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产率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020-11-06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一 f' F 夕 一、 DRC 一、..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DEVEL0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PRC 调查研究报告 内部资料 2002年7月22日 第1 08号(总1 743号) 生产率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内容提要:基于扩展的索罗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去20年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 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13.5 。这一贡献主要归因于技 术进步。未来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 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将得以维持。 关键词:经济增长 生产率 技术进步 自从1 978年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维持了 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 目标。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1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引起了国 内外的广泛关注。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中国经济运行的认识,特 别是依赖于对过去20年生产率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之作用 的认识。至目前为止,已有一些学者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比 如,Borensztain和Ostry(1 99 6),以及Hu和Khan (1 9 97)运用增长核算法,发现在改革过程中,全要素生产 率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显著贡献。Fleisher和Chen(1 997) 研究了人力资本和外商投资对地区生产率差别的影响。最 近,Woo(1 998)完成了二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综合研究。 他发现,中国明显地遵循一个对技术进步依赖很小的外延 增长模式。显然,这些研究的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因 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报告首先提 供一个分析框架,然后分析过去中国生产率增长的情况及 其未来变动趋势,最后展望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一、分析框架:扩展的Solow核算方法 (一)本报告分析方法的文献渊源 本报告采用的方法有两个文献渊源。一个是索罗 (Solow)1 957年提出的关于增长核算的分析框架,一个是 一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Farrell等人提出的关于技术效率的测量方法。 索罗(1 95 7)的分析框架按照下面的关系式,将经济增 长分解为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 一A+ ( . ) i 上面的式子中, 代表产出的增长率, 代表各种生 产要素的增长率,a 代表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在产出中占 有的份额①。A代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通常赋予该项 的经济含义是技术进步。 但是,事实上, 所测度的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按照近来的文献进展, 可以被进一步分解为两个部 分:(1)生产函数本身的位移,即比较严格意义上的技术 进步;(2)技术效率变化导致的产出变化效应。为了说明 第二方面的效应,首先需要说明技术效率的概念。 众所周知,生产函数代表的是一个行业在最好的硬件 和管理技术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而许多经济主体在给 定投入之下的实际产出水平往往小于潜在产出。实际产出 与潜在产出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技术效率。图1直观地显 ①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中性的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的份额之和,恰好等 于1。也就是说,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将总产出分割净尽。 一3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示了单一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技术效率的含义。图1中的X 轴代表要素投入量,Y轴代表产出量。TEl和TE2和代表 投入水平为X 和X 之下的技术效率。Farrell(1 957), Aigner、Lovell和Schmidt(1977)以及Meeusen和van den Broech(1 97 7)等文献构造了一种测度技术效率的方法。 图1 技术效率的含义 运用Farrell等人的方法可以将Solow框架中的A分 解为反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从而深化了 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分析。 对中国而言,经济改革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 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由 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中国这样的中央计划经济的实际产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出远低于潜在的最高水平。