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
绪 论
1、“文”的本意错画,也就是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先天的“质”相对。人文指社会现象和规律,天文指自然现象和规律。
“化”的本意是改易。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和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分化”。在古代典籍里,化指教化的情况多一点。
2、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人文。
3、中国经典的“文化”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是改造主观世界范畴,创造是改造客观世界范畴。
4、从总的方面看,文化的定义不外乎广义、狭义两种。
5、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依据。广义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3个要点:①广义文化与人类与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3、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文化定义: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3个要点: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仅适用于人类文化学,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5、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底层文化。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
6、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①两个文化层面的来源相同,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②内在精神相互关联、互相补充。③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7、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8、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和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l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2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 )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但不是依赖于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形成的湿润地区。
2、地理条件千变万化的广大空间里,出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3、地域文化形成的条件:①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太恶劣、太优越,都不利于文化的创造(所以中国古代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②地理条件特殊或得天独厚。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4、带有“原创性”的地域文化: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词文学,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5、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一开始没有正统文化,只有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动正统文化的产生。
6、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1)山西高原太行山、吕梁山夹着一条平宽的汾河谷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这里建立过都城;(2)山西高原与蒙古高原相接,这个地区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要道;(3)太行山脉一些断裂处可以直通华北平原。
7、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可分高中低3个阶梯。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而汉水、淮河又把黄河、长江联在一起。
8、地形虽复杂多变,仍不失整体性:一是众多的河流如血脉将大陆广大地区连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古代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就形成了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交通线相交,还有3条南北交通线。
9、中国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广阔的地域为历史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西亚文明早就消灭了。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10、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分裂,时间也不短,但追求统一总是占主导。西周时期,“天下”观念已十分清晰。历朝历代皇帝总是以边远民族“来朝”为荣耀。
11、中国地理自然特征: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12、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一是开垦土地;二是兴修水利;三是开凿运河。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
13、古代已有土地集约经营的意识。汉武帝时期有“代田法”和“区田法”,大幅度提高了亩产量。“区田法”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
14、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误:过当开垦土地、过量开采林木。长江、黄河、淮河灾害增加,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15、古代分为“九州”,即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16、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1、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到先秦这一时期的文化经历。
2、中国文化的发生,绝不限于“三皇五帝”一脉相承,而是呈多元化、多区域发生。
3、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4、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华北、东北各地,时间可分为早、中、晚3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5、世界为数不多的农业起源中心,中国有其二,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作物,二是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农业。
6、快轮加工陶器出现在仰韶文化时期。陶器烧制带出了另一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7、“三皇五帝”中,“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五帝”是指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8、多种族向黄帝族聚集,原因之是一战争,二是宗教活动。 9、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舜禅让”。
10、在夏、商还没有统一文化,周代开始了统一文化的历程。
11、夏代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夏文化尚忠。勇于与洪水搏斗,在大地上开辟生存空间的实干精神,是夏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商代文化中,宗教特征明显。
12、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是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而这些发现都与殷商宗教生活有关。
13、统一文化历程开始于西周。周武王灭了商纣政权后,推行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分封制”,开始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①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权利;②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主局面;③激发了历史创造力。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进行聚合,相互吸收,激荡出灿烂的“百家”文化。
14、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有“九流十家”之说,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
15、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老师,他们或静心思考或广招门徒;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
16、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核心是“仁”。 17、梁起超说,诸子之学意在“救时之弊”。孔子的“救弊”是以治心的办法改造社会、人伦。
18、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19、道家也出现在春秋战国。儒家讲究积极入事,道家讲究超然物外;儒家的影响在道德,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先秦道家重要人物是老子、庄子。庄子主张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
20、法家的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权的交替有关。一批新贵上台执政,法思想应运而生。早期法家代表人物:齐国管仲、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
21、后期的法家成为君主集权专制的阴谋术。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理论对后代中国政治影响极大,负面作用极深。
22、墨家产生于春秋。创始人墨翟深受孔子影响,但他在《墨子》中对孔子的攻击不遗余力,因为墨子出身手工业者。
23、墨家思想核心是尚同、尚贤、兼爱、节用等。墨家的出现,是当时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有思想代言人。当时没有哪个学派能像墨家那样,完全以劳动者的身份,站在私有生产者的立场上,向上层申明自己的利益。
24、墨家发展到战国时期产生过广泛影响,在逻辑、科技方面有不少创造发明。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25、汉武帝把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政治制度,政治大一统格局由此建立。
26、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最高权力者称皇帝,下面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7、秦汉时期历史走向是:中国古代逐渐变为一个“大政治、小社会”的家国。朝庭的权力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而民间可以自为的方面越来越小。
28、两汉选拔官员的方式很多,最有名的是察举、征辟、考试等。察举是由下往上推选人才,也有不少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3科最著名。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重学问。
29、征辟就是中央、地方同时选拔人才。皇帝可以征辟,地方政府也可征辟。地方征辟的官员不为朝庭任命,因而可结党营私,东汉末年形成地方割据局面,与此有关。
