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药学专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2)

2020-09-12 来源:九壹网
中药学专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2)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篇3

浅析PBL教学法在中药学专业野外实习中的应用

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须经历的培养识药用药的阶段。野外实习目的是在实践中培养识别中药材的能力,是将理论课中对中药材的认知应用于实践的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野外实习不仅肩负着将书本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相结合,实现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扩大和丰富学生植物学的知识范围,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的观察和描述、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植物检索工具书的熟练使用等专业技能,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初步开展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

野外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 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野外实习教学中,尝试使用PBL教学方法,探索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1.PBL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目前已被世界众多医学院校所采用。在美国、加拿大等许多西方国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1-2]已经日趋成熟,这种教学法,提倡打破学科间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优点可以促进学生开放式探究,团队合作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主张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组织和鼓励学员主动学习和获得所需的材料。并通过交流和讨论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员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让学员通过合作解决实质性问题。

2.实施方案[3-4]: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与查阅文献阶段

在PBL 教学时,介绍PBL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白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做。

学生9 人为一小组,其中一人为组长,一人为秘书,由1 名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由指导老师提出问题如 “新疆沙漠野生植物种类及鉴别”。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阶段

学生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经过讨论,确认新疆的沙漠野生植物的种类及鉴别要点。每位同学至少掌握五种常见植物的特点。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学生认真记录每种植物的鉴别要点及生长环境,同是将进行标本压制所需的材料进行统计,由系里统一安排准备。

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遇见植物自己先进行简单的辨认,之后结合老师的讲解,进行确认。学生认真做好记录,压制标本。

第四阶段: 总结与评价阶段

由指导老师进行综合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总体评价,同时为学生整理标本,提出不足。

整个实施过程中设立教师对学生评价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表,对于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参与热情、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

3.讨论

3.1效果评价。针对学生对PBL 模式的设计性实验实施效果进行不记名问卷,结果见表1。

表1 PBL 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人数 (%)

3.2调查发现,通过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接受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增强自学的能力,树立了团队精神。也有个别同学因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个人提问较少,后期考核还不够完善,提出不满意之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重点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野外实

习不同于在课堂内教学,学生人数众多,要求师生比例药均衡,以保证实习效果。在实习结束之后,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方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篇4

浅谈中药医治包块病例分析

盆腔炎性包块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损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西医抗菌素治疗往往不能完全奏效,中医治疗本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们自制盆腔炎性包块经验方口服加灌肠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7月—2011年8月年我们病房及门诊病人,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收治了确定为盆腔炎性包块,中医辨证属湿热瘀结证病人64例。均有性生活史,病程半月~5年,以上64例病人按入组序号随机分位为两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年龄18~53岁,平均(35.40±9.3)岁,B超显示包块(4.5×4.6×3.1)~(11.2×7.0×4.6)cm3,对照组年龄19~52岁,平均(34.43±8.7)岁,B超显示包块(4.4×4.7×3.2)~(10.7×6.8×4.9)cm3。两组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

根据《中医妇科学》[1]盆腔炎湿热瘀结证,主要证候: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胀痛,拒按,检查有包块,痛连腰骶,经期或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黏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弦数。西医诊断依据[2]:有盆腔炎病史,有急性期表现的病人有使用抗菌素7~14天后,盆腔炎性包块不消改用中药治疗,或有低热,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酸,白带多,妇检扪及宫颈举痛,子宫固定压痛,子宫周围扪及边界不清包块,压痛,B超下子宫上方或后方、左右两侧可见包块囊壁光滑,边界清晰或不清囊性的无回声区,输卵管积水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盆腔有积液。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自拟中药内服方:红藤15g,败酱草15g,紫花地丁15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皂角刺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三棱10g,莪术10g,地鳖虫10g,生薏苡仁20g,炙没药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月连服2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治疗3个疗程。自拟中药灌肠方:红藤30g,败酱草30g,紫花地丁20g,赤芍15g,丹皮15g,皂角刺15g,炙乳香15g,炙没药15g。将上方浓煎至100mL,温度在39~40℃,装入灌肠袋中挂于输液架上,病人侧卧,肛管插入肛内10~15cm,调整滴速60~80滴/min,30min滴完,嘱病人尽量保留药液至次晨。每日1次,自服中药首日起连用1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连续治疗3个疗程。

2.2对照组

口服抗妇炎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连服2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并用康妇消炎栓纳肛,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3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3]拟定:痊愈:症状、体征及检查包块消失,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检查包块缩小2/3以上;有效:症状及检查均好转,包块缩小1/3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检查均无改善。

3.2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症状、妇科检查、B超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9例。两组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

4讨论

盆腔炎多是由于劳累、经期性交、产后护理不当,人流器械损伤等,病原体入侵所致,急性期常需西药抗菌素治疗,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本身就表现为慢性过程,病情迁延,主要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疤痕形成,出现输卵管阻塞、增粗、粘连、积水、肿

块等病理表现,又称位盆腔炎后遗症,形成盆腔包块,临床表现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症状反复发作等[2]。

祖国医学古人著述中没有盆腔炎的记载,但其临床表现散在于“带下过多”、“热入血室”、“癥瘕”、“妇人腹痛”等相关疾病中,妇女生活不洁,经期产后,正气虚弱,湿热之邪入侵,与气血相搏击,蕴蒸不解,湿热瘀结,形成癥瘕[4],治当拟清热解毒、利湿排脓、行气活血、化瘀消癥方能达病所。方中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皂角刺、生薏苡仁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活血止痛;赤芍、丹皮、桃仁清热凉血;三棱、莪术、地鳖虫破瘀消癥;川楝子、延胡索、炙没药行气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红藤、败酱草等药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变态反应,解痉镇静镇痛、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5]。中药浓煎保留灌肠或栓剂纳肛,能通过直肠黏膜吸药物,达到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癥散结的目的[1]。

本研究显示我们自制的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优于同类的中成药口服加纳肛,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