企望驱病消灾。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将五色线戴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以及脖子上。)
(3)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成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现在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4)包粽子(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吞食屈原的身体。最初用竹筒盛装糯米饭,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就成了粽子。)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其实在端午节各地还有很多的习俗,比如“滚鸡蛋”、“贴符念咒”“喝雄黄酒”等等,
思考:结合课本以及小组讨论,是否还可以设计出一些更好的纪念或者过端午的方式?
设计思路:通过讨论分析,了解民俗文化的习惯。
3、端午节的民间艺术品
你知道吗?在端午节这天,民间都有许多艺术品卖的,如:泥塑、彩绘、香袋、彩粽啊等等,它们都是端午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吧。(幻灯片演示)
① 彩绘龙头风筝 ② 泥塑或面塑加彩绘作品 ③ 香袋 ④ 彩粽
这些民间手工艺品有什么特色?
总结:民间艺术品特点:形式多样,色彩鲜艳,随意性和趣味性强等。 这些民间手工艺品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丰富的想象力。 欣赏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有一股制作的冲动吧,今天我们就来制作彩粽,也感受端午节的气氛吧。
设计思路: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渲染氛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4、制作彩粽
(1)教师介绍制作彩粽的步骤,实物演示
步骤:①画格折叠三角形
②折叠、展开 ③穿插、剪切
④找好起点、搭配颜色
(2)那么请问同学们,我们在制作彩粽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细节呢? 大小――对比 颜色――变化 材质――效果 (3)分组: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制作彩粽
★学生小组尝试制作彩粽并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进行装饰,老师巡回指导。 (4)对学生制作的彩粽作展示评比,并请同学们将彩粽大大小小地组合在一起,装饰我们的展示墙。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学会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培养合作精神。 三、小结本课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发展成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防病于一体的民间节令。由于节庆的需要人们创造了许多民间艺术品,从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最后祝大家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板书】
端午节
一、 端午节由来 四、制作彩粽:大小——对比 二、 端午节习俗 颜色——变化 三、 端午节民间艺术品 材质——效果
展示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