30、重农主义,是一种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国家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作“本”,把工商业视作“末”。
31、商鞅在秦国变法,“驱农归战,利出一孔”政策,是典型的重农主义。汉初的“文景之治”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32、小农破产可导致王朝统治基础瓦解,小农又是国家赋税之源。保护小农实是捍卫皇权。其实,社会需要工商业,打击只会使其畸形发展,到东汉时,商人集地主和官僚一体,商人豪强化了。
33、短暂秦朝政治是韩非子所代表的法家思想路线的实践。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而韩非子的法术使秦国灭亡了,这对汉武帝影响很大。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养成了“儒学之士”这个士族阶层。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前进
33、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大动荡。文化大势是:(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中原人民大规模南移,结果是民族大融合;(2)南方大规模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唐代的鼎盛与其有关;(3)佛教广泛传播,给中国文化注入新因素。
34、如何看待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如果着眼于本期,是动荡、混乱;如果着眼更长远,则是转变和展进。
35、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玄学主张超越现实,与天地自然相接,因此,山水诗、山水画兴起。
36、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在“三国”时有了“出家人”。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有南北之分。南朝偏于理,北朝偏于教。南朝多建寺院,以便与僧人谈理;北朝多建塔造像以求当世福报等。
37、佛教开始传播,与中国固有观念发生了冲突。(1)北朝发生2次大规模灭佛;(2)发生了敬不敬王的争论;(3)发生了黑白论之争,争的是佛与儒在理义上的长短,调和论是主调,但扬佛抑儒是明显的;(4)发生了夷夏之争,就是南朝的佛教与道教的争执;(5)发生了神灭神不灭的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为有名,主张形尽神灭的无神论,在南朝上流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38、魏晋以后中国文人画大体有2大渊源:一是玄学影响下的山水;二是佛教影响下的人物画。
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39、隋朝确立了科举制。
40、唐朝的开放程度较高。反映在民族政策上是一视同仁,外国人也可在朝庭任职;反映在宗教上是包容面广,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等,都可以存在。
41、唐代边疆政策对北宋的决定性影响反映在政治上“杯洒释兵权”,忌讳武人;军事上建立大规模的常备军队。
42、唐初实行“两税法”,以夏、秋两季征收而得名。“两税法”的核心是“只以资产多少为征税依据”,而不是过去按“人头”交税。“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方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其意义:一,有利于使唐王朝摆脱经济困境;二,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为富人、穷人不同程度地松了绑。
43、“两税法”对大家族最为不利。从此后,贵族加快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 44、南宋,记录说话的文章“话本”出现,成为白话小说之祖。 45、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出现。
4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有3个高潮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每个时期都是生产开发的高涨期。
47、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 朱熹为四书作的注释流行,四书代替五经。 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48、元朝政治带有民族压迫性,政治上失去前途的文人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推向高峰。史称“元曲”。
49、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辽、金被全部视为汉人,原有的区别消失;部分进入中原的原蒙古人在元朝政权崩溃后改汉姓,主动同化了;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是同元朝征服者一起打入中原的色目人,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而成。
50、蒙古人的远征,促进了元朝同外国的交流。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如马可波罗。元朝文化也是多元的。
51、蒙古贵族政治观念简单粗糙,对发展经济没有能力。但重视商业,不过只看重色目人经商。
52、明朝灭亡对仁人志士刺激很大,清初以“三先生”为代表对中国文化历史进行反思。“三先生”是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53、明朝问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54、明朝为减轻民众负担,推行了“一条鞭法”,这是中唐“两税法”的延续。“一条鞭法”在清朝变成了“摊丁入亩”。
55、清王朝文化政策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文献的编纂,二是日趋残酷的文字狱。清朝问世《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1、中国文化的形态是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2、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
3、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夏商时期,农耕生产达到新的水平。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盛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
4、产生了农耕经济文化理论,包括
(1)农耕灌溉与农政主张。农耕灌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2)农事信仰与农书文献。有徐光启《农政全书》、贾思勰《齐民要术》等,这些农书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了一些基本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
5、重视水利的地方,都能出现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
6、南北农业区共同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淮南子》。西汉中期,二十四节气成为历法定制。
7、上层文化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和得政、失政的标准。
8、“勤农观”是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制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9、农业思想主要有,统筹水土利用规划;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荒政”思想,即居安思危;人力胜天说。
10、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商业、手工业。商周市商贸易有发展,开始使用货币,唐代已出现专卖店。
11、民族商业的2个文化特点:①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推动了各民族之间往来和文化交流;②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的外贸,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12、以文促商的传统或者说是经营之道:市声、商幌、牌匾、字号。 13、中国农业经济与文化特征: ①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②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③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14、我国的阴阳历法,是在农耕土壤中生长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
15、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的多种经济成份。 16、古代以工补农的观念,促成了城市的出现;发展了市民文化;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
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17、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表现在3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居住仪式。 18、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文化观念:①民本思想,即让国民吃饱;②节约粮食;③人格教育;④食疗观。
19、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一重性格是实用,二重性格是装饰。中国服饰习俗的文化标志,一是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二是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20、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 中国传统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的含义被阴阳五行学说所附会,所以古代男子服饰色调鲜艳,女子服饰相对暗淡。
21、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标志、职业标志、审美标志。
22、在传统的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4次重大仪式进行4次换装仪式,每次换装都以不同方式进行,标志着个人与社会相融合的含义。
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叫“加冠”,女子的成年礼叫“加笄”。
23、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体现人们生产、生活基本组织形态的,是家庭、区域社会。 24、家庭成员的地位与血缘关系有关,可分为血缘九族制、血亲五服制。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4代。共九族。九族是中国最典型的传统家族制度;血亲五服制,就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4代的直系亲属为祖先。
25、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有:字辈谱、家谱、家风、人生礼仪。 26、家谱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被称为“民间二十五史”。
27、家族共同体是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2个主要文化功能:血缘凝聚力、地缘凝聚力。
28、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3方面: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在公共地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29、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主要通过精神行为传承来创造对家的文化记忆。 30、中国日常生活文化应当继承的方面:
①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②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③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中国的民族科学文化
