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龙泉寺这座千年古刹现代寺庙又一下子成为了热炒的话题,被更多的媒体所报道。
这些话题不是谈佛法,而是把龙泉寺戏剧化,或者武侠小说化了。比如:
1、几年前,微信之父张小龙正处于事业的低谷,开发了QQ邮箱后一直找不到新的方向,有一次从广州到北京时来龙泉寺散心,在与寺中扫地僧攀谈后,发现对方居然懂得技术和产品,在扫地僧的开悟后,回到广州闭关1年,微信终于大成。
2、几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柳智宇(曾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放弃麻省理工大学的全奖,到龙泉寺出家。然后大家发现,龙泉寺内居然聚集了很多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本科生,据说龙泉寺已经成了北大清华的后花园,而且在龙泉寺出家不是211学校的不收。结果前几天又传中科院计算所的一位博士生导师到龙泉寺出家,使其指导的博士难以如期完成论文答辩。
3、对了,还有最近的一个转得非常火的文章,当然也借了时下最流行的互联网思维这个新词,说龙泉寺是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寺庙。不仅如此,还说龙泉寺内有很多极客法师,都是国内顶尖的程序员和技术等等。
4、对了,为了说明龙泉寺多互联网,还有一个说法是龙泉寺的僧团全部用IPAD来读经,寺内已经高度移动互联网化,比如布满了WIFI,人人都是智能手机等等
做为过去几年时间与龙泉寺结缘的,并在龙泉寺皈依,最近又在发起“幸福乡村图书馆”(是龙泉寺发起的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旗下的项目)的老纪,认为有必要让大众了解一个真实的龙泉寺。
龙泉寺,座落在北京西山凤凰岭山脚下,始建于辽代应历初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解放前香火很旺,施茶施粥普结善缘。后来渐趋沉寂,更改为民用。
2003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带着5位法师从福建到北京重建龙泉寺。
那时的龙泉寺,一片破败,师父(学诚大和尚)用慈悲和智慧感召,开始修复龙泉寺,在经过一年多的奔波后,“龙泉寺申办宗教活动场所”才审批通过,直到2005年才开始有正式开放,又历经十年有大成。
在修复龙泉寺(与其说修复不如说重建更恰当)的过程中,学诚大和尚完全靠佛法,靠慈悲与智慧来感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诚大和尚包括龙泉寺从来不主动募捐的,完全是靠信徒发心来捐助。
此后,有很多到龙泉寺参观修行的人都会问,龙泉寺建造的这么好,花了多少钱。师父的回复是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确实如此,一般世俗的建筑都是做减法的,也就是事先设定预算然后分包,而龙泉寺的修复是做加法的,而且很多物料都是师兄们捐赠的,已经没法计算出费用了。也有很多人奇怪,你一个庙怎么用的材料都是这么好的,他们不理解,因为龙泉寺是按照这个庙可以存续几千年的心态来建造,当然要用最好的材料,用最好的发心来建造。
这里面有个小故事,2004年师父在山上带领弟子们修庙,当时就是几间小房,冬天冷的受不了,师父给仁爱基金会当时的理事长林师兄发了一条短信“太冷了”,之后林师兄赶快到山上安装暖气等等。
在当时,师父带着法师们也是一砖一瓦的去搬运去做工的。师父一直强调要行经,也就是修行更要去做,而不要去说,这极大的感召了更多的弟子们发心来共同去建造寺庙。
去过龙泉寺的都知道,龙泉寺没有宏大的大殿,没有高达几十米的佛像。龙泉寺修的最多的是僧团和居士修行的场所,师父说过佛在哪里都能拜不一定要气派的大殿,但把宿舍修好,把修行的场所修好,更利于弟子们修行,这才真是为弟子们好。
回到上面的那些传言,张小龙是不是因为在龙泉寺的清修和被扫地僧的点拨后才做的微信(你不觉得很有金庸小说的感觉吗),老纪不能确认,但龙泉寺每日确实有非常多的人来结缘参观清修,而且在山上常驻的居士/志愿者们一般都有3-400人,遇到一些节假日最多会到1000人,每天在山上吃饭的一般都是400多人,大年初一更是达到2000人。在山上只要拿身份证就可以住(是不收费的),不用身份证到山上在饭点可以随时去吃的(更是不要钱的),这么多年下来也没有把龙泉寺吃垮反而更兴旺。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在清修中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就不得而知了!
龙泉寺确实有非常多高学历的法师,比如贤启法师,是龙泉寺管委会的5位成员之一,出家前是清华大学核能和热能物理博士;龙泉寺管理委员会秘书贤威法师,曾经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方丈秘书贤清是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的研究生,贤庆法师来自北大哲学系等等,但龙泉寺最近剃度的法师中,确实是没有中科院博导。当然龙泉寺也有初中高中毕业生的法师,绝不是只招收211学校的学生,而是看缘分!
