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卷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交试题卷上来的,不给分。
3.请勿最后填写答题卷,以免考试结束时间到而答案尚未填完。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以下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 A. 拮据〔jié〕 引吭 心无旁骛〔wù〕 歇斯底里 ..B. 恪守〔gè〕 谀词 重蹈覆辙〔dăo〕 与日具增 ..C. 害怕〔qiè〕 嗤笑 锲而不舍〔qì〕 前仆后继 .D. 亵渎〔xiè〕 襁褓 拈弓搭箭〔zhān〕 层峦叠障 ..
2、以下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
A.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B.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措手不及了。 ....C.因为让别人抢先一步,我没能买下那本钟爱的书,接下来的几天,我是吃饭也味同嚼...蜡。 .
相形见绌。 ....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项〔 〕〔2分〕 A.知识的获取方式有很多,其中读书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倘假设全社会读书蔚然成风,国民素质必然大大改良。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给予我们的这一点“精神性〞,有时却被我们忘却乃至于忽略了。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防止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所以,他常常 , , , , , ,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①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 ②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
③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 ④作旷达之想 ⑤时而又强自宽慰
⑥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冲动
A.①③②④⑥⑤ B.③①⑥②⑤④ C.③①⑥⑤④② D.⑥②⑤④③① 5、以下句子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为哪项〔 〕〔2分〕
A.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变为反问句: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难道不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吗? B.电台播放交响诗。 扩句:最近北京播送电台还播放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音响为主题的交响诗。 C.天庆馆里的人被泥人张的手艺折服了。 缩句:泥人张折服人。
D.漓江的水,你似乎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因为它静;而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至于绿,那简直是一块完整无瑕的翡翠。
改为整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完整无瑕的翡翠。 6、为下面这那么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为哪项〔 〕〔2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目。〔4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项〔 〕〔2分〕
A.“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B.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C.“千里莺啼绿映红〞这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8.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风格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目。〔10分〕
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少失父,独与母居。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
