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借条还款日期已过,是否还有法律效力?

2023-11-08 来源:九壹网

借条还款日期过了,借条仍然有效,但诉讼时效受到影响。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达成还款协议或向借款人发出催收通知单重新确认债务关系。如果借款人在3年内向债权人主张过权利并有证据证明,会中断诉讼时效并重新计算。债权人应优先与借款人协商还款,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在诉讼时效范围内起诉。

法律分析

一、借条还款日期过了借条还有效吗?

借条还款日期过了借条还有效,借条超过还款日期,借据的效力不受影响,但诉讼时效受到影响。目前我国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规定适用于普通三年时效,也就是说,自还款日起三年内,必须有相应的证据向债务人收取贷款。

相关

《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条还款日期过了还可以怎么讨债

1、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达成还款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

2、如果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根据相关的法规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3、如果在3年之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而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借条上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后,债权人首先应该与借款人协商还款事宜,而不是一上来就上诉至法院,因为起诉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金钱的。但若是讨债未果、协商也不能达成一致,此种情形下最好是在诉讼时效范围内起诉。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借条的还款日期过了,借条仍然有效,但诉讼时效会受到影响。在处理借款纠纷时,首先应考虑通过友好协商达成还款协议,若无法协商,可考虑发出催收通知单重新确认债务关系。若在3年内主张权利并有证据证明,可中断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在处理借款纠纷时,建议债权人与借款人充分协商,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在诉讼时效范围内起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