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混凝土质量控制

2021-03-18 来源:九壹网
混凝土质量控制 2011-4-30

0、 定期进行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取样,进行混凝土试样,并留置3d、7d、28d试件,观察

凝结时间和测试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混凝土的组杨原材料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原材料的选择过程是结合企业和工程特点进行质量初步控制的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根本源头;混凝土拌合物配比、计量、搅拌、运输是混凝土质控制的核心环节;混凝土成型、浇捣、养护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手段。 1、 原材料进站质量控制

原材料进站质量控制。原材料性能试验尽管能够全面了解原材料的品质,但多数试验项目由于其试验周期和时间较长,不适于进站检验,因此,企业应针对具体情况和各种材料的特点,以及供应商的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进站快速检验措施。 1、1水泥进站检验 a、按批量留置样品 b、测量水泥温度 1、2砂石进场检验

a、目测内容:含泥量、细度、级配、杂物、含水率(含卵石量)等 b、经常在砂石堆场进行抽检内容同上 1、3掺合料进站检验

a、逐车进行掺合料部分性能试验 b、对比检验颜色变化。

c、试验结果(细度、比表面积、需水比等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入罐 1、4外加次剂进站检验

a、外加剂的检测,最可靠的方法是取样进行混凝土试样,但长期有一些困难。 b、检测外加剂固含量、密度和净浆流动度试验 2、原材料质量控制 2、1水泥

水泥是商品混凝土最得要的原材料之一,也是决定混凝土性能的最重要部分。新用品牌的水泥除按相关规范标准检测产品质量外,还应检测其与外加剂和掺合料的适应性及系统的混凝土试验(包括强度相关性、需水量、泌水率、凝结时间、含气量、流动度损失等性能指标),并持续观察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性能稳定。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构杨格料,其各项性能的些许变化将直接引起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凝结时间、含气量等各项性能指标的明显改变,所以混凝土公司应与水泥生产厂家就水泥配方时就提前知混凝土公司,以免因水泥性能的差民造成混凝土质量的民常波动。 2、2砂石

砂、石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大约占混凝土总体积的3/4以上,其作用是构成混凝土的受力骨架,保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颗粒级配组合情况良好的砂、石,其空隙率小,总表面积小,填充空隙所需要的胶凝材料用量也小,能节约水泥,减少湿润骨料表面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而砂、石含泥量和泥块含 量超标会使混凝土降低强度、降底和易性、增加干缩、降低抗渗性能等。料仓里砂、石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突然增加会导致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因调整水泥用量而增加成本,故砂、石的质量控制对生产价廉质优的混凝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能良好的骨料即使售价略高,也不会提高混凝土产品的综合成本,甚至会对成本有较大的贡献。

在选定砂、石供应商之前,公司应组织技术人员到材料源地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材料源地后应不允许供应商私自更换材料源地,在砂、石进场前应将材料的技术指标和源地与供应商进

行交底并和供应商形成严格的约束机制,双方切实履行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质量控制流于形式。砂、石的质量除定期全面检验外,日常质量控制一般依靠目测即可达到,如砂的粗细程度、泥块含量、碎石的石粉含量、最大粒径、针片状含量、风化程度等,若对某项指标有疑问可及时委托试验室检测,这就要求材料验收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依经验

砂的级配适中,其它指标也往往良好,如果细度模数为2.0及以下,则泥块含量常常严重超标。砂的级配不应频繁变化,也不应相差甚远,如从2.3突然变为3.3,即使及时调整配合比也难免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碎石具有良好的级配可对混凝土和易性等产生有利的影响,但进场的碎石往往难以达到连续粒级,如果石场破碎的碎石严格按级配堆放、出厂,则其粒径范围极小,此时不得不掺用小粒级碎石,使用双级配或多级配,这往往会造成现场及配合比管理的复杂化。 2、3减水剂

减水剂是商品混凝土中最常见的一类化学外加剂,当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良好时,能显著必善混凝土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一般来说,用水量相同时,混凝土的流动性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或者说在保持混凝土流动度相同的情况下,用水量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少,但达到一定的掺量时,减水剂的分散作用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减水剂的掺量不会再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分散性达到最大值时的减水剂最小掺量为最佳掺量。不仅不同的减水剂有不同的最佳掺量,对于同一减水剂,在不同的胶凝材料体系中也有不同的最佳掺量。故针对不同的减水剂应通过系统试验来确定其最佳掺量,而不应该仅仅根据减水剂制造商供的掺量来使用。

