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划部日常管理制度

2022-01-29 来源:九壹网
企划部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一、 企划部例会管理制度

(一) 例会目的:

1、实现企划部门的有效管理,促进企划部上下沟通与部门之间的合作; 2、提高企划部门的工作效率,追踪各岗位的工作进度; 3、调动企划部门的工作热情,发掘员工潜质;

4、及时发现部门及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二) 例会具体安排: 会议频次 会议日期 会议时间 会议内容 1、总结本周主要工作,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每周 周五 14:00 2、讨论本周的工作感悟,对行业、公司及本职工作提出改良建议; 3、企划部部长可组织相关主题/案例的培训; (三) 例会管理条例: 1、参会人员在会议上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持有不同观点。但一旦形成最终决议,无论个人同意与否,都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2、会议由企划部文案进行记录,下轮会议时需对上次会议进行回顾,确定事件的达成进度,对未达成事件进行剖析,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3、会议中若形成重要决议,记录应提交行政人事部进行存档。

企划部全体成员 参与者 二、 企划部工作进度管理制度

(一) 工作进度管理的含义

工作进度管理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由管理者或执行者拟定合理且经济的工作计划;在执行该计划过程中,管理者和执行者应时刻关注执行情况;若发现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不一致,便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如有必要,还需调整、修正原工作计划,从而保证工作按时按量完成。 (二) 工作进度管理的过程

工作进度管理是一个动态、循环、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过程: 1、计划(Plan):

(1)企划部部长每周例会给部门人员分配日常工作后,相关执行者应在每周的“企划部周计划/总结表”中对工作内容、完成日期有所体现;

(2)每逢公司有重大项目,企划部部长应制定“企划部工作时间推进进度表”,确定相关执行人、工作内容和完成日期。 2、实施(Do):

(1)企划部部长分配工作时,要明确个人的工作职责,建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便于部门在工作实施过程中

的管理协调;

(2)企划部部长分配工作时,还应填写相关流程的工作单,下发到相关执行人,执行人确认条款内容后签字存档,作为工作实施的凭证。 3、检查(Check):

(1)时间:企划部部长根据工作计划监督相关人员的实施过程,确保按时完成; (2)质量:企划部部长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工作发展走向,避免出现偏差;

(3)成本:企划部部长对实施过程中出现成本支出的步骤要严格管控,避免浪费、超支、贪污现象发生。 4、调整(Adjust):

(1)企划部部长一旦发现工作实施中的障碍、偏差、违规,需及时调整、纠正;

(2)若出现突发事件,企划部部长发现原有计划不能按时按量完成,需及时提出计划修正方案,使新计划符合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一轮控制循环,直至完成任务。 (三) 工作进度管理条例:

1、部门员工在每月最后一次例会后,提交上月工作总结及本月工作计划; 2、部门员工在每周五例会后,提交上周工作总结及本周工作计划; 3、部门员工需严格按照每周的“企划部周总结/计划表”;

4、部门人员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工作,需提前上报企划部部长重新调整工作计划,周/月工作计划未按时完成者进行相应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