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所处阶段 主要特征 高出生率、 原始型 原始社会时期 高死亡率、 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模式 高出生率、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传统型 高死亡率、 初期(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 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的发达国家; “高低高”模式 过渡型 低死亡率、 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发展中国家。 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 20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 “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低死亡率、 和部分发展中国家 低自然增长率 (记住P7:负增长、接近零增长的国家。) 负增长: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利亚、德国、希腊等; 接近零增长:日本、波兰、俄罗斯、捷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
(1)世界人口增长状况: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
②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P2、3“思考活动”)
★根据图和资料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类型。
1.2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人口爆炸”。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大小。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3)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①临界性;②相对性;③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13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1.3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①国际迁移;②国内迁移。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P17“思考活动”: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②④)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 哪些是国际迁移(③④,哪些是国内迁移?(①②)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2、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P17图1—10“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城乡间) (1)乡村迁往城市的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相对理想;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现代建筑居住舒适;置业与致富机会多;社会地位高。 (2)乡村迁往城市的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就业机会不多;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生活质量低;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老式房屋生活不便;社会地位低。 (3)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人口密度大;失业率高;犯罪率高;建筑物密集;房地主价格高;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变差。
(4)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给乡村带来的影响:
人口流失;人口总量少;劳动力老化;农业投资少;农业生产条件差;农田荒废。 ★根据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 4、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1)世界人口迁移现状:①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
②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2)我国人口迁移现状:
①总体表现: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②主要人口流出省区: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 ③主要流入省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
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14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1、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2、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3、中国文化与人口:(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①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1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区位:
(1)城市自然地理区位:城市与周围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平原 影响结果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原因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交通便利、节省建设投资 实例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巴西利亚 汾河、渭河谷地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长江沿岸城市 赣州 宜宾、重庆、武汉 地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形 山区 气候适宜 气候恶劣 供水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城市常沿河分布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气候 河运输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流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2)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运输方式 南船北马 公路、铁路 海洋运输 区位选择 南方城市沿江河分布,北方城市大多在大道汇合处 公路、铁路枢纽;公路、铁路沿线 沿海港口 实例 南方武汉、北方邯郸 株洲、石家庄、郑州(铁路) 秦皇岛、大连、青岛(海港) (3)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深圳)、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中关村、硅谷、硅岛)。 2、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②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③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④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3、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4、城市功能分区: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15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其他还可以由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见教材P32)
5、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教材P34) 规律:
①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②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③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
④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
(1)定义: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2)三大标志:①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主要标志)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主要动力:①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 ③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
(1)发达国家:①城市化起步早;②发展慢;
③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 ④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
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2)发展中国家:①起步晚;②发展快;③城市化水平较低;
④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 (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
①“虚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 ②“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16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①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②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③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④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
②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 ③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
④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 ⑤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2)问题:①交通拥挤;②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③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 ④失业人口增多;⑤社会秩序混乱。
(3)措施:①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③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①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②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③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主要考虑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市场是否符合所在地区发展方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④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P52“思考活动”将下列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用直线连接起来。
橡胶种植(气候) 石油开采(自然资源) 甜菜制糖(原料产地)
面包制作(市场) 软件开发(技术力量) 普通服装生产 (廉价劳动力)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①生产协作:A、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 B、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②商贸联系: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③科技、信息联系: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入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17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影响农作物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式。
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的积温,是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光照——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
水分——水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是动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输送者。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2)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
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种植方式: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五熟等。 (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
