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处,乙分子放置于r轴上距离O点很远的r4处,r1、r2、r3为r轴上的三个特殊的位置,甲、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p随两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Ep=0。现把乙分子从r4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虚线为Ep-r图线、实线为F-r图线
B.乙分子从r4到r2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从r2到r1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C.乙分子从r4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在r1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 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r4≥r≥r1
2. 我国航天员漫步太空已变成现实。已知飞船在航天员出舱前先要“减压”,在航天员从太空返回进入航天器后要“升压”,飞船专门用来完成此功能的舱叫“气闸舱”,其原理图如图所示,相通的舱A、B间装有阀门K,指令舱A中充满气体,气闸舱B内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A中的气体进入B中,最终达到平衡。若将此气体近似看成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气体体积变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舱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将变多 C.B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A中 D.气体温度变小,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3. 图甲为某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图甲中平衡位置位于x=2 m处的质点B的振动图象,质点C的平衡位置位于x=4 m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其波速v=2 m/s B.在0~3.5 s时间内,质点B运动的路程为3.5 m
C.要使该波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则障碍物的尺寸应远大于4 m D.若该波能与另一列波发生稳定的干涉,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0.5 Hz
234. 现有两动能均为E0=0.35 MeV的21H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两个1H发生对撞后能发生核反应,得到2He和新粒子,
且在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完全转化为2He和新粒子的动能。已知1H的质量为2.014 1 u,2He的质量为3.016 0 u,新粒子的质量为1.008 7 u,核反应时质量亏损1 u释放的核能约为931 MeV(如果涉及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1H+1H→2He+1H B.核反应前后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C.新粒子的动能约为3 MeV D.2He的动能约为4 MeV
1
3
2
2
3
1
323
5. 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如图5示。则由图象可知( ) 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
B.遏止电压是确定的,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C.入射光的频率为2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hν0 D.入射光的频率为3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0
所
6.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的相遇点。设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刻位于O处的质点正处于平衡位置 B.P、N两处的质点始终处在波谷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M处的质点将向O处移动
D.从此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
7. 一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功率为P,光束垂直入射到真空中的某一平面,被平面完全反射后频率保持不变。已知光的波长为λ,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的动量越小 B.被平面反射后激光光子的动量变大 C.光束对平面的压力为2P/C D.单位时间里入射到平面的光子数为P/h
8. 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
mk,式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细线突然断开后,
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A.甲的振幅是乙的振幅的4倍 B.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1/4 C.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 D.甲的振动频率是乙的振动频率的2倍
9.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B.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不同 C.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2
D.光纤通信、全息照相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11.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的线段a、b、c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Ⅰ、Ⅱ和它们发生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 ) A.碰前滑块Ⅰ与滑块Ⅱ速度大小之比为7∶2 B.碰前滑块Ⅰ的动量大小比滑块Ⅱ的动量大小大 C.碰前滑块Ⅰ的动能比滑块Ⅱ的动能小 1
D.滑块Ⅰ的质量是滑块Ⅱ的质量的
6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6分其中第13题~第16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 一同学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设计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用很短
的平滑曲面连接,物块通过平滑曲面时速度大小不变。实验步主要包括: ①选取两块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块A、B。
②将两个粘扣分别钉到两物块的侧面上,使两物块相碰时能粘在一起。
③让物块A从斜面上某一位置O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物块水平面上停下的位置P(多次滑下以准确确定位置P),如图b所示。
④在靠近斜面底端处放物块B,并使带有粘扣的一侧朝左,标出此时B所处位置M,如图c所示,让物块A从同一位置
合骤
A在
O处由静止开始滑下,A、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标出停止时两物块的位置N,如图c所示。
⑤用刻度尺测MP、MN的长度s1和s2,用天平测出A、B的质量mA、mB。
(1)只要mA、mB、s1、s2之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认为碰撞瞬间A、B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为了增大碰前物块A的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均匀细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长OA=30 cm,右管足够长且上端开口,底部管长AB=20 cm。初始时左右两管水银面等高、且水银柱高为10 cm,左管中封闭气体温度为27 ℃。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 cmHg,g取10 m/s。
2
3
(ⅰ)若对左管中封闭气体加热,直至左、右管中水银面形成5 cm长的高度差,则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ⅱ)若保持封闭气体温度为27 ℃不变。使U形管在竖直面内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当左管的水银恰好全部进入AB内时,加速度为多大?