经济改革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提 高产出水平,使之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即提高技术效 率)。另一条途径是促进创新,即技术进步。考察中国生产 率的变化,特别是考察生产率两个构成部分的变化,对认 识过去20年中国经济惊人增长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增长前 景,大有裨益。为此,本报告把这种方法和Solow(1 95 7) 的方法结合起来,扩展传统的Solow方法,构造新的用来分 析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二)本报告的方法及其特点 本报告使用的基本生产函数形式是超越对数生产函 数,涉及到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模型设定 包含了这样几个假定:(1)生产规模报酬不变;(2)资本 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因时而变,生产函数的结构也相应发生 变化;(3)各个时期技术进步速度存在差别,这个假定比 各个时期技术进步速度不存在差别的假定更加符合现实; (4)技术效率因时而变,也考虑了不同地区变化速率不一 样的情况。 根据索罗的增长核算方法,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 术进步。但是按照本报告的方法,生产率的增长分解则可 ~5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以分解为两个部分: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前者归因于向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后者归因于生产可能性边界本身 的移动。即使没有技术进步,落后国家或地区通过缩小其 产出与最佳产出的差距(即提高效率)也可以获得生产率 的正增长。 不难理解,常规的核算方法难以区分技术进步和技术 效率变化所产生的效应。而前者是创新或采用最发达国家 或经济之新技术的结果,后者主要是效率提高(逼近生产 可能性边界)的结果。正如Nishimizu和Page(1 982)年所 认为的那样,这两者具有相当不同的政策涵义。这种分解 从量上区别了经济改革对长期增长所产生的“水平"和 “增长"效应(Lucas 1 988)。一方面,经济改革的水平效 应导致了实际产出的增长(即向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另 一方面,增长效应意味着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短期的产出 水平,而且促进了技术进步,因而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可持 续性。这两者的根本差别是,水平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 而消失,而增长效应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维持或增大。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上述模型将用于分析1 981~1 997年27个省区的分组 一6一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数据。西藏数据不全,海南1 988年建省,缺乏时间序列数 据;重庆直辖市1 996年成立,本报告依然将重庆市归入四 川省。初步的图形分析表明,青海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有着 严重的问题。因此,以上4省市没有出现在数据样本中。 分省区的GDP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1 985~1 997 年的劳动力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系列,1 981~1 984 年的数据通过外推法获得。为了将名义的GDP数据平减为 不变价格的GDP,本报告采用的价格平减指数是由名义 GDP和GDP实际增长率计算而来的。由于缺乏劳动“人 时’’数据,本报告采用全部就业人口这一数据。 每年的净资本存量通过永续盘存法估算得来。1 952~ 1 997年各地区的年度投资数据均可获得。除了年度投资流 量数据之外,估算资本存量还需要另外两个参数:初始时 刻资本存量和资本折旧率。我们采用Li等(1 995)提供的 1 953年资本存量增长率(20.83 )和1 953年的资本增量 值计算结果,估算1 952年中国的资本存量为952亿元。在 现有的文献中,折旧率的选择通常比较随意。为正确选择 折旧率,本报告尝试了4%、7%和1 0%三种可能,并采用 适当的计量方法进行检验,最后确定采用7 的折旧率。 一7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最后的样本具有45 9个观察值。图2给出了样本的大 致情况。在1 982----1 997年的1 6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年均 1 0.4 的增长。同时,就业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递 减。而资本在这时期保持了年均11.6 的稳定增长。由图 2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这1 6年中,GDP增长率和资本存量 增长率逐步靠近。这也许表明,资本投入在推动中国经济 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垂 星 量 晷 鋈 累 累 娶 累 图2 GDP、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增长(1982,--,1997) 三、估计结果及其解释 计算结果表明,改革以来存在着技术进步,且随着改 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在加速。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率 一8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及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见表1。表1中三列数据之间的关系 是,生产率提高等于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之和。这三 列的代数值越大,分别说明技术效率提高幅度越大、技术 进步越快、生产率提高步伐越快。 