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主控项目如下:
1、沥青拌合料配合比:根据路段对沥青拌合料性能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沥青级别和骨料粒径配合,确定最佳的拌合比例;
2、沥青拌和工艺:控制拌和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沥青和骨料充分拌和,拌合料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热舞台试验:通过热舞台试验监测拌合料质量并作出科学判定,及时调整拌合料配比和工艺参数;
4、物料存贮、装卸与运输:对沥青拌合料的存储、装卸和运输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杂质的混入和变质损失;
5、碾压质量控制:对路面碾压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积极调整,确保路面均匀压实,达到预期品质。
沥青路面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路面基层:路面基层是整个路面结构的承载层,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等作为材料;
2、路面底层:路面底层是路面结构的基础,一般采用经过预处理、碎石等材料铺设而成,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3、中间层:中间层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采用沥青混合料作为材料,可增加路面的强度、耐久性和排水性能;
4、顶层:顶层是路面的表面层,一般采用细碎石颗粒和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可有效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保养性和司机行驶安全性。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通过对这些主控项目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可以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达到经济和环保的双重效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九条
道路、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并根据交通需求及时调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现已经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频发路段,或者停车场、道路配套设施存在交通安全严重隐患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隐患的建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