1
14. 一列简谐横波在t=3 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ⅰ)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ⅱ)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15.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面岸边处,垂钓者的眼睛恰好位于岸边P点正上方0.9 m高度处,浮标Q离P点1.2 m远,4
鱼饵灯M在浮标正前方1.8 m远处的水下,垂钓者发现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已知水的折射率n=3。
4
(ⅰ)求鱼饵灯离水面的深度;
(ⅱ)若鱼饵灯缓慢竖直上浮,当它离水面多深时,鱼饵灯发出的光恰好无法从水面PQ间射出?
16.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由倾角θ=30°的斜面AB、小圆弧BC(长度可忽略)、水平面CD连接而成。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另一端被锁定在斜面上的P点,此时弹簧压缩量x=0.1m。两个小物块M、N分别静止在P点和水平面上的Q点。某时刻解除弹簧锁定,经△t=0.ls后物块M离开弹簧,离开时速度vM=6m/s,此后继续沿斜面运动,通过小圆弧后与物块N发生弹性碰撞。若整个过程中物块M不会脱离轨道,已知mM=0.2kg,mN=0.1kg,P,B两点间距离xPB=1.2m,g=10m/s2。求:
(1)从解除弹簧锁定到物块M离开弹簧,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I; (2)锁定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3)物块M与物块N 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大小。
江苏省常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A 解析版
2021 年 6 月
5
1. 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 O 处,乙分子放置于 r 轴上距离 O 点很远的 r4 处,r1、r2、r3 为r 轴上的三个特殊的位置,甲、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 F 和分子势能 Ep 随两分子间距离 r 的变化关系 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Ep=0。现把乙分子从 r4 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乙分子从 r4 到 r2 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从 r2 到 r1 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
A. 虚线为 Ep-r 图线、实线为 F-r 图线
C. 乙分子从 r4 到 r2 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在 r1 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
D. 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 r4≥r≥r1
【答案】C
【解析】由于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所以虚线为分子势能图线(Ep-r 图线),实线为分子间作用力图线(F-r 图线),选项 A 正确;乙分子从 r4 到 r2 所受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乙分子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乙分子从 r2 到 r1 所受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一直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乙分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选项 B 正确;根据分子势能图线可知,乙分子从 r4 到 r1 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在 r2 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 C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 r4≥r≥r1, 选项 D 正确。
2. 我国航天员漫步太空已变成现实。已知飞船在航天员出舱前先要“减压”,在航天员从太空返回进入航天器后要 “升压”,飞船专门用来完成此功能的舱叫“气闸舱”,其原理图如图所示,相通的舱 A、B 间装有阀门 K,指令舱
A 中充满气体,气闸舱 B 内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 K 后,A 中的气体进入 B 中,最终达到
平衡。若将此气体近似看成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
B. 气体体积变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舱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将变多
C.B 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 A 中
D.气体温度变小,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答案】C
【解析】气体自由膨胀,没有对外做功,故内能不变,温度也不变,故 A、D 错误;一切宏观热现象均具有方向性, 故 B 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 A 中,故 D 正确;根据=
pVT 6
C 可知当 T 不变、V 增大时,p 减小,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舱
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将变少,B 错误。
3. 图甲为某一简谐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图甲中平衡
7
位置位于 x=2 m 处的质点 B 的振动图象,质点 C 的平衡位置位于 x=4 m 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简谐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其波速v=2 m/s B. 在 0~3.5 s 时间内,质点 B 运动的路程为 3.5 m
)
C. 要使该波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则障碍物的尺寸应远大于 4 m
D. 若该波能与另一列波发生稳定的干涉,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 0.5 Hz
【答案】D
【解析】由题图乙质点 B 的振动图象可知,t=0 时刻,质点 B 的振动方向为沿 y 轴负方向,对照题图甲,可知该简 谐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由题图甲可知简谐波的波长为λ=4 m,由题图乙可知,波的周期为 T=2 s,其波速 v= λT =