表1 中国技术进步率、效率变化率和 生产率增长的估计年 份 技术效率变化 0.39 0.79 (1982 ̄--1997, ) 生产率提高 1.62 2.03 技术进步 1.23 1.24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2.17 1.07 —1.13 —0.35 1.25 1.25 1.26 1.26 3.42 2.33 0.13 O.91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0.79 —1.25 —0.40 —2.74 1.9 1 0.42 0.64 1.26 1.28 1.29 1.3 ・ 1.3 1.3 1.3 1.3 2.06 0.03 O.89 —1.44 3.2 2.3 1.72 1.94 1996 1997 —1.53 0.27 1.3 1.31 一O.22 1.58 若干时期的平均水平 一9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年 份 技术效率变化 技术进步 生产率提高 1986~91 一O.84 1.27 O.43 1992~97 O.45 1.3 1.75 1982~97 O.13 1.28 1.41 观察技术进步的趋势,可以看出,它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稳定增长。在1 982"-"1 997年的整个时期,三个指标的平 均值均为正,且技术进步起主导作用。因此,根据这一研 究,可以得出“技术进步对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为正”的结论。另外,表1清楚地表明,三个指标的变动可 以分三个时期考察,即80年代前期(1 982"--"1 985),80年 代后半期(1 986"--"1 991),和90年代.(1 992 ̄-,1 997)。为表 达方便起见,三个时期之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列于表1的下 半部分。 表1清楚地显示,80年代早期即改革初期,中国经济 运行状况最好。效率和技术进步均表现出正的增长。因此, 中国的经济改革确实带来了明显的效率改进,也就是带来 了明显的“水平效应”,正如Borensztein and Ostry(1 996) 所发现的那样。这一发现符合现实。中国的改革于70年代 末始于农业部门,农村改革的成功已被文献充分证明(如 一1 n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McMillan,1 989和Lin,1 992)。经济改革通过几种途径影 响效率改进。第一,诸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引入的改 革增强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了旧体制下被抑制的增 长潜力。第二,改革导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民 外出打工成为可能,这带来整个经济效率的提高。根据世 界银行所做的估计(World Bank 1 997),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转移使中国整体增长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最近,Woo (1 998)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然而,由表1可见,80年代后半期,中国的生产率出 现了明显下降的局面。1 986-- ̄1 991年间,除1 988年外,效 率年年下降。结果导致了这一时期技术效率变化平均为负 值的局面,并使之成为整个样本期(1 981~1 997)绩效最 差的阶段。效率的下降可能发生在经济的所有部门。如, Jefferson等(1 992)发现了80年代后半期工业部门的效率 下降。一些经济学家还深入分析了这一时期农业部门的效 率下降,如Kalirajan等(1 996),Mao和Koo(1 996)。最 后,根据Fong和Tong(1 998)的研究,所有地区的非国有 部门(主要是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TVPs)在1 988-- ̄1 990 年也经历了效率严重下降的局面。80年代后期,效率严重 一1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下滑的原因很多,包括: 第一,农业效率的下降对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产生了 负面影响。下降的原因有多个,如政府和农民对土地和农 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农产品对工业品的贸易条件恶化等。 第二,在8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了城市和企业的一系列改 革试点。与农业改革不同,这些改革,包括价格改革、分 权化和工业改革等,要复杂得多,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 果。第三,80年代中期的改革遇到了1 985年开始进行的治 理整顿。结果,国有企业受到了冻结信贷的严重影响。与 此同时,许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开始兴起,且其中的大 多数进入了其资源价格被国家严格控制的部门。这些乡镇 企业和私营企业也受到了治理整顿的严重影响。第四,80 年代中期引入的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工业领域的价格 双轨制。正如Young(1 997)所认为的那样,这种制度鼓励 了寻租行为,并因此而损害了经济增长。那个时候的分权 化也为寻租提供了进一步的机会。所有这些都对经济效率 产生了负面影响。 经济效率在90年代早期得到了恢复。三个指标均呈现 了上升的态势。产生这种态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首 一1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先,随着时间的推移,80年代中期采取的改革措施可能产 生了显著的政策效应。特别是价格放开的改革在90年代早 期几乎彻底完成。价格扭曲的消除为中外投资者提供了较 好的商业环境。第二,90年代早期,引入了更多的综合改 革措施。这些改革导致了外资的大量涌入和农村剩余劳动 力向城市的转移。第三,工业改革使国有企业(SOEs)的 分流职工得到重新配置。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World Bank 1 997),国有企业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 到半个百分点。 最后,从表1可以看出,1 982 1 997年,全要素生产 率年均增长1.41 。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因此, 中国的经济改革既产生了“水平效应",又产生了“增长效 应’’。这一发现可以用来支持中国经济可以在长期内持续增 长的判断。然而,表1还显示,效率的明显下降分别与 1 985、1 989、1 992和1 995年政府所进行的治理整顿有关。 紧缩政策下的信贷冻结是效率下降2至3年的部分原因。・ 唯一的例外是1 995年的调整只引起了1 996年效率的暂时 下降。