31、在中国传统科学中,天文、算学曾形成自己的体系,由于近现代西方科学的传入,它们的影响大为减小。
32、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日、气、朔三点。
33、中国传统算学特点:一是应用性;二是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三是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不发达。
35、“七巧板”反映的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韩信点兵”算法,是现代数学中的“一次同余式组解法”,西方人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36、中医学在古代被视为“方技”的一部分。包括4方面,医经(医学理论)、经方(治疗方法)、神仙(长生不老术)、房中。
后来“神仙”、“房中”与道教融合,脱离中医药体系,“医经”、“经方”成为传统中医学主体。
37、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 汉代已有望、闻、问、切的“四”诊技术。
38、明清时期的传统医学成就,是在探索免疫治疗法上有重大突破。主要是用人逗接种预防天花。
39、药物应用知识在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但药学理论在西汉时期出现。 40、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腑脏学说、经脉学说、针灸学说。 经脉学说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
41、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要点是解决阻滞与疏通的矛盾。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42、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医学可分为两大体系,以神农——草药为脉络的药物学治疗体系;以黄帝、伏羲——针砭为脉络的针灸学治疗体系。
43、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无法得到社会推广,不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是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分不开的。
第四章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1、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3、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传嫡不传贤”。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
4、分封制是实现宗法制的途径。分封制就是分地以封诸侯。东周以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完整的宗法体系崩溃。
5、宗法制使社会成员按照宗法原则组织起来。宗法制特点:①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②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6、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7、周代的宗法分封制,是君主专制政权的雏形。
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特点:①皇帝总揽天下大权;②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③严密的人身控制。
9、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最大影响,是它确立了绝对君权下的“家天下”的政权模式,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家国同构”的格局。
10、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表现在:①“家天下”政权模式长期延续;②亲亲伦理政治原则不断扩张;③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11、以亲亲为基础、以君王国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正面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中华民族就能重新聚合,文化就能保持传承。负面影响:人们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12、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
13、君主专制制度下,要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给这套官僚体制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的就是科举制。科举制还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
14、刘邦在立国之初就下达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从而产生了“察举制”,即地方官员察访人才,并向朝廷举荐人才。后来又在察举的基础上,增加了“策问”考试方式,形成了“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选拔方式。
15、汉代开创了考选官员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中的支配地位。
16、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朝设“进士科”,开始创立科举制。唐朝将其规范、制度化。
17、作为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在人类历史上有开创性意义。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为蓝本的。
18、科举制三个特点:①任何人可自由报名,②定期考试,③考试成绩是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
19、唐宋时期是科举制成熟时期。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的优秀文化人才。
20、在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之下,中央集权与儒生阶层、儒家思想三位一体,由此保证了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21、北宋王安石对科举进行了改革,是科举制度由前期转向后期的标志。唐代的科举重视进士科,进士主要考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唐人诗文创作热情高涨。宋代科举考试重义、策、论,尚文风气减弱。因诗不利于义、策、论的表达,所以宋代以古体散文写成的策、论,成为科举考试的决定性成绩,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主流。
22、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艺术和科技门类的知识文化由于远离科举而被冷落,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薄弱造成民族文化长期停留在经验与实用层面上,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通过考试的方式对知识阶层进行思想引导和控制,以利于专制统治。明清之后,科举已成扼杀人才的工具。
23、夏商时期,已出现自由法向成文法的过渡。商朝《汤刑》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
24、中国古代法律来源于礼制规范。春秋末年,周王朝礼崩乐坏,各诸侯纷纷颁布自己的法律,著名的有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36年,子产把自己制定的《刑书》铸在铜鼎上,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25、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作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26、汉武帝独尊儒学,中国法律文化精神从此由法家学说被儒家思想所替代。 2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
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①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②贯穿以德为主、德刑并用的精神;③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东汉以后持续开展了“引礼入法”,至唐朝得以完成,《唐律疏议》是儒家经典法典化的范本。
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重要地位。 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28、中国古代法律的主旨是维护专制统治,中心任务是刑事制裁,轻视民众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民法法典。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29、礼在传统社会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礼”包含传统的礼制精神原则、传统的礼义行为2部分。
30、礼义与礼仪的关系:礼起源于俗,但不同于俗。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礼与俗的区别: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
在文化混沌未分时,没有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
31、人类很早就进入了群居状态,人类的群居必定依靠一定的相互适应的、公认的原始行为习惯,这就是礼俗的萌芽。约定俗成、潜移默化是习俗生成传衍的一般特性。
32、荀子认为礼的设立在于节制人的欲望、约束人的行为,使得合乎社会秩序的欲求得到满足。
33、传统礼俗的宗旨是维护宗法社会的等级秩序。传统礼俗的伦理特性主要表现: ①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上下尊卑的关系被凝固化、法律化,违反了会受到惩罚。特别是汉代以后,“三纲”被说成是合乎天道的礼教。
②传统礼俗的调和性。社会各等级是有关联的,因而需要协调各等级之间的关系。礼俗调和的目的是节制欲望,避免矛盾激化,“和为贵”,维持社会稳定。但实际是以牺牲下属利益进行调和的。
③传统礼俗的规范性。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如在先秦时代就有了“五伦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4、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5种,是谓“五礼”。大约定制于周代。
35、记录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周礼》、《仪礼》、《礼记》,俗称“三礼”。 36、祭祀典礼古代称为吉礼。《周礼》列入的吉礼,分为天神、地祗、人鬼。 天神祭祀有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地神祭祀有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人神祭祀有宗庙祭祖、祭先王先师等。
37、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家训族规。从内容上分析,家训族规的礼俗规范功能主要有:①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伦理关系;②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 ③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家训族规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保障地方、安定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文化功能。消极作用:家族势力、尊卑观念、家长权力、包办婚姻等,不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1)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成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古人的整体思维表现在:认为天—地—人组成了和谐整体的宇宙;汉代在理论上完成了阴阳与五行的统一。阴阳五行统一体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为人类思维作出了重要贡献。