备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有足感动人者。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②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诏齐相曰:“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
③
吏存问,致羊酒,以终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由是“巨孝〞之称,行于天下。及卒,诏复赐谷千斛。
【注释】①愿款:诚挚。 ②案比:案比又称案户比民,是汉代的户口登记与核查,这是户籍管理的根底,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③中牢:猪和羊二种牲畜。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贼 以 是 不 忍 犯 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负:〔 〕 以:〔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12.江革的孝行表达在哪几件事情上?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13.为了凸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2分〕 (三) 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以下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 〔2〕 ,西北望,射天狼。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5〕《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即使被压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诗句是“ , 〞。
〔6〕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大诗人,他在《观刈麦》这首诗中的:“ , 。〞两句就写出了人们劳动到了一种不知疲倦、不知苦累的程度。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7分〕
冬天里绽开的美人蕉
♦ 吴建国
甲申年农历十二月初七,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前最后一个冬天里最为寒冷的一天,连续的西北风,把江堤下芦苇梢头的芦花刮得干干净净;涌浪滔天,飞溅的水珠落在岸柳上,成了一串串晶亮的冰凌。\"日落潮头落。\"——这是农历初七的潮汛规律,长江中间,从苏北方向驶来的一条木船,在落日的余辉里顺水而下,这条船,在潘家沙的西北方向,突然向右调了船头,径直朝金度圩驶来。
几个农人正在地里掘凌沟。船靠岸后,一个年轻的女人单独走上了堤岸,夕阳的残红里,那女子穿着细布的棉袄,手提柳条箱,那脸美得像戏里一样。
第二天早晨,潘石镇的元青茶馆里,一条消息让热气腾腾的茶馆变成了和屋外一样萧瑟的严冬,\"一个女新四军被打死了!\"小洪桥北两里路,一排苦莲树的东边,潘家沙人和河对岸的鸭窝沙人纷纷来到这片河滩上,女新四军是被人打死后抛尸在这里的,她胸口上的血已
①
经凝固,距她几丈远的芦苇丛里,人们看到了一只柳条提箱,物品已经被洗劫一空,只有一件衣袖上印有\"新四军\"字样的灰色军装还在,人们把军装盖在了她的身上。整整一天,几百个潘家沙鸭窝沙人,双手拢在袖子里,在摇曳着枯槁芦苇的河滩上,在滴下的眼泪都会结冰的西北风里,陪伴着这位女新四军。
——这位女新四军是谁?她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她来潘家沙干什么?潘家沙人并不知道。是谁杀害了她?为什么要杀害她?潘家沙人心里明净。这天夜里,杜家的棺材铺里\"丢\"了一口棺材,河滩上的女新四军不见了。
风静了,升起的太阳突然变得暖洋洋的。小洪桥渡口,从鸭窝沙的凤凰镇来了几辆自行车,他们串圩上坡走村进宅,其中有一人,是启东寅阳来的土匪叫史用,潘家沙人都认识他。潘家沙是一个淤泥小岛,南北不过五里,东西全长十里,这群人在找什么?潘家沙人明白,这个时刻,女新四军的坟就在他们的心里。
春天是从最冷的时刻开始的。新坟在这条丁字堤岸的转弯角上,旱芦苇和蒲公英蓬勃在它们的季节里,方向东南,一丈八尺的高岸,底部坡面平缓,是一处冬暖夏凉的好地方。为这位女新四军的坟头种一棵什么树?人们曾有过争论:种一棵榆钱树,根深叶茂,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是钱币的形状,四季的风,天天陪她说话给她数钱;种一棵苦莲树,正好吻合了她苦难的身世,没有父母兄弟的惦念,更没有夫君儿女探望,叶绿了花开了,深秋寒冻里,苦莲果落在她的坟头上,那正是一串串泪滴,慰藉着她的英灵。最后,人们选择了美人蕉,认为只有美人蕉最配这位美丽的女新四军。——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美人蕉丛中分棵引种,坟茔隐秘,看到了美人蕉就念想到了人。
乙酉年十二初七,是这处新坟的主人周年忌日。一夜大雪,几个农妇挎着满竹篮的糕点祭品来上坟时,被坟前的景象惊呆了,几簇美人蕉开得正红,雪压绿叶,却还有含苞欲放的花蕾!