这归因于由多重因素(如农业的良好收成,经济结 构的改善,逐步趋紧的经济政策,诸如利率、汇率等更有 一1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效政策手段的应用)促成的“软着陆’’(Oppers,1 997)。这 一点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它反映了依赖于行政手段而不 是经济政策手段的宏观经济管理成本。 四、各种源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基于上述得到的估计结果,可以进一步将中国GDP增 长当中各种源泉贡献的百分比测算出来。具体来说,可以 把中国的GDP增长分解为4个部分,即劳动投入的贡献、 资本投入的贡献、效率变化的贡献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分 解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1 982 ̄1 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 相当部分归因于资本积累,其贡献平均超过了5O%。同期, 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平均达1 3.5%。这一贡献主要来自于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对8O年代早期经济增长的贡献显 著,而对 90年代经济增长的贡献属于适中水平。在样本期 内,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与其他研究比较 (W001 988年的研究除外),本报告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贡 献份额要小得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有二。其一是各种生产要 素的产出弹性系数(即份额系数)的不同选择,会导致不 同的后果。比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赋予增长快 一1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生产要素较高的份额系数,则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就相 对较低。大量的研究在份额系数的选定方面,具有相当的 主观性,而本研究的份额系数则是严格计量估计的结果。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方法论差别。传统的核算方法将产 出增长中要素投入贡献剔除之后的所有残差部分,统统归 因于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与这些研 究相比,本研究的特点一方面在于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 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两种效应;另一方面在于,不将 残差纳入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当中。众所周知,经济周期 波动对总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随机因素也导致总产量波 动。所以,传统方法将残差全部归结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 献,会造成系统性误差。 , 五、产业和地区层次的生产率增长 表2 各种源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9/5) 来 源 时 期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残 差 增 长增 长生产率变 化  ’变 化 太 1982~84 12.2 44.3 19.3 9.1 1O.2 24.2 1986~91 15.2 64.4 5.3 —10.4 15.7 15.2 研 1992~97 5.9 62.3 15.2 3.9 11.3 16.6 究 1982~97 10.4 57.7 13.5 1.2 12.3 18.4 —1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来 源 时 期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残 差 增 长增 长生产率变 化 变 化 Borensztein 1 979~94 41.3 和Ostry (1996) 其 Hu和Khan 他 (1997) 1979~94 12.8 45.6 41.6 研 世界银行 1978~95 17 37 46 究 (1997) Maddison 1978~95 29.8 (1998) WO0(1998) 1979~14 52.7 12.9 前面的讨论集中在总量层次上。为深入研究中国的经 济增长,本节将把分析研究扩展至产业和地区层次上。本 节的目的在于分析若干工业行业在各个地区之间的绩效差 距,并进而探寻影响绩效的因素。 实证研究以中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为基础。与基 于1 995年工业普查数据进行的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的特 点在于关注产业和地区层次的生产率绩效。为此,本研究 以4位码产业分类层次上的数据作为观察值。研究中一共 分析了60个3位码产业分类中的产业部门,使用的4位码 产业的样本总计有5,000多个观察值。这里采用了两阶段 一1 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法。在第一阶段,估计了标准的前沿生产函数方程,算出 了区域和部门层次的技术效率。在第二阶段,利用Tobin模 型分析了区域和部门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所以采用 Tobin模型,是因为被解释变量即技术效率的上限值为1。 然而,这一问题在别的研究中被忽略了(如Yao和Zhang 2001年的研究)。 在第一阶段,以总产值作为产出,以固定资本存量、流 动资本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形式估计60个三位码行业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在具体估 计时,假定全国各个省区的同一个三位码行业具有相同的 生产技术前沿函数,不过本研究没有对生产函数施加规模 报酬不变的假定。 在第一阶段,除了得到生产函数各个参数的估计结果 以外,还同时得到各个观察值对应的技术效率。具体的估 计结果见表3。平均而言,1 995年中国产业部门的技术效率 不到其潜在水平的80%。绩效最好的是交通设备制造 (379)和制糖业(1 33)。绩效最差的是电子元件制造业 (41 7)和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41 8)。总的来说,沿海地 区的绩效要好于中、西部地区。