4、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由近及远、由此及彼,是类比的方法。
5、上古时代集中记载汉民族划分出的天地万物类别的专书,主要有《尔雅》、《说文解字》。
6、类比思维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
7、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德比物”,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
8、《诗经》的比、兴,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比”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是有“如”字。“兴”是托事于物,其表述的标志是举草木鸟兽以见意。
9、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对中国古代光辉的辩证思维加以总结。 10、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11、老子把对立变化的规律表述为“玄”、“常”、“天之道”、“人之道”。 12、老子概括出对立变化的3条规律: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说“有余”与“不足”经过损与补而走向平正统一;二是利而不害。是说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三是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是说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
13、《易》总结的对立变化的3条规律:一是相反而成。如穷则变,变则通。二是“生生”与“日新”。是说对立物经过相反而成的转化,其结果是达到“生生”与“日新”。三是“趣时”。是说天地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着四时节律。
14、把老子概括的对立变化的3条规律,与《易》总结的对立变化的3条规律相对照,内容是息息相通的。表明先秦儒家、道家在认识事物对立统一变化规律时,是一致的。
15、对辩证思维方法的归纳。《老子》归纳的方法是“观复”。就是观察事物“静—动—静”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
《庄子》归纳的方法是“反衍”、“谢施”。“反衍”是指反复,“谢施”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转化的。
16、“通变”是实行对立物转化的过程与关节。《易传》的辩证思维可用“通变”二字来概括。后人把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称为“通变法”。
17、先秦的辩证思维发展到宋代形成“有对”之说,就是“一分为二”的意思。 18、对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宋代学者认为是“不齐”,就是两物、两端不平衡,由“不齐”导致了对立物的转化。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19、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有: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C、“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20、“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西周。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专有名称的是张载(宋代)。
21、“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两层含义:
一,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普遍规律;二,自然界普遍规律、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22、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天人交胜”。在自然方面,天胜过人,在社会方面,人胜过天——此乃天人交相胜。刘禹锡还说天人关系
除“交相胜”一面,还有“还相同”一面(自然界要有人来治理)。三是“天人之分”。这是战国时代的荀子《天论》提出来的,是说“天之常”与“人之治”是统一的。
23、“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
“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3方面。①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②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③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24、“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的负面影响:
①影响了科学进步。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没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而且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②影响了经济发展。过分强调社会和谐与统一,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③影响了进取精神的培育。空想的理想主义使得主观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美化现实。
25、“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6、“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庸”价值原则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说“中庸”是一种“德”,而且是至德,最高的德。“中庸”的含义是可常行常用的德。“庸”为“常”“用”。在《论语》中,“中庸”的意义又表述为“执其中”。“中”引为“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执其中”语出尧。
27、中国古代所说的“中庸”、中和、至德,本来是指在位的贤德之人的“德”,这种德所带来的变化相当巨大,所以说“中庸”、中和的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8、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更是伦理道德问题。古代哲学家主张,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从孔子开始,人们就把“言行一致”看作道德修养问题。
29、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荀子认为“知轻行重”。王明阳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明清之时的王夫子强调知、行分而后合,肯定知、行各有功效,较为辩证地解决了知、行关系。
30、“知行合一”以“天人合一”为前提。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31、中国在远古就出现了自然神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对后来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占卜等。
32、殷商时期已完成对天上最高权威神“上帝”的创造,并迷信它有广泛的神力。上帝的神力主要有:支配气象现象,以影响人间祸福;具有支配社会现象、支配社会统治者的神性,是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的综合和升华。
33、西周以后,更多的是称上帝为上天、皇天、苍天等。周代上帝称谓多样和混用,说明上帝信仰已广泛流传。
34、周代宗教突出的特征,是“德”与上帝信仰的结合。强调王者只有明德、崇德、敬德才能保住统治权,要按上帝的意志办事。
35、前兆迷信,是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占卜发生的基础。
占卜是指通过器物或观察星象、做梦推断祸福。有鸟占、兽骨占、星占、梦占
36、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二是麻醉和驯服被统治者。
37、祭祀上帝是统治者特权。西周统治者把先王祖灵与天帝配合起来祭祀,以表明周王与天地有特殊关系,规定他人无权祭祀天帝。殷商统治者掌握神权,不准奴隶祭祀上帝。商汤灭夏过程中,宣传说是商汤承上帝之命来灭夏的,要夏朝臣民甘心当商汤的奴隶。
38、道教形成于秦汉以后。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形成的。
39、东汉张道陵倡道教于鹤鸣山,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是道教定型的开始。又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庐山道士陆修静编著斋戒仪范,形成了道教的形式。
40、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2)
41、金朝王重阳创立道教的“全真派”,其徒丘处机受成吉思汗重视,“全真派”成为道教中势力和影响最大的派别。此后,道教分为“正一”、“全真”2大派。“正一”派道士不出家,“全真”派道士要出家。
42、道教的信仰特征:由信道而演化成尊奉“三清尊神”。 43、道教的基本教义: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44、道教解释“道”是得道,认为通过一系列道功、道术的修行,可使灵魂常在,肉体永生,返本还原,得道成仙。
45、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信奉老子的“道”,此道衍生为“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4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主要在科技、民俗、文学艺术等方面。
47、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最大。A、道教的内丹学著作在探讨人体“气、气血、经络”等变化规律过程中,丰富了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医疗手段。B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晋代以后开始大量制作膏剂。C、在烧炼丹砂中发现了生成硫化汞的方法,开辟了中国古代化学的先河。D、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后世药物学、中医治疗有重要价值。
48、道教对民俗的影响:城隍、土地爷、灶君是道教底层神灵,对此崇拜遍及中国各地。春节贴门神、桃符、钟馗等习俗也来自道教。
49、道教对文学的影响:从六朝到宋明,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深受道教的影响。六朝时期《海内十州记》、《洞冥记》等志怪小说为道教而作。唐《枕中记》、宋《太平广记》以神仙道教为题材。唐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诗作与道教有关。
50、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3大宗教。
51、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谛”的含义是真实而深刻。“四谛”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苦”——人生皆苦;“集”——集合和招致苦难的原因在于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灭”——入灭或涅磐,脱离生死苦海;“道”——道路,通过修行断除烦恼,实现成佛目的。
52、佛教从东汉(一说两汉之间)正式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而逐步“中国化”。隋唐以后成为中国化的佛教。
53、佛教“中国化”的演变环节:①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上迎合儒学;②在魏晋时,佛教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文化发生影响;③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斗争激烈,唐太宗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唐宋之际,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④佛教传播与佛经翻译相辅而行,汉译佛经竭力迎合儒家的伦理道德。
