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楼子的解释是:南朝梁元帝萧绎在藩时的别号。金楼子[jīnlóuzǐ]⒈南朝梁元帝萧绎在藩时的别号。
金楼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金楼子详细内容】
⒈南朝梁元帝萧绎在藩时的别号。引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籍之厄》:“杜兼聚书一万卷,韦述蓄书二万卷,鄴侯插架三万卷,金楼子聚书八万卷。”
二、网络解释
金楼子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子书,但却不载于《梁书*元帝本纪》.其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楼子》成书时正遇梁末战乱,姚察撰《梁史》时所据国史旧文本无记载;二是江陵亡陷,《金楼子》被西魏于谨大军掠至长安而入秘阁,姚察不得见;三是姚思廉续补时恐因唐太宗之故,而不得载《金楼子》于《梁书》.
三、综合释义
南朝梁元帝萧绎在藩时的别号。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籍之厄》:“杜兼聚书一万卷,韦述蓄书二万卷,鄴侯插架三万卷,金楼子聚书八万卷。”书名。梁元帝萧绎撰,原有十卷,十五篇。后散佚,今存六卷,十四篇,辑自《永乐大典》,然亦不全。作者自号金楼子,因以为书名。其书综括古今,兼资劝戒,所徵引者亦多周、秦古书,非今所及见。
四、国语辞典
书名。梁元帝萧绎撰,原有十卷,十五篇。后散佚,今存六卷,十四篇,辑自《永乐大典》,然亦不全。作者自号金楼子,因以为书名。其书综括古今,兼资劝戒,所征引者亦多周、秦古书,非今所及见。金楼子[jīnlóuzi]⒈书名。梁元帝萧绎撰,原有十卷,十五篇。后散佚,今存六卷,十四篇,辑自《永乐大典》,然亦不全。作者自号金楼子,因以为书名。其书综括古今,兼资劝戒,所征引者亦多周、秦古书,非今所及见。
五、关于金楼子的成语
琼楼金阙 浪子回头金不换 殿堂楼阁 平地楼台 秦楼楚馆 仙山楼阁
六、关于金楼子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