在电车制造(376)、雷达 一1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制造(41 3)和电子元件制造业(41 7)等产业中,三个地 带的技术效率差别较大。一般地说,在2位数产业分类的层 次上,食品加工业(1 3)和机械制造业(14)的绩效要好 于其他部门。正如人们估计的一样,江苏、浙江、广东、福 建、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区的绩效要好于其他沿海省区。 表3有关产业门技术效率的比较 行业代码 部 门 样本量 沿 海 中 部 东 部 总 体 131 132 133 粮食及饲料加工业 植物油加工业 制糖业 188 53 48 O.769O 0.7479 0.7393 O.7542 0.9443 0.9439 0.9437 O.9440 0.9906 0.9906 0.9905 O.9906 134 135 136 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 盐加工业 95 76 22 O.9862 0.9859 0.9860 O.9860 O.9789 0.9789 0.9789 O.9789 O.6617 0.6861 0.5288 O.6393 139 141 142 其他食品加工业 糕点、糖果制造业 乳制品制造业 27 167 27 0.942O 0.9428 0.9411 0.9420 O.851O O-8415 0’8363 O1 8442 0.9604 0.9607 O,9572 O.9595 143 144 罐头食品制造业 发酵制品业 114 104 O.8964 0.8966 O.89l6 0.8955 O.6491 0.6025 O.6363 O.6308 145 149 171 调味品制造业 其他食品制造业 纤维原料初步加工业 116 162 84 0.9850 0.9851 O.9848 O.985O O.9838 0.9837 O.9837 O.9837 0.5885 0.5010 O.376O O.5117 172 174 176 177 —棉纺织业 毛纺织业 麻纺织业 丝绢纺织业 179 13O 、67 114 0.74'86 0.6717 O.6783 O.7O64 O.6754 0.5751 O.5940 O.6256 0.6746 0.6941 O.5422 O.6537 0.6743 0.5915 0.5385 O.6212 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行业代码 178 部 门 样本■ 沿 海 中 部 东 部 总1O9 体 针织品业 0.6644 0.5212 0.4183 O.5565 179 261 262 263 265 266 267 268 271 其他纺织业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 化学肥料制造业 化学农药制造业 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 合成材料制造业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 27 135 151 51 154 173 ’ 0.8112 0.7918 0.7745 0.7959 0.8184 0.7863 0.7620 0.7935 0.7035 0.6225 0.5611 0.6390 0。7013 0。5742 O。5303 0.6220 0.6968 0.6243 0.5631 0.6433 0.6799 0.6383 0.6117 0.6545 0.7080 0.6226 0.5777 0.6469 0.6786 0.6663 0.5766 0.65O1 0.8029 0.7723 0.8044 0.7931 163 212 27 272 273 274 275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 动物药品制造业 生物制品业 29 30 27 27 0.7046 0.6438 0.7294 0.6926 0.7903 0.8301 0.8653 0.8248 0.9438 0.9441 0.9424 0.9436 0.8124 0.7456 0.6963 0.76O0 281 282 纤维素纤维制造业 合成纤维制造业 54 90 0.6751 0.5550 0.5111 0.6092 0.7331 0.6702 0.6102 0.6869 285 351 352 353 354 356 357 渔具及渔具材料制造业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轴承、阀门制造业 其他通用零部件制造业 铸锻件制造业 58 127 130 221 54 233 56 0.9066 0.9030 0.9065 0.9057 0.9225 0.9203 0.9194 0.9211 0.8085 0.7884 0.7698 0.7925 0.9259 0.9217 0.9214 0.9234 0.9506 0.9453 0.9450 0.9474 0.8178 0.7892 0.7789 O.7991 0.9391 0.9349 0.9348 O.9366 358 359 371 普通机械修理业 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28 27 118 0.7405 0.7220 0.6780 0.7167 0.6808 0.5468 0.4977 0.5954 0.7118 0.6985 0.6701 0.6978 —1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行业代码 部 门 仟 I 沿 海 中 部 东 部 总体 372 373 374 376 377 378 379 汽车制造业 摩托车制造业 自行车制造业 电车制造业 船舶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修理业 149 48 22 61 34 140 29 0.7648 0.7449 0.6925 0.7434 0.9353 0.9339 0.9338 0.9345 O.9132 0.9216 0.9095 0.9145 0.6206 0.4860 0.3408 0.5488 0.9595 0.9618 0.9573 0.9598 O.7367 0.7280 0.6614 0.7170 0.9994 0.9994 0.9994 O.9994 411 412 4l3 414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通信设备制造业 雷达制造业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 93 24 ● 0.9225 0.9230 0.9185 O.9218 O.6524 0.7768 0.6719 0.6840 0.6701 0.4958 0.4483 0.5729 0.6059 0.4443 0.6851 0.5622 23 39 415 416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 电子器件制造业 66 28 O.6190 0.4676 0.3793 0.5272 0.9607 0.9604 0.9583 O.9600 417 电子元件制造业 55 0.5737 0.3355 0.2593 0.4443 418 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 42 0.4474 0.3440 0.6330 O.4183 419 电子设备及通信设备修理业 平 均 23 0.6279 0.4630 0.5309 0.5537 0.7883 0。