按照GB8076对缓凝剂和缓凝高效减水剂两种减水剂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检测,包括抗压强度比、凝结时间差、泌水率比、减水率等。凝结时间差自然会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冬季符合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的指标要求,夏季较能符合缓凝减水剂和缓凝高效减水剂要求。冬夏季节减水剂和各项性能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减水率相差可达5%以上,抗压强度比(尤其是早期)相差30%以上。因此如果不能及时观察减水剂随季节的性能变化,随之调整配合比,就可能造成混凝土的成本提高,增大强度数据的离散性。而不同品种(品牌)的减水剂其抗压强度比往往相差甚远,由表1可知,缓凝减水剂和缓凝高效减水剂在坍落度相同时进行抗压强度比对照,缓凝减水剂因掺量和减水率的原因,用水量比缓凝高效减水剂多了10kg/m3左右,而强度却高于或接近后者,虽不能排除试验的偶然误差(大量数据长期比较,自然是高效型的抗压强度比高于普通型的),但亦可见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之大。

表1 不同减水剂对强度的影响 试验日期 2007-4-02 2007-4-15 2007-5-14 P-400缓凝减水剂 用水量(kg/m3) 196 194 194 47.2 46.4 48.6 P-400缓凝高效减水剂 28d 强度(MPa) 用水量(kg/m3) 184 181 180 28d 强度(MPa) 48.5 44.3 49.9 说明:试验时温度相近,水泥用量330 kg/m3,为同品牌同等级同批水泥,砂、石性能和用量相同,在同一标养室养护,用水量度算包含外加剂里的水。 2、4掺合料 a、粉煤灰

粉煤灰是一处应用最广泛的活性掺合料,它可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后期强度及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具有更优良的耐久性能。除此之外,粉煤灰用于生产混凝土,可有力地减少环境污染。

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28天龄期的强度贡献。表2试验是通过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和

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及28天强度比值,来研究粉煤灰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贡献。从表2看出,相同水灰比,不同的粉煤灰取代率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率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减小,坍落度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30%和40%的取代率的坍落度是相同的;相同水灰比,相同的粉煤灰取代率、不同的粉煤灰超量系数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率则随着超量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坍落度也随之增大,且超量系数从1.2—2.0所对应的坍落度值基本相同,而抗压强度比在超量系数为1.6时达到最大,之后的增长不明显。从表2还可看到强度比值具有相当大的离散性,最大值达到110%,最小值仅为71%,可想而知,粉煤灰的强度贡献率对混凝土的质量波动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检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合理选用粉煤灰取代率和超量系数,以降低产品成本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表2 不同粉煤灰取代率\\超量系数对混凝土的影响试验 水灰比 0.50 0.50 0.50 0.50 0.50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0.55 粉煤灰取代率(%) 0 10 20 30 40 0 20 20 20 20 20 20 超量系数 - 1.0 1.0 1.0 1.0 - 1.0 1.2 1.4 1.6 1.8 2.0 坍落度(mm) 130 140 150 180 180 140 150 180 190 200 1800 190 28天抗压强度(MPa) 43.1 47.5 43.7 39.2 30.5 34.3 31.5 34.8 35.4 36.7 36.3 36.6 与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比(%) - 110 101 91 71 - 91 101 103 106 105 106

注:用水量:180KG原材料:闽福P.O42.5R水泥.嵩能F类Ⅱ级粉煤灰.P-400缓凝高效减水剂,可中砂、5—31.5mm碎石 b、磨细矿粉

磨细矿粉不同于粉煤灰,它肯有较高的活性和胶凝性,但由于磨细矿粉在颗粒组成和形态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通常不表现出非常好的填充行为和致密作用,保水性能远不及一些优质粉煤灰,掺入一此些级配不好磨细矿粉常常出现较严重的泌水现象。为了避免磨细矿粉所带来的泌水问题,在掺用磨细矿粉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保水性能较好的水泥; (2)、注意磨细矿粉的颗粒级配; (3)、适当掺入一此致具有保水功能的材料(如粉煤灰); (4)、注意使用场合,一般情况下,大水胶比时容易泌水,而小水胶比时不容易泌水,因此,在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不宜掺入太多的磨细矿粉,而在配制较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适当掺入磨细矿粉。这样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磨细矿粉的活性,避开它在新拌浆体中稳定行为较差的弱点。

表3不同矿粉掺量对混凝土的影响试验

表3是不同掺量矿粉与基混凝土的对比试验,从表3可以看出,掺矿粉的混凝土坍落度比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大,有较好的和易性,随着掺量的增加,泌水现象较明显,且坍落度值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抗压强度比也随之增加。

水灰比 0.50 0.50 0.50 0.50 0.50 矿粉掺量 (%) 0% 10% 20% 35% 40% 坍落度 (mm) 130 170 180 185 190 和易性 差 28天抗压强度 与基准混凝土抗 (MPa) 压强度比(%) 45.8 - 92 98 99 102 较好,有少量泌水 42.0 较好,有少量泌水 45.1 较好,有少量泌水 45.2 较好,泌水较多 46.5 注:用水量:180kg原材料:闽福P.O42.5R水泥、S95矿粉、P-400缓凝高效减水剂、河中

