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画的创新教育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2021-06-21 来源:九壹网
教学心得 ART EDUCATIoN RESEARCH 中国画的创新教育 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口徐建霞 摘要:无论是从中国画的学科特点、高等师范学校现阶段的创新教学条件还是从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讲,中国画都是一门 需要教师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创新的艺术类学科。文章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手段,并构想了一个利用现 代化教学手段的网络系统。 关键词:中国画创新现代化教育 前言 随着学习中国画的学生日的益增多和中国画在艺术类院校 基础地位的上升,中国画教学也日益讲求教学手段和教学策 略。中国画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中 国画教学中应当不断创新。另外,以往的中国画教学手段已经 难以满足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国画教 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文章结合中国画的特点,深入 探讨高等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如何进行中国画的创新教育并且与 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一、高等师范学校中国画创新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手 段应用的必要性 合理的创新,能够使美术作品更具技术性和观赏性。另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中国画教育 越来越多地需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 果。高等师范学校中国画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 面: 其一,目前的中国画教学中还存在学生临摹教师范画的情 况,这样会禁锢一些学生的艺术灵感并且打消学生的创作欲望, 因此中国画教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其二,中国画从最初产生 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相当艺术高度,每一幅经典的中国画作品 都反映了创作者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的创作理念,这也充分说明 了中国画是一种需要创新的艺术。其三,高等师范学校是培养 新一代教学工作者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何种类型的教学 模式不但会影响学生在艺术方面的造诣,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决 定了高等师范学生毕业后的教学方式。而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和 教学媒介也使高校具备了中国画创新教学的能力。因此,中国 画创新教学成了必然要求。 总之,无论是从中国画的学科特点、高等师范学校现阶段的 创新教学条件还是从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讲,中国画都是 一门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手段、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创新 的艺术类学科。 二、中国画创新教学概述 中国画一直以来都是备受艺术类院校推崇的一门学科,也 是一门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手段并不断创新的学科。以往的中国 画教学难以满足时代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变更传统 意义上的中国画教学方式,采取更能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并且提 高学生绘画水平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 方面做起: 1.使中国画的绘画方式更加多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综合绘画材料并且结合绘画的特 殊技巧,这样的巧妙结合能够使学生在中国画创作中更有发挥 的空间。具体说来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方面,教师要在 工具与材料上采取中西结合的模式;另一方面,教师要传授给学 生多种技法,使其能够将多种绘画模式进行有机结合。 具体说来,在工具与材料上,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 生将画中国画用的毛笔、水墨与画西画用的排笔、油画笔、水彩 色、广告色、丙烯色等有机结合。这样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创 作出更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在技法方面,教师可以将拓印法、豆 浆法、冲水、冲色、吹墨等逐一教授给学生,再要求学生将各种方 法进行综合,创作出更具观赏性的艺术作品。这样,学生的美术 作品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如,在“自然”这一中国画命题 教学的过程中,掌握了多种方法的学生会创作出多元化的美术 作品。有的学生用水拓印法表现天空或流水,有的学生用树叶 拓印法表现树木成荫,有的学生用冲水法表现雨后的生机勃勃, 也有的学生用广告色描绘春意盎然,还有的学生用排笔体现有 倒影的平静水面。 总之,中国画教学中的工具与技法上的双重综合可以使学生 更努力地挖掘材料并且即兴创作,最终使得中国画教学获得良 好的教学效果。 2.带领学生进行艺术欣赏 在中国画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些技法外,带领学生欣赏 中国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 生技法,却忽略了鉴赏方面,这是一个需要教师克服的教学弊 端。欣赏中国画能够使学生在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个性发展方 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赏画的过程中增强对于 中国画的爱好,启发创作灵感。 赏画并不是单一地看或欣赏,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 求教师掌握带领学生欣赏中国画的要领。欣赏的过程一共分为 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初期赏画阶段,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名 家作品,不加讲解,要求学生自己感悟,使学生能够产生表现美 的欲望。第二个阶段为深入赏析阶段,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不 同风格与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使学生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掌握 襞如镦1i 开充 不同的艺术内涵,在描述、分析、解释、临摹的过程中提升绘画能 力。