7457 0.7277 0.7610 技术效率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可以获得的 数据资料,本研究在第二阶段集中分析了如下影响技术效 率的因素: 折旧率 资产折旧影响到技术更新的速度,因而影响 到技术效率。这一变量由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原值的比率 来度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个比率越高,说明 一 0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折旧率越低,采用新技术的速度越慢。因此这个变量预期 将对技术效率产出负面的影响。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 在中国 的企业中,一些物质资源要用在一些非生产性活动(如医 疗和教育)上。为了分析非生产性资产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研究引入这个变量,它等于生产性固定资产资产原值与全 部固定资产原值之比。不难理解,这个变量预期将对技术 效率产生正面影响。 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反映了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同 一地区而产生的正的外部效应。它由部门产出占对应部门 全国总产出的份额与部门企业数占对应部门全国企业总数 的比的几何平均来度量。这个变量预期对技术效率产生正 向影响。 劳动者报酬 生产效率和劳动者报酬相互作用。研究 用平均工资来反映劳动者报酬对效率的影响。这个变量对 技术效率的预期影响也为正。 激励机制 本研究用奖金和津贴两者的和与工资总 额之比来反映激励系统对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奖金和津 贴占工资总额的份额越大,对职工努力、高效工作的激励 一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越大。它的符号预期应该为正。 税收负担 税收系统影响生产效率,在中国这样税收 系统尚未定型的国家尤其如此。本研究用全部应交税收与 增加值之比来度量这一变量。它的符号预期应该为负。 在第二阶段的回归分析中,除了用了上面定义的变量 外,还引入了代表西部和中部的两个虚拟变量。至于作为 被解释变量的技术效率,则取值在0和1之间,所以采用 Tobin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表明,多数变量系数的符号 与期望的一致(见表4)。激励系统的系数看起来为负,但 统计不显著。虚拟变量系数的符号进一步证实了中西部地 区的效率低于沿海地区。 总之,部门和区域层次上的分析表明,在产业层次上, 技术效率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通过缩小内陆地区与沿海 地区的差别,可以获得更高的技术效率。本节的分析表明, 劳动者报酬、激励系统、 税收系统和集聚效应是技术效率 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资本折旧和非生产性活动也是决 定生产效率的重要变量。 一2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4技术效率的决定因素 变 量 期望符号 实际符号 资本折旧 负 负 生产性资产 正 正 集聚效应 正 正 劳动者报酬 正 正 激励 正 负 税收 负 负 西部虚拟变量 负 负 中部虚拟变量 负 负 六、中国未来生产率增长前景展望 1 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改革措施和 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冲国生产率增长,进而促进了中国 经济的快速增长。过去的改革措施和开放政策释放了相当 大的生产率潜力,但是中国仍然有较大的生产率潜力有待 释放。潜在生产率的释放足以保证中国生产率在未来相当 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一)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将促进生产率增长 中国大量国有企业的资本和劳动配置结构背离中国要 素禀赋结构决定的要素均衡价格。中国已经加入WTO,短 期来看会对农业和一些工业部门造成冲击。但是长远来看, ~2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必将促进中国的市场体系发育,企业要素投入结构按照要 素相对价格的引导重新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各地区比较优 势的充分发挥。 (二)第一产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的继续转移将给 生产率提高带来巨大的潜力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劳动力逐步由生产率低下的第一 产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转 移。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 期内,劳动力的转移将构成中国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随 着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建设,这种潜力将最终转化 为现实的生产率增长。 (三)两个层次后发优势的发挥将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中国存在着两个层次的技术差距。一个是,中国整体 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另一个是中国内部各个地区 的技术水平相差悬殊。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的经济体向先进 经济体学习其技术的成本,小于落后经济体自己研发同样 技术的成本,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内陆落后地区学 习先进地区的技术,中国可以获得两个层次的生产率后发 优势。中国加入WTO显然有利于实现这方面的生产率潜 一 4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力。 (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将带来生产率增长 2001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在这个新世纪的第 一个五年计划中,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摆在了 突出位置,科教兴国的战略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具体化。“十 五’’时期,科教兴国的具体措施包括:(1)普及和巩固九 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在大中城市普及高中阶 段教育;(2)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4)推进高新技术研 究;(5)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毫无疑问,这些 措施的采取,将加快技术进步步伐,促进生产率的进一步 增长。 . (五)改革进一步深入将带来生产率增长 “十五’’时期,中国将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包括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消除垄断、完善金融体系、铲除地方 保护主义的体制根源等。这些改革将有利于提高技术效率, 扩大经济增长的“水平效应’’。 在“十五’’计划完成之后,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到位, 一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平效应’’可能会逐步减少;但中国的 创新能力将大大加强,技术进步率将大大提高。从总的趋 势看,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生产率仍会以较快的速度增 长。 七、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生产率增长在中国过 去的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相对而言,生产要 素增长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中 国仍然具有很大的生产率增长潜力。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 既决定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又决定于生产率的增长。分析 表明,在中长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能够得以维持。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占 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东亚新兴工业化经 济的水平,促进资本积累,努力保持资本积累带来的增长 效应,依然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东南亚金融 危机之后,理论界对于依靠要素积累而获得的经济增长的 模式屡屡批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落后国家进 行快速的积累资本,本来就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题中 之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起因,并不是这些国家的经 一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济增长过分倚重资本积累,而是这些国家所积累的资本配 置结构失当,金融开放步伐过快。根据斯蒂格里茨的看法, 按照最严苛的标准来看,即使东亚国家没有任何技术进步, 而仅仅依靠资本积累,沿着既定的生产技术前沿获得如此 的经济增长绩效,也是极其了不起的成就。 事实上,大量的技术进步必须物化于新的资本品。因 而资本积累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发展中国家收入水 平赶上发达国家之前,无可回避的路径。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保持高水平的资本积累是有着坚 实的基础的。中国是一个储蓄倾向较高的国家,多年来,其 储蓄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如果不发生大的社会变迁,中 国的储蓄率在未来若干年内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虽然入 口老龄化的来临,可能会对储蓄率产生负面影响,但专家 估计,这种影响在1O年之内还不会明显显现。 最后,虽然中国已进入人口低增长期,但由于人口结 构的特点,在未来1O年内,其劳动力仍会保持增长的态势。 综合起来,我们认为,未来20"---'30年之内,只要应对 加入WTO的措施得当,能够化解其短期冲击,继续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使市场体系得以尽快完善,那么,中国经济 一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快速增长的势头便能够保持下去。 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李善同 吴延瑞(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侯永志 刘培林 一28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参考资料 [1]Aigner,D.J.,C.A.K.LoveU and P.J.Schmidt,1977,“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6(1),21—37. [2]B0rensztein,Eduardo and Jonathan D.Ostry,1996,“Accounting for China’s 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86,225一 growth performance”, Ameri28. (33 Farre11。Michael J.,1957,“The measurement of pr 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iety,Series A,General 120,253--82・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43 Fleisher.Behon M.and Jian Chen,1997,“The coast—noncoast income gap’ productiv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5.220—36. E53 Fong.Raymond W.L.and Christopher S.P.Tong,1998,“Technological change of China’s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TVPs)and its corresponding spatial disparity:a combined DEA ̄Poolong approach”,mimeo,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E63 Hu.Zuliu.F.and Mohsin S.Khan,1997,“Why is China growing SO fast?”, IMF Staff Papers 44,103——31. E73 JefferSOn。