——冬天里绽开的美人蕉,绽开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冬天里,惊奇的是以后年年如此,解放后成了潘家沙的一景。\"文革\"后的一个冬天,县文化馆请了一位植物学家登岛考察,教授满含热泪脱帽鞠躬,\"我的许多同学都参加了新四军,很多人牺牲了。\"文化馆的领导请教他,\"为什么这处美人蕉引种到其他地方后,便如常态,七月开花十月花败?\"
教授拿出温度计,测得地表温度比大气温度高出 10 摄氏度,便有了结论,科学是一个学者应有的态度,但教授却郑重地对领导和围观的潘家沙人说:\"因为,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15.结合全文,简述作者为什么用“冬天里绽开的美人蕉〞为题。〔4分〕 16.具体分析文章第二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因为,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句话?〔4分〕
18.作者虽没对女新四军过多描写,但是其形象依然清晰可见。请你分析其原因。〔6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目。〔13分〕
回忆弗兰茨·卡夫卡
♦ 鲁道夫·福克斯
我与卡夫卡相识之始我已无从回忆。我相信是在1912年冬天认识他的。那时我们青年作家在希伯纳街与普夫拉斯特街交汇的路口一家咖啡馆里占有一个固定桌席。卡夫卡时而到我们这儿来坐坐。
他给人的印象是个完全健康的人。他似乎非常注意掩饰自己的疾病。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我陪着他走在老埃森街上。在一家苏打水饮料铺门前,我停了下来,喝了一瓶汽水,喝前我用手在瓶口抹了一圈。卡夫卡不赞成地观察着我。“这对您无济于事,〞他说。
夜里我们有一次同不少人一起去葡萄园。那是冬天,冷得可怕。卡夫卡穿着一件薄薄的大衣。韦尔弗因见他穿得太薄弱而缠着他劝说。卡夫卡说,他在冬天也洗冷水澡。他乐呵呵
地听任别人笑话他。尤其是韦尔弗一个劲地取笑他,韦尔弗对他这个伙计非常关心。我记得,那时我们正站在葡萄园的渡槽上。卡夫卡撩起裤腿,在寒冷的夜里展示他赤裸的小腿肚。
卡夫卡对朋友非常友善和关爱。我那时住在一条非常热闹的街上;那是在斯蒂凡街和盖斯腾街的路口拐角的房子里。我备受噪音之苦。关于这一痛苦,我对别人说都不如对卡夫卡说能得到理解。房子前面是个电车车站,对面是个旅店,在夏天那几个月中,一个乐队在其花园里天天演奏到深夜。从一家通宵咖啡馆传出一架管风琴的声音。隔着我们住房的墙是一个患肺结核的裁缝师傅卧病的房间;这个人是给了婚的;他的妻子会弹钢琴。我们在这套住房里住了七年。我工作艰辛,睡眠缺乏。而卡夫卡也睡得不好。他告诉我,他也开始失眠了;以后又加上了折磨人的头痛。他具体地描述头痛的方式,并不期待和乞求丝毫同情。这就是那么一种头疼,这他在我之前便已经有了。
他用往耳朵里塞棉花的方法来抵抗噪音。他一定要我试试这个方法。我听从了他的建议,至今我还得先把耳朵塞起来,否那么就无法入眠。一次我在他那儿看到两个用来绑在耳朵外面的小软垫。我猜那是出自女人之手的礼物。
人们经常可以碰到单独一人的卡夫卡,在布拉格的马路上,在花园绿地中。假设有人陪伴他,丝毫也引不起他的兴奋。他愿意防止谈及自己,在别人讲话时,他那么全神贯注。即使在疾病开始折磨他时,他仍然保持着微笑的面容。他的面部表情中有一种古埃及谜一样的东西。
他总是准备着随时参加讨论,也就是说:准备着让别人来了解自己,即便只是通过很少的、简短的、往往是很匆忙的话语,即便只是通过意味深长的沉默〔这点是不会搞错的〕。他非常注意他的朋友们的生活和影响。他是许多人的朋友,尽管他只允许很少的人成为他的朋友。我怀着感谢之情回想起这么件事:我在海仁街与他相遇。一天前我的一首诗发表在“日报〞上。诗名叫“柔憩别墅〞。他赞扬它。我自己并不特别满意。这是一首以前写下的诗。我不禁对他的赞扬是否出自内心发出疑问。于是卡夫卡把这首诗背诵了一遍。
当他的第一本书《观察》在沃尔夫出版社出版时,他说:“安德烈书店售出了十一本。十本是我自己买的。我只想知道,是谁得到了那第十一本。〞说这话时他满意地微笑着。关于他写的是什么,对他来说重要不重要我却不得而知。
有一次,维利·哈斯争取到他参加在温策尔广场一家旅馆的一个小厅里举行的布拉格作家朗诵会。卡夫步那次朗读了他后来在沃尔夫那儿出版的小说《判决》他以那么一种静静的、绝望的勉力朗诵,以致我在事隔至少二十年后的今天仿佛仍然看见他在昏暗狭小的朗诵厅里的身影。其他一切我自然都忘却了。
卡夫卡身材修长,体型颇佳,长相漂亮。关于姑娘们他顶多只泛泛地谈及。1917—1918年间我在维也纳。卡夫卡写信请求我为他在旅馆里租个安静的房间。他从布达佩斯来。在此之前,他在布拉格便已向我透露,他将在布达佩斯作出维持还是解除婚约的决定。在维也纳他告诉我,他同他的未婚妻决裂了。说这话时卡夫卡完全是平静的。他甚至似乎感觉舒服。他同我一起去中心咖啡馆。那时时间已很晚了,咖啡馆里空空荡荡。卡夫卡对一切感到满意。 布拉格一位年青漂亮的姑娘告诉我,她给卡夫卡写过许多信,她爱上了他。卡夫卡给她写了详细的回信,提醒她留神自己。
然后我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见到过他。他变得很瘦,嗓音沙哑,呼吸困难。在寒冷的天气中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大衣。在街上他让我看,他的大衣是多么宽大,穿着它是多么舒适,不至于压紧胸口影响呼吸。他在这件大衣里活动自如。