2 m/s,选项 A 错误;在 0~3.5 s 时间内,质点 B 运动路程为 s=7A=7×0.5 m=3.5 m,选项 B 错误;在 t=2 s 时刻, 质点 C 经过一个周期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 y 轴正方向运动,选项 B 正确;要使该波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则障碍物的尺寸应小于 4 m 或与 4 m 差不多,选项 C 错误;若该波能与另一列波发生稳定的干涉,则另一列波的周期应为 2 s,频率为 0.5 Hz,选项 D 正确。
H 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两个 H 发生对撞后能发生核反应,得到 He 和新 4. 现有两动能均为 E0=0.35 MeV 的
1 1 2
2 1 2
粒子,且在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完全转化为 3He 和新粒子的动能。已知 2H 的质量为 2.014 1 u,3He 的质量
2
2
3
为
3.016 0 u,新粒子的质量为 1.008 7 u,核反应时质量亏损 1 u 释放的核能约为 931 MeV(如果涉及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方程为 2H+2H→3He+1H
1 1 2 1
B. 核反应前后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C.新粒子的动能约为 3 MeV 3He 的动能约为 4 MeV D.2
【答案】C
【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2H+2H→3He+1n,则新粒子为中子 1n,所以 A 错误;核反应
1 1 2 0 0
过程中质量亏损,释放能量,亏损的质量转变为能量,仍然满足能量守恒定律,B 错误;由题意可知ΔE=(2.014 1 u×2
-3.016 0 u-1.008 7 u)×931 MeV/u=3.3 MeV,根据核反应中系统的能量守恒有 EkHe+Ekn=2E0+ΔE,根据核反应
8
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有 p -p =0,由 E =
p2
Em,可知kHe= n ,解得 E
9
=
mn
(2E +ΔE)=1 MeV,E =
He n
10
2m Ekn
k
11
mHe
12
kHe
13
mn+mHe mHe
0 kn
(2E0+ΔE)=3 MeV,所以 C 正确,D 错误。
mn+mHe
5. 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 Uc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如图 5 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 hν0
B. 遏止电压是确定的,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C. 入射光的频率为 2ν0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2hν0
14
D. 入射光的频率为 3ν0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hν0
【答案】A
【解析】当遏止电压为零时,最大初动能为零,则入射光的能量等于逸出功,所以 W0=hν0,故选项 A 正确;根据
hW光电效应方程 Ekm=hν-W0 和-eUc=0-Ekm 得,Uc=ν-0,可知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遏止电压
与
e e 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故选项 B 错误;从图象上可知, 逸出功 W0=hν0。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2ν0-
W0
=hν0,故选项 C 错误;Ekm=h·3ν0-W0=2hν0,故选项 D 错误。
6.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 是波峰与波峰的相遇点。设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刻位于 O 处的质点正处于平衡位置
B.P、N 两处的质点始终处在波谷位置
C. 随着时间的推移,M 处的质点将向 O 处移动
)
D. 从此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 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
【答案】D
【解析】此时刻位于 O 处的质点正处于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不在平衡位置,选项 A 错误;P、N 两处的质点处于波峰和波谷的相遇点,两列波在这两处的位移始终相反,合位移为 0,选项 B 正确;质点并不随波迁移,选项 C 错误;从此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两列波在 M 点的振动均达到平衡位置,合位移为零,选项 D 正确;
7. 一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功率为 P,光束垂直入射到真空中的某一平面,被平面完全反射后频率保持不变。已知光的波长为λ,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的动量越小 B.被平面反射后激光光子的动量变大C.光束对平面的压力为 2P/C 【答案】C
【解答】解:A、光子的动量 p=h/,可知激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的动量越大,故 A 错误;
B、光子被平面完全反射后频率保持不变,则该激光被平面反射后激光光子的动量变大,故 B 错误; 故该激光器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光子数 n=Pt/Et=P/hc。 F=-2P/c,负号表示光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光的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光束对平面的压力大小为,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15
D.单位时间里入射到平面的光子数为 P/h
8. 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 量的 4 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 T=2π 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 甲的振幅是乙的振幅的 4 倍 B. 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 1/4
mk ,式中 m 为振子的质量,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细线突然断开 )
C.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 2 倍
16
D.甲的振动频率是乙的振动频率的 2 倍
【答案】C
【解析】细线断开前,两根弹簧上的弹力大小相同,弹簧的伸长量相同,细线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都在弹簧原长位置,所以它们的振幅相等,A 错误;两物块做简谐运动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总机械能保持不变,细线断开前,弹簧的弹性势能就是物块开始做简谐运动时的机械能,二者相等,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在振动过程中,它们的机械能相等,到达平衡位置时,它们的弹性势能为零,动能达到最大,二者相