54、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家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55、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对道教的影响。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影响下形成的。B、对儒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C、对文学的影响。魏晋玄学诗、南北朝山水诗,唐诗,宋词,都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皈依佛门后以“香山居士”自许。D、对绘画的影响。东晋至唐代的众多画家,在绘画中或融入佛、道的意念,或借鉴印度的雕塑与绘画方法。宋元时期的轴卷、册页、扇面通过山水花鸟展示“无为”、“寂灭”的境界。
57、儒学宗教化,在两汉时已到了严重地步。本来孔子不谈神怪,迷信成分在原始儒学里不占重要地位。但董仲舒用“五行阴阳”说附会儒学,使儒学走向迷信与神学,完全地宗教化了。
58、董仲舒在《春秋公羊》中,把《易经》的阴阳学与战国以来盛行的五行进行融合,提出了“五行阴阳”说。他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来成阴阳,再分成春夏秋冬四时,配列东南中西北成五行。
59、宋明理学也具有宗教功能。宋明理学是儒、佛、道的融合而成的。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强调“慎独”。
60、中国为什么小农经济一直占居人们的思想?因为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的社会范式。在这种社会范式下,人们只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只能适应于小农经济。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6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
62、历史上各种哲学派别都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形成产生过影响,但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63、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义、礼。这是孔子的“三母德”。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这“四母德”。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增加“信”,提出了“五母德”——仁、义、礼、智、信。
64、董仲舒最早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了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了封建统治阶级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了束缚人生的最大枷锁。“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是五种道德规范。
65、孟子把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妻、兄弟、君臣、朋友。
66、从孟子的“五伦十教”,到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得到强化。不平等的伦理关系,是家族本位道德观的必然产物。
67、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A、仁爱孝悌,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D、真诚有信。
68、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仁者,人也,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仁是立身之本,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69、仁,就是恭、宽、信、敏、惠。核心是爱人。
70、仁爱的等级观念。孔子是站在贵族立场上讲仁爱的,所以他的仁爱思想有等级色彩。孟子淡化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等级色彩,融进了平等意识。后来儒家思想继承者明确提出了“博爱之谓仁”,将仁爱之心推广到每一个人身上。
71、儒家推行仁爱的典型步骤——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护万物。呈现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特点。
72、墨家提倡的仁爱是不分远近先后的“兼爱”,这与儒家不同。但在“仁者爱人”这一根本观点上是相同的。
73、孟子主张仁主内、义主外。董仲舒主张仁重在对他人,义重在对自己;义滋养心灵,利保养肉体,心灵比肉体更重要,义高于利。董仲舒的主张发展到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天理人欲”的大辩论。
74、礼,在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内容。
①可以叫礼制,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 ②可以叫礼让,指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 ③可以叫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
④可以叫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
75、孔子所讲的礼,还不是道德意义上的礼,而是贵族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到了战国末,荀子就把礼归入道德修养范畴了,荀子把礼作为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左传》把礼比作国家的躯干。
76、信有2层含义,信用、信任。
77、信来源于诚,诚是信的基础。信重外,诚重内,好比仁与义。 78、孔子把信当作治国必备条件,在食、兵、信中,惟有信不能去掉。
79、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以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影响最大,基本包括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有尧、舜、禹等;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主要是一般士大夫和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众多,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榜样。
80、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企及,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适合于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常用“君子”一词来表示。《论语》使用“君子”一词多达107次。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3)
81、古人对“君子”的要求:A、对仁义发自内心的向往;B、有智有勇,有信有义。C、严以律己,宽以待人。D、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实际上也是君子形象的写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8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智育相结合。
83、孔子认为治好国家的3大条件是: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人民教育。
84、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好的教化得到的是百姓的人心。所以统治者要把“善教”当作最高目标。
85、墨子提出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道者教人”的3大施政纲领。
86、董仲舒继承孟子“善教”思想,提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告诫统治者要把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
87、荀子反对孟子的“性本善”论,认为人的本性都是恶的,世上之所以有君子、贤人,是因为教育改变了他们的本性。荀子认为学习是人们从贫贱走向富贵、由愚昧走向聪明的唯一途径。 孟子虽然认为人“性本善”,但他同时认为如果不重视学习,美德是会丧失的。
88、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提出了3大目标——
A、使人的“明德”发扬光大,就是加强个人修养,保持向善之心; B、“亲民”,去亲爱广大的民众;
C、“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提出的最高目标。
89、为实现以上3大教育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8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办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目的。反映出强调个人修养做起,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的。
90、把“齐家”作为教育目的之一,反映了儒家“家国一体”的政治思想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91、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结合;(4)教学相长。
92、“因材施教”最早实践者是孔子。孟子把学生分成5种情况,据此“因材施教”。 93、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学中要启发诱导。“愤”是指很想把问题弄清楚,“悱”是指已经有心得体会,但表达不出来。
94、“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
95、朱熹用学射箭来比喻学与思的关系。手用无箭而学射箭,不能提高射箭技术;手用有箭而不思考,同样不能提高射箭技术,只有学思并重才能成功。他说学思脱节有2种弊端,一是主私意(思而不学),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学而不思)。
96、“教学相长”原则是《礼记》首先提出的。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97、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
(1)文学艺术,(2)戏曲,(3)音乐,(4)舞蹈,(5)绘画,(6)建筑。 98、在汉字出现以前,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就以口头形式传播。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学特殊文学样式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极具民族风格。
99、《诗经》编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创作历经西周初年——春秋中期,共500多年。
100、《诗经》共分风、雅、颂3部分。《诗经》各篇原来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划分正是依据不同的音乐风格。
101、风——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诗经》中的风包括15国风,反映了15个地区的民间歌谣。
102、雅——周朝京都(今西安)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京都地区的音乐称为“正声”,雅分大雅、小雅。
103、颂—— 一种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宋代郑樵说,风土之音叫风、朝庭之音叫雅、宗庙之音叫颂。
104、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
105、《诗经》创造了“赋、比、兴”3种表现手法,奠定了中国诗歌审美体系和抒情模式的基本格局。“比兴”手法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类比思维”。
106、《诗经》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反映了早期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107、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浓厚。
