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张爱玲倾城之恋优秀读书心得

2024-05-24 来源:九壹网

  张爱玲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著作,然而我对《倾城之恋》情有独钟。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重温一遍,每读一次我便对它有一个新的认知。起初,我是被它的书名吸引,继而开启了阅读的大门。读到“流苏不知道,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的爱情,还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确实,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与范柳原。

  《倾城之恋》的情节很简单,讲述一个离异后寄居娘家的白流苏遇上了一个热衷风花雪月的花花公子范柳原,白流苏急于寻找一个归宿。然而,范柳原却因童年的悲剧,对家庭的责任心泯灭了。在两人步步为营,玩心理战术的一番爱情角逐后,故事最终以大团圆收场。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感到深深的快意,战火中成就一段倾城之恋。经过细读与深思后,虽然结局圆满但总有些难以释怀的感觉。“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从这句话中,我觉得范柳原没有放弃他原来的世界,他依旧是那个逢场作戏的范柳原。白流苏虽然得到了她所期待的婚姻,她得到范柳原的爱,但却不是全部,白流苏无疑是可怜的。“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觉得范柳原同样是可怜的。在这个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社会里,范柳原是个饱经风霜的人,即使他与白流苏成为夫妻,但并没有真正对白流苏敞开心扉。

  张爱玲说“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我觉得那个时代的女性是可悲的,女性的社会地位价值要看她的男人,女人要依附着男人才得到尊重。白流苏要去香港了,她所谓的家人不敢得罪她。在她一无所有地回来后,就只是一顿冷嘲热讽。张爱玲的作品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她笔下女性是新时代下的旧女性,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曾看过有人评论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

  读完《倾城之恋》,我看到最后一段话“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苍凉的故事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悲凉感。我认为《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给自己一个童话,张爱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都市作为背景,展现了人性的堕落,精神的扭曲等等,给人一种苦闷压抑的感觉。看了张爱玲的作品,我觉得她有一个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世界,她扎根于低处,细细的观察着人性。“她作品写到芸芸众生,嘲讽,刻薄,最后心还是软了,这都是基于她的这种深藏着的爱。”张爱玲的文字很美,读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她笔下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腻而敏感。有许多文字,让人产生一种共鸣。

  不仅张爱玲的作品惊艳世人,张爱玲本人也是一个传奇。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她是红透半边天的才女,她的人生经历也堪称传奇。透过她的作品,我看到一个传统的东方女子,低调,华丽,孤寂,冷傲。张爱玲的爱情如白流苏那样轰轰烈烈,但是上海的沦陷却成全不了她与胡兰成,最后以悲剧收场。她的爱情正正是印证“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这句话。很多人觉得张爱玲遇人不淑,但是我觉得张爱玲是敢爱敢恨的女人,张爱玲对待自己的爱情是一种爱了就是爱的态度。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正是一个如此超凡脱俗的奇女子,才用笔为我们描绘出荡气回肠的传奇,让我们读懂一个动荡时代的历史,让我们领悟最悲怆的人生之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