1
等,因为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 4 倍,根据动能公式可知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B 正确;根据弹簧振
2 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 T=2π mk ,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 4 倍,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 2 倍,C 正确;
1
根据周期与频率成反比可知,甲的振动频率是乙的振动频率的,D 错误。
2 9.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答案】B
【解析】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减弱反射光的强度,增加透射光的强度,A 正确;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B 错误;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 正确; 根据公式Δx=
)
lλ可得红光变成绿光,波长变小,故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 正确。 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B.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不同C.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D.光纤通信、全息照相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答案】C
17
【解析】相对论并不否定经典力学,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故选项 A 错误;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选项 B 正确;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可知,选项 C 正确;全息照相不是利用全反射,而是和光的干涉有关,选项 D 错误。
11.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
—时间图象。图中的线段a 、b、c 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 Ⅰ、Ⅱ和它们发生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 移 块 象
给出的信息可知(
)
18
A.碰前滑块Ⅰ与滑块Ⅱ速度大小之比为 7∶2 B.碰前滑块Ⅰ的动量大小比滑块Ⅱ的动量大小大C.碰前滑块Ⅰ的动能比滑块Ⅱ的动能小 1D.滑块Ⅰ的质量是滑块Ⅱ的质量的
6 【答案】D
【解析】根据 x-t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碰前滑块Ⅰ速度为vm/s,滑块Ⅱ的速度为vm/s,则碰 前1=-2 2=0.8 速度大小之比为 5∶2,故选项 A 错误;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前,滑块Ⅰ的动量为负,滑块Ⅱ的动量为正,由于碰撞后总动量为正,故碰撞前总动量也为正,故碰撞前滑块Ⅰ的动量大小比滑块Ⅱ的小,故选项 B 错误;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0.4 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解得 m2=6m1,由动能的表达式 1+m2v2=(m1+m2)v1212可知,m v>m v,故选项 C 错误,D 正确。
1 1 2 2 2 2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6 分其中第 13 题~第 16 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 一同学采用如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设计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用很短的平滑曲面连接,物块通过平滑曲面时速度大小不变。实 验步骤主要包括:
①选取两块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块 A、B。
②将两个粘扣分别钉到两物块的侧面上,使两物块相碰时能粘 合在一起。
③让物块 A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 O 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物
块 A 在水平面上停下的位置 P(多次滑下以准确确定位置 P),如图 b 所示。
④在靠近斜面底端处放物块 B,并使带有粘扣的一侧朝左,标出此时 B 所处位置 M,如图 c 所示,让物块 A 从同一位置 O 处由静止开始滑下,A、B 碰撞后粘合在一起,标出停止时两物块的位置 N,如图 c 所示。 ⑤用刻度尺测 MP、MN 的长度 s1 和 s2,用天平测出 A、B 的质量 mA、mB。
(1) 只要 mA、mB、s1、s2 之间满足关系式
(2) 为了增大碰前物块 A 的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有:① ,就可以认为碰撞瞬间 A、B 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② 。
【答案】(1)mA s1=(mA+mB) s2 撞点尽量接近斜面底端
(2)①增加物块 A 开始下滑时的高度 ②让碰
19
【解析】(1)设碰前物块 A 的速度大小为vA、B 的共同速度为vB 时物块 A 从 M 运 动到 1,碰后瞬间物块 2,对未放物块 2,解得vP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Ag·s1=-mAvA、B 一起从 M 运动到 N 的过程, 1= 2μgs1,对碰撞后 2
12,解得v由动能定理可得-μ(mA+mB)gs2=-(mA+mB)vmAv2= 2μgs2,碰撞瞬间若满足动量守恒,则应有 1=(mA 2 2 +mB)vmA 2μgs1=(mA+mB) 2μgs2,解得 mA s1=(mA+mB) s2。即只要 mA、mB、s1、s2 之间满足关系式 mA s1 2,即
1 20
=(mA+mB) s2,碰撞瞬间 A、B 系统的总动量就保持不变。
(2)为了增大碰前物块 A 的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物块 A 开始下滑时的高度;②让碰撞点尽量接近斜面底端。
13.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均匀细 U 形管,左管上端封闭,长 OA=30 cm,右管足够长且上端开口,底部管长 AB =20 cm。初始时左右两管水银面等高、且水银柱高为 10 cm,左管中封闭气体温度为 27 ℃。已知大气压强为 p0=
75 cmHg,g 取 10 m/s2 。
(ⅰ)若对左管中封闭气体加热,直至左、右管中水银面形成 5 cm 长的高度差,则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ⅱ)若保持封闭气体温度为 27 ℃不变。使 U 形管在竖直面内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当左管的水银恰好全部进入 AB 内时,加速度为多大?