学诚大和尚对于外界很多人认为这些高学历人才出家是消极避世的看法是这样认为的:“现代佛教需要更多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参与,大家在这里通力协作,服务于社会,并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是更有进取心和责任心的体现。”
龙泉寺也有很多清规戒律的。寺中按照不同层级的学修需求,分为准净人、净人、沙弥、比丘班级,定时上课,沙弥给净人讲,比丘给沙弥讲,学诚法师给比丘班亲授课业。每天的修行是一般是这样安排的:4:00起床;4:30集体做早课;5:30晨读;6:00吃早餐;7:00-7:30打扫卫生;8:00-11:00学习;11:10吃午餐;12:30-13:15午休;13:30-14:30集体拜佛诵经; 15:00-16:50学习;17:00-17:50集体做晚课;18:00吃晚餐;19:40班级内上课;21:30休息。
而且,僧团是没有单资的,衣食住行统一配给,学诚大和尚认为,没有钱就没有挂碍,没有负担。大家不花钱不会有贫富分化。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其次,非公事所需,不拿手机不用电脑不上网,有公事者,可提出申请,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使用上述设备,而且整个龙泉寺
过百人的僧团有手机的不超过10人。
对了,龙泉寺固执的不进行商业化,学诚大和尚也在不同场合痛批宗教商业化,龙泉寺不依赖于法物流通,不依赖于香火布施,要建设成为一座真正的道场。确实如此,在龙泉寺没有抽签算命,并给信众提供免费的香,如老纪上文所说在龙泉寺吃住是不要钱的。
龙泉寺是有非常强大的志工团队的,常驻的志工就有300人以上,山下的志工就更多了,根据自愿原则,分到不同的部门和小组服务,每个部门都有专门的法师指导。比如之前被大家广为传播的龙泉寺有极客的传闻有部分是真实的,龙泉寺的信息技术组确实技术实力很强大。
龙泉寺之前发起的 “仁爱慈善基金会”更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从2008年至今在北京西客站、清华科技园、朝阳商务区,通州开办了“仁爱心栈”,一直开展“奉送爱心粥”活动,志愿者们一年365天风雨无阻为大众提供爱心粥,老纪有很多朋友就在做奉粥的工作,而且一做就是几年。
“仁爱慈善基金会”除此外,还有捐衣项目,助学项目,救灾项目,还有老纪发起的幸福乡村图书馆,如师父开示的,“仁爱慈善基金会”就是要为社会大众搭建了一个没有门槛、人人可行的行善平台。
之前,网络说的龙泉寺是一个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寺庙,说老实话,老纪也认为这个说的有几分道理。
龙泉寺和学诚大和尚确实是最早使用网络工具传播佛法的,学诚大和尚2006年就开了博客并结集出书,并开设了微博(新浪腾讯累计百万受众)每天会以中、英、日、韩、俄、德、法、西、泰等多种语言更新。
而且,在微信微博豆瓣QQ空间微信群QQ群上,龙泉寺也是非常活跃的。这些网络工具发挥不同功能:志工报名、出家联谊、网络学佛、法会事务„„群中基本上为寺中居士,再配一名法师督导。在山上(龙泉寺)的技术组和弘宣部也开设了龙泉之声、数字图书馆等,很多网络内容开展的有声有色,包括龙泉梦工厂做的动漫, “龙泉之声”二维码等等。
师父(学诚大和尚)一直认为,要建立新型道场,让佛法能更好地被现代人所了解,就必须要用现代的方式,从而发挥它利益大众的功用。“具体到如何将佛法更好地部署到当下的时空因缘中,这是学诚大和尚和法师们志工们一直探索和实践的。
回到互联网思维,如果非要牵强的把互联网思维与龙泉寺挂钩的话,老纪认为学诚大和尚和龙泉寺在这方面做的是非常好,比时下里那些吵得很热的互联网思维企业要做得好得多(当然这样比较就是对龙泉寺的不敬了)。
互联网思维是强调:1、一切以用户为中心;2、把产品做到极致。龙泉寺在这方面无人能及:1、佛教本身就是普度众生,就是为一切为了受众,就如同我党最早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不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吗,在这方面没有一个组织比宗教做得更好;2、龙泉寺的产品体验做的非常好,所有的大众在这里感受非常好,都在这里能够修行慈悲与智慧。
而且,最重要的是龙泉寺没有管理,也不讲究领导力,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价值观和文化非常一致,效能也非常好。这很值得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学习,更值得我们的政府学习。
另外,还有一点,学诚大和尚2003年到北京,2004年重修龙泉寺,不到10年有龙泉寺如此的兴盛,这是不是值得很多创业公司学习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