108、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最有名的代表作。后来“楚辞”被称为“骚体诗”。 109、“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唱歌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0、“骚体诗”受地方文化的影响:一,广泛吸取了楚国地方文化的养分,与楚国民间文学“楚歌”、地方音乐“楚声”有直接关系。二,楚辞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情调,是受当时楚国盛行的巫风、巫歌的影响。
111、汉赋、汉乐府民歌,是2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反映了汉代上下层文化的不同追求。
112、汉赋是一种散文,由楚辞演化而来,其特色是铺张。这与当时汉代朝庭讲求铺张、豪华的风气有关。汉赋主要为宫庭服务,缺乏积极内容,作品繁冗虚无。
113、汉乐府民歌比较贴近下层人民生活。汉乐府民歌由汉代的音乐机关“乐府”从民间采集而来。但其目的主要还是供统治者娱乐,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
114、汉乐府民歌主要有“相和歌辞”、“鼓吹歌辞”、“杂曲歌辞”3种类型。“相和歌辞”是一种民间音乐;“鼓吹歌辞”是北方民歌,当时用作军乐;“杂曲歌辞”是一种失传的杂牌曲子。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平民百姓之手。汉乐府民歌体现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115、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
116、唐代的格律诗,形式整体,韵律和谐,音乐美感强烈,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117、受格律诗影响,唐代还出现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讲究押韵的新诗体——词。词起源于唐代歌曲。(1)这再次说明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2)再次说明了民间文化对文人创作的启发作用。
118、词在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
119、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祭祀神鬼的仪式。
120、北宋的“杂剧”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南宋时期,出现了南戏和金国统治区的“北方说唱”。“北方说唱”对元代杂剧有重要影响。“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4)
121、元代的杂剧虽然名曰杂剧,但已与宋代的以诙谐取笑为主的短篇杂剧明显不同,故事情节复杂,演出时间加长,反映社会生活更深入、更有效。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
122、元杂剧标志着中国戏曲完全成熟,其特征有: (1)元杂剧已经有了完全的文学剧本;
(2)元杂剧有了大致固定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演完一个故事; (3)元杂剧角色分工较细,有正末、正旦之外,还有丑等配角;
(4)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主角唱词,配角宾白。为了让百姓听懂,唱词中还夹进一些俗语或方言。
123、明清两朝,中国戏曲成果辉煌。代表作品:明汤显祖《牡丹亭》、清孔尚任《桃花扇》。
124、明清两朝,地方剧种兴起,所谓“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国戏曲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125、中国戏曲虽然流派丛生、剧种繁多,但总体上看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角色模式化、动作虚拟化。用扬鞭表示骑马、用划桨表示行般等“动作虚拟化”,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尚意追求,是中国戏曲区别于西方戏曲的一个重要方面。
126、在远古的祭祀中巫者所跳娱神舞,往往有音乐伴奏,这可能是中国音乐的起源。 127、孔子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其中的《韶》是指周代的《韶》乐,是为贵族服务的雅乐。
128、中国音乐发展的特点:一是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二是多民族融合。
129、周代楚国地方音乐十分流行,并出现风格上的高雅与通俗之分。楚国的歌曲《阳春》、《白雪》在历史上负有盛名,后来与《下里巴人》分别成了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代名词。
130、唐代民族音乐《春江花月夜》的产生,是多民族、多地方音乐融合的结果。 131、周代已开始对乐器进行分类,并创立了五音阶、七音阶体系。周代把乐器按材料不同分为“八音”。古人还把五音与五行配合,说明当时音乐观念也受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影响。
132、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异性表示爱慕动作。
从商代开始,舞蹈有了巫舞、乐舞之分。战国时期,周代礼乐制度受到破坏,民间舞蹈开始发展。
133、汉代特别流行长袖舞。唐代舞蹈盛极一时,无论是舞蹈种类还是普及率都是空前的。其中,又以健舞、软舞最盛行。
134、唐代还出现了大型舞蹈,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最初是杨贵妃一人独舞。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对此有细致描写。
135、中国古典舞蹈,在唐代基本达到了顶峰。宋元以后,舞蹈成了戏曲的附庸。 136、中国古典舞蹈三特点: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
137、开中国绘画艺术先河的,是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美丽图案。 138、东汉时期,绘画艺术已从专业画工发展到文人士大夫中间。
139、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画在中国兴起和发展。三国东吴的画家曹不兴在历史上有“佛画之祖”之称。敦煌莫高窟兴建于前秦,几代扩建后,4.5万平方米佛教壁画世界罕见。
140、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技法成熟。山水画转变为独立的画科。花鸟画开始萌芽。
141、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时期。诗人王维在绘画上成就突出,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人画风格。
142、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鼎盛时期。
(1)设置了规模宏大的翰林书画院,兴起了现实主义的院体画风;
(2)在苏轼等人倡导下,文人画形成了“不求形似”、“以形写神”,强调寓意抒情的风格,对“中国画”风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3)出现了以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视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典型代表。
143、元代是文人画统治时期。元代统治者对汉人持歧视政策,知识分子寄情山水,反映现实生活的绘画明显减少,而山水画有了大发展。
144、明清两代继承元代的绘画传统。但清代八大山人等的革新思潮给画坛带来了一丝新气息。
145、清代民间年画空前兴盛,极具群众基础,其影响之广超过以往任何画种。 146、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中国绘画,被国人称之为“中国画”。中国画艺术特点:(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147、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建筑整体模式已基本形成。斗拱与梁柱的使用成为基本定制。砖瓦开始普及。群体建筑广泛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
148、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全面兴盛。出现了“三合院”、“四合院”。宋以后,中国建筑向精美化方向发展。明清是中国建筑巅峰期。
149、中国建筑主要特点:
(1)以木结构为主——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特点;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构件形式,是“中式建筑”的代名词。
(2)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3)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
150、带有礼制性质的建筑制度,形成于先秦。
151、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主要反映在:A、诗言志,B、文以载道,C、乐以教化。
152、“诗言志”的艺术观最早体现在《诗经》创作中。
153、“文以载道”最早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道”是指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周敦颐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在于宣扬儒家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评价文章好坏标准首先是内容贤不贤。
154、周敦颐的观点对文学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片面强调文章功用,抹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使文章成为道德的附庸。
155、强调文章服务于社会,在唐宋之前就提出了。晚清形成了以龚自珍为代表的经世文派,强调要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156、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原则有:中和之美、尚意追求、尊崇自然。
157、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古代音乐思想中,其次是在后代文学创作中。屈原悲愤之下“上下而求索”就是中和之美对文人的影响。
158中和之美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在于促进了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其消极影响在于束缚作家的思想。
159、《周易》是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
160、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尊崇自然”观念的典范之作。在晋宋之间,山水诗、山水画开始兴盛。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2、为什么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因为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
3、为什么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一是因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二是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4、文字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语言已产生,二是人类已能够制造工具。
5、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已有记录思想的需要,于是创造了“契刻记事”、“结绳记事”的方法。
6、现代中国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有80多种。24个少数民族现在使用的文字有30多种。其中壮族、白族、苗族、土家族、纳西族、瑶族等10多种民族文字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新创的, 全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7、根据语言之间有无亲缘关系或关系远近,把80多种语言分为5大语系: ①汉藏语系、②阿尔泰语系、③南亚语系、④南岛语系、⑤印欧语系。
8、一直使用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傣文、锡伯文、彝文、朝鲜文。
9、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形声造字法”成为主要造字法。形声就是一半表示词语义类,一半表示读音。