市场→价格→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P60“思考活动”: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热量) 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 (光照) 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地形) 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地形) ★P61“思考活动”:简要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
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生产技术)(良种培育) 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技术装备)(高度机械化) 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生产技术)(灌溉技术) ★P62“思考活动”: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交通运输的发展)(冷冻船) 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 (交通运输的发展)(飞机)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 (市场需求及品种优良) 产自我国化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市场需求及交通)
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 (市场)(供过于求) 2、农业地域类型:
(1)自给型农业: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2)集约型农业:在单位面积上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分为劳动集约化农业、资金集约化农业、技术集约化农业。
(3)混合型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谷物作为口粮、饲料或作为商品出售。西文国家多采取谷物与牧草轮作的方式。
(4)商品化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耗费能源也较多,经莒方式相对粗放,产品价格较低,商品率较高。适合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5)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也较多。
(6)热带种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咖啡、可可、油棕、剑麻、香蕉、菠萝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较高。 (7)水稻种植农业:
①分布: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18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②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P65“探究活动”1、2、3
(1)结合亚洲的地形、气候和人口分布等特征,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 ①亚洲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③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利于水稻精耕细作;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⑤亚洲人喜食水稻,以大米为主食。(市场需求量大) (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①人多地少;②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③夏季的伏旱和洪涝灾害。 (3)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原因及今后发展措施: 特点 小农经营 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 (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运输、土地、集聚)(P67) (2)五种指向型工业:
工业类型 原料指向型 主导因素 原料 工业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部门举例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钢铁、冶金、化学等重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区位选择原则 接近原料产地 原因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体力劳动为主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凭传统经验 发展措施 集约经营 加快机械化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加大科技投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市场指向型 动力指向型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 市场 能源 劳动力成本 接近消费市场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知识和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3)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对于需要较多土地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4)相关产业的集聚:
①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②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P68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5)工业与地理环境
①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工业布局的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 污染严重的工厂、或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对水源质量要求较高,应布局在河流上游 举例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自来水厂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19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污染程度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设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设置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污染类型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是设置在河流下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服装厂、玩具厂 机械厂 钢铁厂、水泥厂 水泥厂 印染厂、造纸厂、 电镀厂、皮革厂 钢铁厂、发电厂 ②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P73图3—27)
★能对工业进行合理布局,并分析原因。 ★P73“思考活动”: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下列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条件:
①水泥厂、酿造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是设置在河流下游 ③化工厂、炼油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是设置在河流下游;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④发电厂、钢铁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工业联系、转移和集聚:
(1)工业联系:① 生产上的投人一产出联系,例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各工之厂间。 ②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有些工厂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 联系在一起,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 ③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信息网络联系。 ★P70“思考活动”:
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来看,在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①⑤) ①汽车厂、②化纤厂、③电视机厂、④造船厂、⑤机床厂。
(2)工业转移: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而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 ★P71“探究活动”
★P72“思考活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发展特色? 兴起原因:①历史基础较好,对外开放早,对外联系密切。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20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②改革开放的政策惠及该地。 ③毗邻港澳,经济辐射作用强。
④著名侨乡,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投资建设,带动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 ⑤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先进,国际市场把握较准确。
发展特色:专业化生产,同一工业部门的企业相对集聚,“一县一品”,“一镇一品”。 ★P75“思考活动”答案: 1、墨西哥、捷克、匈牙利。
2、江苏、浙江、广东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P77“思考活动”
(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对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物质交换等频繁,使得交通站点、交通线路的密度大。 (2)我国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环境脆弱
★P78“思考活动”我国北方和南方聚落形态各有什么特征?简要分析其成因。 北方 南方 聚落形态 多呈团块状 沿河道、铁路和、公路呈带状 形成原因 地形平坦开阔 河网密度较大; 铁路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沿铁路公路发展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在古代:①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 ②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
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3、聚落空间形态:
①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②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条带状。
4、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①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带来了扬州的兴旺发达。 ②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
5、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21页
(必修Ⅱ知识整理)(共10页) 2020.3. 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①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②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③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④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②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③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思想 发展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人类文明时期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后工业化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后果 环境问题不严重 环境趋于恶化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可持续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
(4)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P100“思考活动”: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哪些思想?
①“只有一个地球” (1974年):持续性原则。(发展的观念)
②“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4年) :共同性原则。(公平的观念) ③“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1999年):持续性原则。(发展的观念) ④“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 (2001年):公平性原则。(公平的观念) ⑤“地球充满生机 ” (2002年):持续性原则。(发展的观念)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2)转变发展模式。
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
②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征:以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特征。(如生态工业: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循环经济:“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20年高二地理学考复习资料 第2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