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运动训练学

2021-11-30 来源:九壹网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这一社会行为的起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工作。

3.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运动成绩: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评定。

5.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为竞技水平。

6.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7.训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

8.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

9.项群:田麦久及其同事讲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

1.运动训练原则:是根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竞技状态: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叫做竞技状态。

3.负荷: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负荷给予机体刺激的数量。负荷强度:负荷给予机体刺激的深刻程度。

4.运动训练方法: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5.运动训练手段: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竞技能力、完成莫伊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训练。

6.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7.间歇训练法: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8.持续训练法: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

9.体能: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工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

10.身体形态:指人体外部和内部的形态特征。

11.力量素质: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12.最大力量:指人体肌肉在随意收缩总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用力的能力。

13.快速力量:指肌肉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

14.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即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完成动作和快速做出运动反应的能力。

15.有氧耐力: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

16.无氧耐力:缺氧状态下,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工作能力。

1.运动技术: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也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2.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3.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4.运动员心理能力: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高原现象: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

6.大周期: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或称训练期)、比赛时期(或称竞赛期)和恢复时期(或称过渡期)的训练。

7.单周期安排:指全年训练按一个(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

8.全年性多年训练计划: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的高峰,至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

二.简答

1.试诉运动训练学的定义及主要学科特征?

答: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科学。

特征:本源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

2.试诉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三层次结构?

答: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

3.试诉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答: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决定因素: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4.试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

答:由体能、技术、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的构成。

5.试述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内容?

答: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内容、运动训练负荷、运动训练方法及运动训练安排。

6.举例说明运动员竞技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答:列如:男子体操世界冠军 李月久他擅长双杆,特长点是难度高、弹跳好薄弱点是臂短、鞍马支撑时重心低。补偿效应;因为弹跳好是他的特长所以可以补偿鞍马支撑时重心低的不足,所以还是保持他的专业水平。

7.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可以把主要的竞技运动项目划分为哪几个项群?并举运动项目例子/

答:8个 :快速力量性有跳跃、投掷、举重;速度性有短距离跑、短游、短距离速度滑冰;

耐力性有中长距离走、跑、速滑、中长距离游泳、划船;表现难美性有体操、艺术体操、技巧跳水;表现准确性有射击、射箭、弓弩;隔网对抗性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同场对抗性有足球、手球、水球;格斗对抗性有摔跤、拳道、拳击、击剑。

8.运动训练原则有哪些

(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2)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3)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4)集群祖训与区别对待原则;(5)适应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

9、试述贯彻系统训练与周期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答: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2.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3.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10、试述贯彻适宜负荷和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答:1.正确理解运动负荷的属性。2.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a.自我感觉。b.外部感觉。c.生理学指标,两点辨别阈。3.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4.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可采用:(1)训练学恢复手段: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交替安排负荷,调整训练间歇的时间与方式。(2)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主要包括理疗恢复手段,如水疗、蒸气浴等,其他手段还有按摩、红紫外线照射等(3)营养学恢复手段:运动后吃不同的糖,补充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4)心理学恢复手段: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等

11.按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应范围,运动训练方法分为哪两大类,各类方法又包括哪几种?

答:宏观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

具体操作方法:分解、完整、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等训练法。

12、举例论述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

答:重复训练法可用于ATP-CP供能系统的训练:如跑110米跑,负荷强度为75%-90%。练8组,每组间歇3分钟。

间歇训练法可以用于无氧训练:400米跑,单次负荷强度心率达170次/分,每组1

分钟,练4组,间歇时间4分钟;有氧训练单次负荷强度心率160次/分,量跑1分、3组,间歇时间休息到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再开始下一组。

持续训练法;:负荷量:中长跑运动员采用匀速持续跑时间坚持1小时左右,负荷强度:,心率在150次/min左右。

13.力量训练方法有哪些?

答:力量训练方法有:动力性练习:离心收缩(定速退让性练习、变速退让性练习)、向心收缩(定阻力练习、变阻力练习、定速练习、变速练习)、离心-向心收缩(超等长练习)。静立性练习:等长收缩。被动训练方法有:电刺激方法。

14.试述最大力量、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的训练(每钟素质的训练举两种训练方法)

答:最大力量:1.重复训练法:负荷强度为75%,每组组数为6组,每组重复5次,间歇3分钟。2.金字塔式阶梯练习:70%*5~80%*4~90%*3~95%*2~100%*1 间歇时间为3分钟。

有氧耐力:1.持续训练法:负荷强度:心率在150次/min负荷量:跑1小时。2.间歇训练法:强度、160次/min;负荷量8分、3组;间歇:休息到心率恢复到120次/min,再进行下一组训练。

无氧:1、单次负荷强度心率达170次/分,量:跑400米、5组,间歇时间4分钟。2、单次负荷强度心率达170次/分,量:跑400米、5组,间歇时间为5’、4’、3’。

15、运动训练计划按时间跨度的大小分为哪几种?

答;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大周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等。

16、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训练的重点内容和负荷特点如何?

答:基础训练阶段:(内容:.协调能力,基本运动能力。特点:循序渐进、留有余力)。专项提高阶段(特点:逐年增加,逼近极限 内容:专项运动素质)、最佳竞技阶段(特点:在高水平、区间起伏。 内容: 专项技、战术);竞技保持阶段:(特点、保持强度、明显减量。内容 :心理稳定性、)

17.试述一个训练大周期各时期阶段的训练学特征

准备期:(一般准备:时间1.5—2个月、负荷中、方法以持续法、间歇法为主;专门准备:时间1—1.5个月、负荷最大或大、方法以间歇法、重复法为主)比赛期(赛前准备时间2—2.5个月、负荷中、方法以重复法、间歇法为主;集中比赛:时间2—2.5个月、负荷中或小、方法以比赛法、重复法为主)恢复期(时间0.5—1个月、负荷小或中、方法以游戏法、持续法、变换法为主)

18、训练周有哪几种类型

答: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

19、周课训练不同内容交替安排的理论依据

答:1.在负荷作用下肌肉收缩时,人体三个供能系统的参与是非同步的。运动员在从事不同性质的训练中,三个供能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工作,并出现不同程度地疲劳。

2.不同的训练内容,对于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要求也不同。3.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肌群或肌群相同但以不同的工作方式提供运动的主要动力4.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施与不同的心理负荷5.不同目的的训练队运动员机能状况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周训练计划中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既能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又可避免过度疲劳。

20、训练课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任务

答:准备部分也叫准备活动。其任务是使机体逐步进入工作状态;基本部分是整个训练课的核心,训练课的任务主要靠这一部分的活动来完成;结束部分也常叫做整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速排出负荷时体内积存的乳酸,补偿运动时的氧债,使参与运动的肌肉尽快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同时使运动员的心理过程从应激状态中逐渐退出。

21、举例说明综合训练课基本部分各训练内容的安排顺序

1.答:一般来说,技术训练与素质训练的综合课,应先技术、后素质;在不同的素质训练种,应按柔韧性—速度或力量—耐力的顺序组织实施。

2.答:如篮球运动员在进行了个人抢夺篮板球的技术训练之后,立即与队友一起练习抢篮板球后的快速反击战术,就可以产生这种良性转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