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Ⅲ石油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2020-07-25 来源:九壹网
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版本:2016年第1版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商品名称:Ⅲ类石油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PetroleumetherNo.3企业名称:地邮

址:山东省滨州市编:

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0543传真号码:0543企业应急电话:0543

产品推荐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及作为油脂的抽提。适用于涂料,橡胶工业用溶剂油和稀释剂。

产品限制用途:如改做其他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系,擅自使用导致不良后果的厂家概不负责。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1页共10页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健康危害:其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2类;急性毒性-经口4类;吸入危害2类;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类。标签要素: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引起严重眼睛刺激;吞咽有害;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保持容器密闭。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与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使用适当通风除去蒸气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止排入环境。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2页共10页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事故响应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若有刺激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时,隐形眼睛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取出。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患者平卧、保暖并且保持安静。若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食入:若发生中毒与医生或应急中心联系。如果病人发生呕吐,尽量使病人左侧卧且头向下低,保持口张开,以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注意观察。若病人昏睡或意识不清,不能经口给予任何液体。若病人清醒,立即用清水清洗口腔,并给适当饮水。就医。

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用吸收剂覆盖或装进容器。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处理泄漏物时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器具,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火灾时,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安全储存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处,远离热源和火源。禁止与氧化剂等一起会在和运输。废弃处置

该物质及其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禁止使之进入任何地面排水沟或进入任何水体。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3页共10页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危险组分正己烷异己烷

浓度,%无资料无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混合物√

CASNo.110-54-3107-83-5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对施救者的忠告:施救人员自身必须佩带齐全相关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容器直到灭火结束。

特别危险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4页共10页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消防人员必须戴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在安全距离以外灭火。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理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根据泄露无扩散方向,划定警戒区域,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环境保护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用的处理材料: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消除火源、及时撤离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穿防护装备。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

第5页共10页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方法: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

面罩)。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特殊防护措施: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

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易挥发液体气味:无资料pH值:无资料

熔点/凝固点(℃):<-73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95-120闪点(℃):6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6页共10页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爆炸上限%(V/V):8.7蒸气压(KPa):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0.7-0.73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V):1.1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引燃温度(℃):280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热、明火不相容的物质: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预期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及作为油脂的抽提。适用于涂料,橡胶工业用

溶剂油和稀释剂。

可预见的错误用途:如改做其他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系,擅自使用导

致不良后果的厂家概不负责。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LD50:67000mg/kg(小鼠经口):LC50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刺激性人眼:140ppm(3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g/m3,12-24小时/天,78天,末见中毒症状。大鼠吸入仓500mg/m3,4小时/天,6天后,体力活动能力降低,神经系统发生机能性改变。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7页共10页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皮肤刺激或腐蚀:该液体使皮肤不适,能引起皮炎。

眼睛刺激或腐蚀:较高浓度蒸汽可刺激眼睛,长期接触引起炎症反应。反复长期接触可导致结膜炎。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该蒸气使上呼吸道不适。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高浓度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毒代动力学、代谢和分布信息: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LC50:0.561mg/L(48H)(青鳉)。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残余废弃物: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性物质将剩余的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8页共10页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废弃注意事项:不可随意倾倒。非相关人员撤离,操作人员穿防护服。在通风条件下进行。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271联合国运输名称:石油醚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类别:Ⅱ类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海洋污染物(是/否):是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4日修订),《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3号;《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将该物质划为第3类易燃液体。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9页共10页产品名称:Ⅲ类石油醚SDS编号:12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其它重要信息:本SDS按照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编制;由于目前国家尚未颁布化学品GHS分类目录,本SDS中化学品的GHS分类是企业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系列标准(GB30000.2-2013~30000.29-2013)自行进行的分类,待国家化学品GHS分类目录颁布后再进行相应调整。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危险化学品活性危害与混储危险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年)

[3]《危险货物品名表》(2012版)

[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GB13690-2009)[5]《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张维凡、张海峰著

[6]《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免责声明:

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对于本产品与其他物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本SDS的使用者,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必须对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在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

编制日期:2016年6月1日第10页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