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知识点

2022-05-07 来源:九壹网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第4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知识点1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1.渗透作用的发生 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2.渗透系统的应用 (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

溶液浓度 漏斗内 烧杯内 M 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 N 现象及结论 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 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A组—漏斗口密封半透膜→漏斗液面上升

烧杯内盛清水,漏斗内盛蔗糖溶液

B组—漏斗口密封纱布→漏斗液面不上升

②具有浓度差

(3)实验步骤(如图)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1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4)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以碘和淀粉为例)

烧杯内盛淀粉溶液 漏斗内盛碘液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不变蓝 【注意】

(1)渗透系 统适用 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

(2)两溶液中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我们只是观测出由水分子双向运动的差异所导致的液面改变。 (3)溶液浓度指摩尔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10%蔗糖溶液的摩尔浓度小,故水由10%蔗糖溶液向10%葡萄糖溶液移动。

知识点2 动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1.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的差值。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1)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动物细胞的吸水相当于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 知识点3 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1.吸胀吸水: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且三者吸水能力大小关系为: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植物细胞在形成中央液泡之前也靠吸胀作用吸水。

2.渗透作用模型和植物细胞的图例比较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2

结论 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 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 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 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知识点4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1)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

(3)现象与结论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3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2.质壁分离发生的原因

3.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与应用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有生物活性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镜检

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 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镜检

不同成熟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 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 (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

【提醒】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判断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②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膜)的溶液(如KNO3、甘油等)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③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知识点5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4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1)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 (3)不同微生物对各种矿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吸收时各自都有选择性。 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