10、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11、世界上文字分2大类: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而且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12、现代汉语7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13、汉语在传播中出现了方言,但一直存在共同语。共同语一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共同语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所以自秦代以来一直是统一的。
14、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汉代称之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之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15、汉语在传播中不断吸收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营养。车站的“站”是从蒙古语借来的;“阿訇”借自于维吾尔语,“金达莱”借自于朝鲜语。
16、少数民族在创建本民族文字之前,往往借用汉字作为交际工具。创建本民族文字过程中也仿造汉字。仿造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可分为2类:一是字形结构受汉字影响,借用汉字不太多,如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二是大量使用音读汉字和训读汉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语言,也用形声法创制本民族新字,如方块壮字、方块白字、方块瑶字。
17、日本、朝鲜、越南仿照汉字分别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二战后这些国家都弃用汉字。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18、中国人的语言观念有2部分,一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二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追求,如语言规范、言辞技巧等。
19、语言崇拜:原始人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
20、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在巫术中用咒语就能降妖除魔,语言因此有了特殊魔力。
21、语言崇拜主要表现在:①使用咒语;②谐音取吉,如把枣子说成“早得贵子”,把鱼说成“余”等;③谐音避凶,如把伞看成“散”;④避讳。
22、汉字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2000年。
23、避讳是对字形、字义、字音的回避。
字形避讳有缺笔、拆字、删字,始于唐代。如李三改李二、敬姓改苟姓、王世充改王充;
字义避讳,就是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始于秦代。如正月改端月,礼义之邦改礼义之国;
字音避讳,就是用同音字、近音字代讳字,如郑泰改郑太。
24、语言崇拜本质上是迷信。但已深入人们生活,成为民俗,所以应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
25、传统语言观特别重视语言的社会功用价值,一是语言的伦理教化作用,二是语言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26、孔子第一个提出语言上的“名实”问题,即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就是反映了他的名实观。“名”是指名称、词语;“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和实际。
27、针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提出通过“正名”来重建旧礼制。“正名”,一是用政治伦理标准匡正表示名分的词的含义;二是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按自己的名分选择词语。
28、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29、孔子认为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言辞来判断他的品行。而实际上,人的言辞与人的品行并不总是一致的。把语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无疑是正确的。
30、在言语形式方面一直存在着追求质朴与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对文采的追求,对语言表现力的极大丰富和对文学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对形式美的追求,有时以牺牲内容为代价。左思在《三都赋序》中对汉赋中文不符实的情况提出批评,认为为了词藻美丽而文不符实的做法不可取。
31、汉字观念主要是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32、汉字崇拜的主要表现。①汉字起源的神化。一是汉字神赐说,其典型代表是“河图洛书说”,二是圣人造说,是指仓颉造字。②商代人用刻有文字的甲骨占卜。③中国民间一直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如认为把写有名字的纸丢进厕所,人就要倒霉。④人们把带有吉祥意义的文字当作吉祥的象征,如福、寿等字。
33、对汉字的全面否定是在近代的19—20世纪之交。否定派认为汉字结构太复杂,不利于教育普及;汉字形音义元素太多,不利于与现代接轨。否定派人物有吴稚晖、钱玄同等。
34、20世纪后期随着信息化到来,汉字又一次引起争论和思考。讨论的成绩是:第一是重新评价汉字,既肯定汉字的作用,又说明汉字的消极影响。第二是拓宽了汉字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加强了汉字教育、汉字信息化处理和传播的应用研究,在教学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35、在封建社会重书面语而轻口语。所谓语言规范是针对书面语的。主要是对先秦经典语言规范,通过刻石经等方式实行。
36、古代为什么重视汉字规范?一是汉字承载着解经的作用;二是汉字具有超方言的性质,在方言区通过汉字交流可以无障碍。
37、有历史记载(《荀子》)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仓颉。汉字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能由一人创造。
38、秦代规定“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秦始皇在巡游时用小篆刻石,以示推广。
39、汉代是隶书成熟期。
40、东汉章帝建初4年(公元79年),召开白虎观会议,对五经进行评议,会后经典语言、对经典的解释得到了规范。
41、东汉许慎,针对汉字隶变后异体字激增的现实,编写了《说文解字》,展示了汉字结构体系。但《说文解字》所收字体为小篆,与当时应用的隶书、后来的楷书有差异。
42、中国古代规范汉字,是通过刻石经等方式来推行的。
(1)秦统一文字后,秦始皇巡游所到之处以用小篆刻石,以示推广。
(2)东汉蔡邕等人,用汉隶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熹平是汉灵帝年号),为《易》、《尚书》、《春秋》、《论语》、《公羊》、《礼仪》、《鲁诗》等7种经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经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
(3)晚唐用标准楷书刻成九经,对隶书向楷书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字体混乱现象进行规范。颜元孙的正字著作《干禄字书》,经颜真卿书写后摹刻上石,影响广泛。
(4)唐以后,楷书通行。历代仍通过刊立石经来规范汉字汉语。
43、“三体石经”是指在“熹平石经”基础上,补刻《尚书》、《春秋》二经,用古文、小篆、汉隶3种字体。
44、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语言文字教学形成了风格:
A、在教学上体现语文学习规律。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特点。 B、注意趣味性。尽量适应青少年特点。
C、没有注重语言应用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与人才选拔制度联系紧密,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
45、编写儿童识字课本,是古代普及汉字教育的一大创造。主要识字课本有: 汉代《史籀篇》 秦代《仓颉篇》 西汉《急就章》 南北朝《千字文》 北宋《百家姓》 元朝《三字经》
46、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简化汉字运动是在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面对的是大量的没读过书的平民百姓,简化汉字易学。
47、科举制导致作文教育完全脱离实际应用。 ——秦汉时期,书面语、口头语是一致的。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作文教育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其目的就是应对考试的需要。元明时期,作文教育就以八股文为主了。
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
48、汉语的修辞格,是为了让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手法。主要有:对偶、顶真、回文、析字、复叠。
对偶——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关的意思。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顶真——将前一句的末尾几个字,作为后一句的开头。如:一见面就寒喧,寒喧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后就大骂新党。
回文——正读、倒读都能成文。如: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
析字——拆分汉字形体,进行机智巧妙的表达。如: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 复叠——如:冷冷清清,寻寻觅觅。
49、骈体文,是汉语言富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举世无双,产生于汉代以后,南北朝是它的全盛时期。
50、骈体文在语句方面多用骈偶和“四六”。骈偶是指对仗,“四六”是指用四字句、六字句。如: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1、汉字艺术主要指书法艺术、玺印艺术。是一种线条构成的形体艺术。
52、汉语言与民俗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的民俗事象有:对联、预言和字谜、人的姓名。
53、对联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对联的表现手法有:
A、利用语言多义性构成双关。如: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人间荒。 B、谐音手法。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里酸。“莲”即怜,“梨”即离。 C、拆字构成联语。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54、古人有名,还需有字。男子20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取字,是为了尊重的需要,成人后,有时不可直呼其名,而可直呼其字,这是“为长者讳”。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
1、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从影响和典型性来讲,主要有2次。
第一次,从汉代到唐代,印度佛教的传入。
第二次,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
2、第一次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是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的过程。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了天台、华严等教派,其中的一派“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3、“禅宗”是南朝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来发展为北宗、南宗。南宗主张“心性本净”,传承深广,成为禅宗正宗。
4、为什么禅宗能压过佛教其他各宗而广泛流行?