【答案】(1)ABD (2)(ⅰ)87 ℃ (ⅱ)22.5 m/s2 方向 水平向左
【解析】(1)由题图可知,在 A―→B 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且体积与温度成正比,由=C 可知,
pVT 气体压强不变,故选项 A 正确;在 B―→C 的过程中,体积不变,而温度降低,由=C 可知,气体压强变小,故
pVT 选项 B 正确,C 错误;在 C―→D 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变小,由=C 可知,气体压强变大,故选项 D
pVT 正确,E 错误。
(2)(ⅰ)设 U 形管的横截面积为 S 状态一:V1=20 cm×S、T1=273+t1=300 K、p1=p0=75 cmHg
状态二:V2=22.5 cm×S、T2=273+t2、p2=p0+5 cm Hg=80 cmHg
pVpV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11=22
T1 T2
解得 t2=87 ℃
(ⅱ)设水银密度为ρ,左管的水银恰好全部进入 AB 时状态三:V3=30 cm×S、p3
21
由玻意耳定律有 p1V1=p3V3
AB 段水银柱的质量 m=ρS·AB AB 段水银柱右侧所受压强 p3′=p0+ρgΔh2 由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有 p3′S-p3S=ma Δh2=20 cm、AB=20 cm
22
解得 a=22.5 m/s2,方向水平向左 1
14. 一列简谐横波在 t=
3
23
s 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 Q 的振动图象。求
(ⅰ)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ⅱ)质点 Q 的平衡位置的 x 坐标。
【答案】(ⅰ)18 cm/s 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ⅱ)9 cm
【解析】(ⅰ)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36 cm①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 T=2 s② 波速为 v= λ=18 cm/s③
T 由图(b)知,当 t=1
3
24
s 时,质点 Q 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ⅱ)设质点 P、Q 平衡位置的 x 坐标分别为 xP、xQ。由图(a)知,x=0 处 y=-=Asin(-30°),
2 30°
因此 xP= λ=3 cm④ 360°
1由图(b)知,在 t=0 时,质点 Q 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3
A 25
s,其振动状态向 x 轴负方向传播至 P 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Δt=6 cm⑤ v由④⑤式得,质点 Q 的平衡位置的 x 坐标为
xQ=9 cm⑥
15.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面岸边处,垂钓者的眼睛恰好位于岸边 P 点正上方 0.9 m 高度处,浮标 Q 离 P 点 1.2 m 远,鱼饵灯 M 在浮标正前方 1.8 m 远处的水下,垂钓者发现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已知水的折射率 n=4。3
(ⅰ)求鱼饵灯离水面的深度;
(ⅱ)若鱼饵灯缓慢竖直上浮,当它离水面多深时,鱼饵灯发出的光恰好无法从水面 PQ 间射出? 【答案】(ⅰ)2.4 m (ⅱ 3 7
)
m 5
【解析】(ⅰ)如图所示,设入射角、折射角分别为 r、i,鱼饵灯离水面的深度为 h2,则
26
s1 sin i=s2+h2 1 1 2,r=s2+hsin 2 2 s2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得 n=联立解得 h2=2.4 m
sin i sin r (ⅱ)当鱼饵灯离水面深度为 h3 时,水面 PQ 间恰好无光射出,此时鱼饵灯与浮标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为临界角,则 sin C=1
n s2 由几何关系得 sin C=s2+h2 2 3
3 7
解得 h3=m
5
16.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由倾角θ=30°的斜面 AB、小圆弧 BC(长度可忽略)、水平面 CD 连接而成。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另一端被锁定在斜面上的 P 点,此时弹簧压缩量 x=0.1m。两个小物块 M、N 分别静止在 P 点和水平面上的 Q 点。某时刻解除弹簧锁定,经△t=0.ls 后物块 M 离开弹簧,离开时速度 vM=6m/s,此后继续沿斜面运动,通过小圆弧后与物块 N 发生弹性碰撞。若整个过程中物块 M 不会脱离轨道,已知 mM=0.2kg,mN=0.1kg, P,B 两点间距离 xPB=1.2m,g=10m/s2。求:
(1) 从解除弹簧锁定到物块 M 离开弹簧,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 I; (2) 锁定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Ep; (3) 物块 M 与物块 N 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大小。
【答案】(1)从解除弹簧锁定到物块 M 离开弹簧,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 I 为 1.3N•s;
(2) 锁定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Ep 为 3.7J;
(3) 物块 M 与物块 N 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5/3m/s、20/3m/s。
【解答】解:(1)从解除弹簧锁定到物块离开弹簧过程,对滑块,由动量定理得: I﹣mMgsin30°△t=mMvM﹣0
(2) 解除弹簧锁定到物块离开弹簧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EP=mMgsin30°x+1/2mMVM; 带入数
2
据得 Ep=3.7J
27
(3) 从物块脱离弹簧到滑到 B 点,由机械能守恒的那规律:1/2mMvM=mMgsin30°xPB+1/2mMVB
22
解得 VB=5m/s
当物块 M 与物块 N 碰撞时,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mMVB=mMvM’+mNVN’ 1/2mMVB=1/2mMvM’+1/2mNVN’
带入数据得 VM’=5/3m/s、VN’=20/3m/s。
2
2
2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