又过了几个月。他不在布拉格。听说他的状况很糟。他的终结是不可防止的了。我收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假设不发生什么意外,我将于星期一给您写更长的话。
他的葬礼在布拉格犹太人墓地的祈祷厅举行。人数众多。希伯莱语的祷文。他的父母和妹妹们在悲哀。他的女伴默默地绝望,她在他墓前昏死过去。阴暗的天气,只偶尔透一点儿
亮。上帝啊,人们不能相信,在那赤裸裸的木头棺材里埋葬了弗兰茨·卡夫卡——一个从那时起刚刚开始变得伟大的文学家。
“似乎非常注意掩饰自己的疾病〞?〔3分〕
20.“卡夫卡对朋友非常友善和关爱〞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请概括出来。〔3分〕
21.“在大街上他让我看,他的大衣是多么宽大,穿着它是多么舒适,不至于压紧胸口影响呼吸。他在这件大衣里活动自如。〞卡夫卡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从这些话能看出卡夫卡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22.文中最后写道:“弗兰茨·卡夫卡——一个从死后才刚刚开始变得伟大的文学家。〞从中可以看出卡夫卡生前在文学方面是没有什么名气的,其实前文在表现这方面时已经埋下了伏笔,请找出来并简单分析。〔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该班一员,请完成以下任务。〔6分〕
〔1〕你读过《水浒》《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吗?你了解那些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吗?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和故事中选择相关联的一组,然后详细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3分〕 ........备选人物: 鲁智深 宋江 刘备 诸葛亮
备选故事: 三顾茅庐 拳打镇关西 七擒孟获 怒杀阎婆惜
〔2〕活动结束时,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自选角度,即席讲几句话,作为对此次活动的总结。〔60字以上〕〔3分〕
24.自然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人类世界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艺术世界演绎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是耳边的呼唤,轻柔细微;有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庄严宏大;有的声音如当头棒喝,严厉苛责......虽然声音不同,却都能在你灵魂深处打下烙印,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可是,哪一种声音才是真正牵动你心灵的声音呢......
请以“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不要写诗歌〕。③题目补充完整。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的声音
450 540 600 —— 度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答题卷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号....座....场....考..... .. .. .. .. .. . 封. .. .. .. .. .. .. .号....场....考..... .. .. .. .. .. .. .. .. .. .. . 密. .. .级...班...... .. .. .. .. .. .. .. .. .. .. .. .. .. .. ..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 〕 2.〔 〕3.〔 〕 4.〔 〕 5.〔 〕 6.〔 〕〔每题2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4分〕
7. 〔 〕〔2分〕 8. 〔 〕〔2分〕 〔二〕〔10分〕
9. 贼 以 是 不 忍 犯 之〔1分〕
10.〔1〕〔 〕〔1分〕 〔2〕〔 〕〔1分〕
11. 〔2分〕 12. 〔3分〕 13. 〔2分〕 〔三〕〔8分 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4.〔1〕 〔2〕 〔3〕 〔4〕 〔5〕 , 。 〔6〕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15. 〔4分〕
16. 〔3分〕
17. 〔4分〕
18. 〔6分〕 〔二〕〔13分〕
19. 〔3分〕
20. 〔3分〕
21. 〔3分〕
22. 〔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3〔1〕备选人物: 备选故事:
主要故事情节:〔3分〕
〔2〕〔60字以上〕〔3分〕 24.写作〔50分〕
的声音
450 540 600