一是禅宗的主要思想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思想有“顿悟”说、“心性万物”说、“佛性”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
二是禅宗的主要思想,使教徒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是修行方式不拘一格,为教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成佛解脱之路。
5、中国禅宗在晚唐流传域外的的朝鲜,宋明传入日本,后来又传入新加坡、泰国等南亚国家,甚至远至欧美。
6、禅宗对中国哲学影响很大,受其影响最深的是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反映在绘画、建筑上,如云岗、敦煌、大足、麦积山石窟艺术。
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佛教文学。
8、佛教中国化的成绩:(1)产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禅宗;(2)儒、佛、道“三教合一”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9、经过中国儒家文化的改造,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有了很大变化,原本凶神恶煞的佛像,变成了中国人喜欢的慈眉善目。观音菩萨也由男变女。佛教本来不敬王者、不拜双亲,也变为礼事君王、孝顺父母。
10、第一次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所取得的成果,说明了:一,中国文化有充分的开放性、鲜明主体性;二,中国文化有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三,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渗透性。
11、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明朝晚期,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有四大特点:
一是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落后于中国的地区的文化,而是超过中国的欧美地区的文化,后来还有日本;
二是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表现冷漠,而对科学技术十分感兴趣; 三是交汇时间拉长。从16世纪末开始已有4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 四是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系统造成强烈震憾。
12、西方文化对中国开始施以影响,起于传教。但西方采取的是“学术传教”的迂回策略,即通过介绍西方科学和艺术等,以扩大影响。明清之际欧洲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2方面的事:
(1)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以利玛窦的工作最有影响。 (2)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13、耶稣会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时,重点是介绍中国儒学经典和中国哲学思想。这对于西方汉学的兴起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影响很大。而佛教东传时,印度文化对中国影响大,而中国对印度的影响小。
14、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总体上看处于相互认识、相互宽容、相互发现对方文化新奇之处和可取之处的“相识相容”阶段。西方称中国为“远东”,中国称西方为“泰西”。
15、中国通过西方科学,扩大了视野,增长了对世界文化的认识。明清之际中国政府还聘请洋人在朝庭担任职务。
16、“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汇在雍正以后中止。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才恢复。 17、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唤起大批先进人物重估传统、检讨过去,睁眼看世界,西方近代科学、哲学等都被大量引进,各种复杂的学说思想此起彼落,“中西古今”论争不休,由此形成2派:
A、顽固派“恶西学如仇”,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纲常伦理不可变”、“孔孟之道不可变”。
B、洋务派标榜“自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到维新运动时,上述2派中产生“新学”对“旧学”、“西学”对“中学”、“学校”对“科举”的尖锐斗争。但不管怎样,西方学术思想包括政治文化中的国家学说、三权分立、民主、自由、议会、政党等概念,已在中国广泛传播。
19、“西学东渐”引起的“中西古今”之争,是2种不同的文化交流时必然发生的结果,这种争论的影响是:
①打破了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封闭独立发展的状态,真正走向了与世界文化对话谋求发展的道路;
②促使中国人重新反思传统、清理学术,对本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和估价。 20、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引发的中国文化改变的态势,是被西方文化的霸权性、强制性逼出来的。西方文化是主动入侵,中国文化是被动抗争。
21、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醒》中,把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的历程分为7个阶段。并得出结论说:中国要走出落后挨打的局面,光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中国文化必须进行精神文化体系的最深层次变革,改革价值观念,这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
22、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学界普遍流行的理论框架是:中国传统社会在外力冲击下向现代社会变迁,文化的发展呈现了“三大运动”促进“三个层面”的现象,即洋务运动从物质层面产生作用;戊戌变法从制度层面产生作用,五四运动从精神和价值观层面产生作用。
23、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以来的诸多问题讨论,至今没有定论,还在讨论中。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24、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轴心。
25、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包括原始手工业和农业2部分,手工业主要指: 商代——制陶和铸铜技术传至西伯利亚; 汉代——中国丝绸、漆器、铁器外销;
唐代——中国陶瓷、炼丹术的近代化学传入阿拉伯和西欧; 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
26、中国农业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
世界上660多种栽培农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有136种,占20%,居世界第一。尤其是五谷之首的水稻,中国在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就有了。
27、中国古代向西方输送了许多发明,主要有链斗水车、轮辗磨、钻井技术、风扇、活塞风箱、冶金鼓风机、铸铁、石拱桥、铁索桥等。
28、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 29、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明清的科举制。
30、中国文官制度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科举制。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持批评态度,但对中国科举制赞赏有加。他认为,一,可以选拔到有真才实学的人;二,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有利于儒家思想治国。
31、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有儒家思想、传统哲学思想、中国化的佛教、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等。
32、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主要有先秦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西学东渐所引起的文化和学术交流、融合、碰撞。
3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
34、日本7世纪“大化革新”,实行“全盘唐化”。日本“遣唐使”持续了260多年。明代王阳明的学术,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
35、朝鲜历史上的新罗时期,定儒家经典为“国学”。
36、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德国文豪歌德说:中国人读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子里。
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和时代规范
37、20世纪中国社会曲折前行的历程背后,有一双无形之手在起作用,这就是中国文化思潮。
38、现代中国文化的演进趋势,很大程度上体现在2个方面: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西方文化?
39、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思潮出现了3波小高潮: 20世纪初——以“中体西用论”为主;
20—30年代——全盘西化论、东方文化论、中国本位文化论;
80—90年代——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彻底摧毁重建论、西体中用论、综合创新论。
所涉及的问题围绕在3个方面:
一是关于中西文化特点和优劣的比较;
二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影响和发展规律的批判性反思;
三是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这个核心问题,探讨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
40、纵观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的现代趋势,从影响上看主要是三大文化思潮的互动:①中体西用论;②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③综合创新论。
41、“中体西用论”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早期改良派的主张。“中体西用论”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此作了阐述。
42、“中体西用论”的进步作用有限。内容与形式之间无法达到统一。戊 维新时,“中体西用论”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
43、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3种思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
(2)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代表人物有胡适、吴稚晖、陈序经等。 (3)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主要影响在海外华人圈。
44、“儒学复兴论”的推动力量,是从“五四”以后兴起的“新儒学”运动,开启人物——梁漱溟。
现代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复兴=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复兴。寻求继先秦原始儒学、宋代理学新儒家之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
45、儒学复兴论与“全盘西化论”有所合流,因为儒学复兴论者主张经济上走资本主义道路,文化上走以儒学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道路。
46、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古代、外国的有用东西的方法是“古今中外法”。
47、中国文化现代化,要走综合创新道路。综合创新道路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文化”,以西方文化为“异体文化”,以起主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借鉴中西文化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
4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毛泽东在40年代提出“古今中外法”,50年代又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2)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3)江泽民建党70周年讲话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要求。(4)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目标、基本政策。(5)2000年提出“三个代表”。
49、1997年15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表述: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基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基本特征——三个面向。
51、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特征:
①有鲜明的时代性;②有浓郁的民族性;③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④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⑤有深广的群众性;⑥有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52、“一体两翼”式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新型市场经济——新型民主政治——新型科学文化。
53、四大潮流有机统一的跨世纪中国主潮:
体制改革——经济起飞——国家统一——文化复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