砂、5—31.5mm碎石。 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过程检验以开盘鉴定、出站质量控制、过程运输和现场施工管理为中心,加上一些日常检查构成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3.1日常检查

(1)原材料的日常检杳 a、砂石的日常检查

以检查砂石料场为主,同时检查有无混料现象。 b、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的日常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标识;检查使用的水泥或掺合料与筒仓中的水泥或掺合料是否对应等;检查外加剂的标识是否正确,使用的外加剂与储罐中的外加剂是否对应等。 (2)计量检查 a、静态计量检查由计量员负责,生产部门配合,至少每月进行1次原材料计量设备的校验。 b、动态计量检查是检查每车混凝土的整体计量误差情况(通过单车过磅、容重监测等手段),检验频率视计量情况而定。 3.2开盘鉴定

a、开盘前的检查

检查送至搅拌面台的资料是否正确。核对操作员输入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检查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是否相符等。 b、开盘鉴定

新配合比使用或殊配合比使用必须进行严格的开盘鉴定,包括:计算用水量、观察和易性、做坍落度试验及制作试块等。 3.3过程控制要点

过程检查以控制混凝土用水量、砂率、外加剂掺量为重点。下面为常见参数的控制指标和相应要求。

a、用水量控制

用水量控制是混凝土强度控制流动性控制的关键,由水胶比定则可知,水胶比越小强度越高;有需水量定则可知,当用水量一定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能一定。因此,应合理控制单方用水量,原则上不可超过理论配比的用水量,普通混凝土的理论单方用水一般不大于170kg/m3. b、砂率控制

砂率的选取原则是使总的比表面积最小,使混凝土的空隙率最小。但为了满足工程泵送性能的要求,实际砂率往往比理论砂率要大。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砂子的粗细控制好砂率值,使其在满足泵送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普通泵送混凝土砂率一般不大于45%。 c、外加剂掺量

外加剂以起减水作用为主,不外加剂掺量不足,势必要增加用水量,这样一来水胶比将变大,强度降低;外加剂掺量过多时,总的胶凝材料量一定,对外加剂的吸附有限,则会产生泌水及离现象。总之,外加剂的掺加应以原材料的质量为基准,进行合理选择。 3.4出站检验及运输过程控制

混凝土出站检验重点是检查其和易性,包括流动性、保水性和黏聚性,同时辅以泌水率、坍落度损失试验检测。

a、运输、泵送质量控制,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运距、道路状况、发车间隔、搅拌罐的转速和车辆的新旧程度等因素有关,不完全是技术质量人员能够控制的,但也要知道其原因及情况。 b、试验人员应根据天气情况对混凝土出站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进行检测,合理控制出站坍落度以有效满足其使用要求,并应深入现场,观察混凝土施工性能,严禁进行现场加水。 4、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实现商品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所设计的配合比应同时满足规范与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要求。 在配合比设计时首要问题是充分掌握混凝土各项组成材料的性能,以求得混凝土和组成材料的适应性,最大程度地优化配合比。在水泥方机,一是统计分析该水泥在前期混凝土中的强度稳定性,这对于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及保持配合比的适用性非常重要;二是统计分析水泥28天胶砂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等指标,以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用水量。在砂石方面,砂石级配、含泥量、碎石粒形等都对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易性方面产生影响,合理确定砂率及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体积与之相关;减水剂的各项产品指标(如抗压强度比、减水率、凝结时间差等)对混凝土和各项性能指标均影响显著,应每批观察其性能变化,以便合理调整配合比;在掺合料方面应关注其对混凝土需水量和强度贡献方面的影响,既要利用其对产品性能(如强度)的贡献,又要尽力避免材料的性能波动对混凝土质量的不利影响。 5浇捣、养护及现场控制

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不仅在于出站质量的控制,还包括泵送浇筑和养护等阶段的质量控制,是需要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完成的。

(1) 浇捣及养护。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

护,并应根据强度的发展情况进行加荷作业。

(2) 质量跟踪与回访。质量跟踪是保证混凝土质量长期稳定的关键。质量跟踪包括确定

混凝土出站的情况;检查混凝土到达工地的情况;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进行必要的质量服务。同时应根据施工部位、施工方法及施工时的天气情况,对其下发联系函,告知养护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质量跟踪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发生问题时及时准确的处理。

(3) 统计分析。采用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如对原材料质量逐月汇总,计算检验频率、

合格率、找出问题多发点等;对混凝土强度的数理统计,最好是逐月统计和随时统计相结合,及时发现混凝土强度变化,合理调整生产配合比和原材料品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