—— 度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 A 〔2分〕 2. D〔2分〕 3. C〔2分〕 4. B〔2分〕 5. C〔2分〕 6. D〔2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4分〕
7. B〔2分〕 8. A〔2分〕 〔二〕〔10分〕
9. 〔1分〕 贼 以 是/不 忍 犯 之 10. 〔2分〕〔1〕背〔1分〕 〔2〕因为〔1分〕
11. 〔2分〕孝道,排在各种品行的第一位,是各种善行的开始。〔大意相同即可〕
12. 〔3分〕在天下大乱、盗贼横出之际,带着母亲逃难,保护平安;辗转到下邳后尽力供应母亲的吃穿用度;怕车子晃动,伤害到老母,不用车马,自己扶辕驾车。〔每点1分,共3分。如语言不够简洁、准确,酌情扣分〕
13. 〔2分〕使用了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三〕〔8分 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4.〔1〕燕然未勒归无计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不尽长江滚滚流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15.〔4分〕因为美人蕉常态下是“七月开花十月花败〞,而作者用“冬天里〞来限制,能够引起阅读的兴趣;可以凸显人物的品质:像腊梅一样坚韧不拔,像美人蕉一样美丽;“冬天里绽开的美人蕉〞更喻指抗战胜利后美好的生活。〔三点中能说到两点的大意即可给总分值〕
16.〔3分〕〔1〕为下文作铺垫。“单独〞、“夕阳〞都为下文女新四军遇害提供了可能;〔2〕“柳条箱子〞照应后文,和下文中潘石镇的人们确认尸体身份照应;〔3〕“细布棉袄〞和全文的总环境——冬天相吻合、相协调。〔三点答到两点即可给总分值〕
17.〔4分〕因为为了抗战的胜利,中华儿女在这里洒热血,献出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满腔热血感召了更多的人参加革命,所以,“超越常态的美人蕉〞在这里开放。〔大意相同即可〕 18.〔6分〕文中多处的景物描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细节的描写;比照手法的运用,土匪的出现,与之形成比照。〔每点2分〕。 〔二〕〔13分〕 19. 〔3分〕〔1〕卡夫卡不赞成朋友喝汽水前用手在瓶口抹了一圈认为对健康“无济于事〞。 〔2〕冬天夜里冷得可怕,去葡萄园,卡夫卡穿着一件薄薄的大衣。〔3〕卡夫卡说,他在冬天也洗冷水澡。〔每点1分〕 20. 〔3分〕〔1〕卡夫卡对“我〞备受噪音之苦深表理解,还一定要“我〞试试往耳朵里塞棉花的方法。〔2〕卡夫卡具体地描述自己头痛的方式,并不期待和乞求丝毫同情。〔3〕别人讲话时卡夫卡全神贯注,即使在疾病开始折磨他时仍保持着微笑的面容。
21. 〔3分〕其实身体已经非常消瘦,他在掩饰自己的病情;宽慰朋友。敏感,自尊心强,时时处处为朋友着想。
22. 〔4分〕①他的第一本书《观察》在沃尔夫出版社出版时,安德烈书店只售出11本,其中10本还是他自己买的,说明他的作品在当时不受欢送;②〞维利•哈斯争取到他参加在温策尔广场一家旅馆的一个小厅里举行的布拉格作家朗诵会。〞这一时机还是维利•哈斯替他“争取〞到的,说明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并不大。〔能正确找到信息点,每个计1分,能适当分析,每处计1分。〕 四、〔56分〕
23.〔1〕人物和故事搭配错误的不得分。只写出备选人物、备选故事名,而不写出主要故事情节的,不得分。
〔2〕例如:看先贤生命之花如此盛开,这般美好,这般炫丽多彩。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啊!问问自己,你们怎能让生命虚度,让青春流逝。所以,请以拼搏为笔,以现在为背景在广袤天地间书写属于你的壮丽人生吧! 24.按中考评分标准〔50分〕 江西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
〔-〕根底等级〔40分〕 1.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标准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27分〕:根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散落,卷面混乱。 〔二〕开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饱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 〔1〕评卷时从根底等级和开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开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总分值10分。
〔2〕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总分值。
〔3〕三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如还达不到要求,应交学科评卷小组裁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