第三个阶段为评价阶段,这一阶段欣赏学生自己或同学的 作品,要求学生能够点评自己或者他人的不足,通过点评能够取 长补短,获得进步与提升。 艺术欣赏是一个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果能够 合理地欣赏中国画作品,学生的中国画创作水平会有大幅度的 提升。 口 口 摘要: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 天 内容包含了传统手工艺术——刺绣。幼师 敏 开设刺绣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刺绣技巧,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美化生 活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能全面 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苏绣单面绣图案针法 总之,中国画创新教育是现阶段师范美术院校的必然要 求。进行创新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国画创作并且学 会合适的创新教学手段。 刺绣是一种在织物上引线上下穿绕形 成图案的传统手工技艺。刺绣通过对织物 的再装饰,使其更加漂亮,即所谓的“锦上 添花”。苏绣,即苏州刺绣,是我国“四大名 绣”之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 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 三、中国画现代化教学手段概述 上文已经详细论述了中国画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手 段。事实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中国画教学也是中国画教 学创新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已 经成为重要的教学途径,因此笔者将此部分单独论述,具体说明 中国画教学应该怎样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最主要的平台就是互联网与多媒体。传统意义 上的中国画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课堂上的教与学。现代化的教 学模式将学习的时间与系统大幅度拓展并且延伸,使学生能够 接受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教育。中国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致力 于构建一个网络化教学模式,这是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具 体说来是一个由电子网络授课、网络国画批改检测、网络辅导学 生并答疑、网络国画人物分配中心、网络绘画资源系统五个子系 统构成的庞大的网络国画教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学生搜索 格,可谓“精、细、雅、洁”。随着城市化建设 的推进,如何保护苏绣这块艺术瑰宝,应该 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自然也是苏州高等 幼儿师范学校师生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苏绣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以苏州为 中心,现已遍布江苏省的扬州、无锡、常州、 锦上添花说苏绣 浅谈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单面绣教学 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 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 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 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 利条件。苏绣大体可分双面绣和单面绣, 双面绣是苏州最鲜活的象征,细密的针脚、 完美的构图,呈现了粉墙黛瓦的苏州美景 到自己需要的名画资源,在课下有时间进行相关的问题咨询,还 可以使学生在网络的检测下明确自身的不足,获得巨大的进步 与提升。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教学,在中国 画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师范类院校中国画专业是一 个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中国画人才与中国画教师的教育平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 之外的绚丽色彩。双面绣也叫两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绣 出正反两面同样精美的图案,正反双面均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精 美绣品。因双面绣绣制难度较高,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只开 设单面绣的教学。所谓单面绣,就是在一块苏绣底料的一面上 式。上文中提到的网络国画教学系统是一个有助于中国画教育 发展的教学平台,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同仁的注意。 绣出图像,无需考虑背面,刺绣内容可以是花花草草、人物、动物 等各种内容。单面绣一般悬挂于墙上供人仔细欣赏,能够美化 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如,餐厅挂水果和花卉让人食欲大增; 客厅挂风景和植物让人神清气爽,挂动物和花鸟虫鱼让人流连 忘返;书房挂字画和人物让人心旷神怡。 一中国画是艺术类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中国画教学是传承与 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教学手段有着很高的要求。 笔者结合中国画的特点提出了创新教学手段,构建将现代化教 学方式应用于中国画教育的具体的网络系统,希望能够抛砖引 玉,使中国画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单面绣的特征 苏绣的绣工精细,图案娟秀,色彩雅致,施针整齐,劈丝匀细 光亮,绣风典雅清丽。苏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施针、乱针、打 [1]顾平.对中国画教育现代形制的构想.国画家,2005(6). [2]陈传席.必须检讨我们的中国画教育制度了.美术观察,2002(5). 子、平金、滚针、结子、网绣、挑绣、刻鳞针等数十种,不同的针法 用来表现不同的对象,使其达到“平、齐、细、密、匀、顺、和、光” 的艺术效果。作为苏绣中的一种——单面绣自然也不例外。所 有的绣品,其制作动机都是为了使织物更加美观。单面绣的图 案纹样应有尽有、各式各样,一般以绘画作品(油画、国画等)为 刺绣摹本。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巧妙地用中国传统的刺绣针法和 绣线来表现西方艺术,吸收西洋画的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可 [3]张桐踽,陈绶祥,林冠夫,毛建波.为什么当下的国画作品“好看”不 耐看.美术观察,2006(5). (作者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编辑杨婷 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