Gary H.,Thomas G.Rawski and Yuxin Zheng,1992,“Growth, efficiency and convergence in China’S state and collective industry”,Economic Dev 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0(1),23 9—6 6. E83 Kalirajan.K.P.M.B.Obwona and S.Zhao,1996,“A decomposi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the cas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growth before and after reform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8,331—38. 1994,“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93 Kim,Jong—I1 and Lawrence Lau, dustrialised countries”,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ast Asian newly in 一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conomies 8。235——271. (10]Krugman,Paul,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eember. (1 1]Li,Jingwen,Gong Feihong and Zheng Yisheng,1 995,“Productivity and 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3—1990”,in Productivity,efficiency and reform in China’S economy edited by K.Y.Tsui,T.T.Hsueh and Thomas G.Rawski,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2]Lin,J.Yifu,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34—5 1. [1 33 Lucas,Robert E.,1 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3——42. [143Maddison,Angus,1998,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OECD Development Centre,Paris。 [153 Mao,Weining and Won W.Koo,1996,“Productivity growth,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rom 1 984 to1 993”, mimeo,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Fargo. [1 63 McMillan,J.,J.Whalley and L.Zhu,1 989,“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4),781— 807. [1 73 Meeusen,W.and J.van den Broeck,1 977,“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 一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8 (2),435—44. [183 Nishimizu,M.and J.M.Page,1982,“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dimensions of productivity change in 一3O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Yugoslavia。1965—78”, Economic Journal 92。92O一36. Q193Oppers,S.Erik,1997,“M acroeconomic cycles in China”,IMFWorking Papers —135. E20]Solow,R.M.,1957,“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9(3),312—2O.  ̄213Woo,Wing Thye,1998,“Chinese economic growth:sources and prospects”’in The Chinese economy edited by M.Fouquin and F.Lemoine,Economica Ltd’Paris・ ort,Washington,DC. tRep(223 World Bank,1997,World Developmen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竺 ! ! , [23]World Bank,1997, Washington,13(2. Q243 Yao,Yang and Qi Zhang,2001,“Analysi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ese industry”,working paper 200103,National Centre for Economic Research,Tsinghua University. Q253 Young,A.,1 99 5,“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cs110,641—680・ erlyJournalofEconomi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Quart—————————————————(263 Young,A.,1 997,“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unpublished,Boston University. 一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