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二、糖尿病多汗是怎么回事
1、植物神经紊乱
糖尿病出汗异常很多人认为是得糖尿病身体虚引起的,其实这是植物神经病变机体的一个重要信号之一。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增加而多汗,有时甚至大汗淋漓。植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足汗减少或停止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最早表现之一,重者涉及下肢和下半身,而上半身出汗增加,包括头胸、背部,往往大汗淋漓,这可能是对下半身出汗减少的一种代偿。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多汗原因之一。
2、自主神经病变
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异常出汗往往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一个重要的机体信号。自主神经是负责胃肠蠕动、汗腺排汗等功能的一类不受人意志支配的神经。正常情况下,自主神经感受到体温升高,就会指挥汗腺出汗,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以降低体温。血糖长期异常升高不但会直接干扰神经细胞内的代谢,还会让蛋白变性、微血管病变让神经组织局部缺氧,功能受损,所以全身各处的神经组织都也许受到糖尿病的损害,自主神经也不例外。
有60%的患者最终将出现排汗障碍。足汗减少或停止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最早表现之一,重者涉及下肢和下半身,而上半身出汗增加,包括头胸、背部,往往大汗淋漓。患者出汗症状有多汗症、少汗症、局限性多汗症、味觉性多汗症(即进食后几分钟内满头大汗,也叫摄食性出汗)等多种出汗异常现象。
3、属于中医的汗症
此外,糖尿病患者可表现出多汗症、少汗症、味觉性多汗症(进食后几分钟内颈部及满头大汗,可由某些食物激发)等多种汗出异常,中医将其归为汗证范畴。中医根据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对糖尿病患者清热、或滋阴、或温阳、或补气、或化湿等等,即可明显改善汗出异常等症状,同时延缓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进展。
三、糖尿病多汗症如何治疗
糖尿病初期患者一般属中医实证,常在饭后、运动后出汗,称之为实汗。患病时间较长后正气亏虚,以手足多汗常见,称之为虚汗。其中实汗有热汗、黏汗之分,虚汗有冷汗、自汗之分。
身热而汗出或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色黄为热汗,可服三黄片以清热泻火;汗出色黄而黏,舌苔黄腻者为黏汗,服龙胆泻肝丸(不含关木通)以清热利湿。汗出而皮肤凉,平时也常感手脚发凉或夜尿多者为冷汗,可服用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阳。皮肤不凉而汗出不断者为自汗,此类患者小鱼际(手掌小指侧)及前臂内侧皮肤常潮湿,易感冒,因气虚所致,可服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
糖尿病中期的患者常常虚实夹杂,出汗兼有口干、心烦者可服用当归六黄汤,出汗兼有胃胀满不适者可服半夏泻心汤。
四、糖尿病饮食四大误区
误区一:糖尿病食品能降糖。有人认为糖尿病食品是无糖的,可以降低血糖。实际上绝对不含糖的食品极少,粮食做成的食品均含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糖。所谓无糖食品,主要说的是不含葡萄糖或者蔗糖,但很多食物都含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多糖,消化吸收较单糖(如葡萄糖)或双糖(如蔗糖)慢,对血糖影响较小,也就是血糖指数较低。但碳水化合物还是糖,消化吸收以后还是能变成血糖,吃了这些食物后血糖还是会增高,只不过增高的幅度较小而已。因此,不能要求糖尿病食品能降糖。
误区二:糖尿病食品可以随便吃。前面已经说了,粮食做成的糖尿病食品还是可能使血糖增高,不能随便吃。那么非粮食做成的糖尿病食品是不是就可以随便吃了呢?也不是,有些食物虽不是用粮食做的,但是可能含糖,或者含脂肪较多,糖尿病患者吃了以后,会导致热量摄取超标,还是能造成肥胖、血脂异常或血糖增高。
误区三:糖尿病食品不计入饮食控制总量。有些人饮食控制挺严格,一天三餐吃得不多,但却没把糖尿病食品计入热量,或者没有把主餐之间加餐的糖尿病食品计算在内,这样也会影响血糖控制。也就是说,糖尿病食品也不能随意吃,应该有质和量的要求。
误区四:糖尿病食品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必需的。事实上,如果你能用普通饮食达到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全部目的,钱袋也不是那么鼓,完全可以不吃糖尿病食品。因此,吃糖尿病食品不算雪中送炭,只属于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