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驾驶人主动投案自首并达成赔偿协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根据损失大小和后果影响给予相应处理。对于轻微损失和无人员伤亡的案件,可私了或给予违法行为处罚;对于严重损失和人员受伤的案件,将严格执法。受害人及其家属有权了解案件侦办情况,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提供信息并记录。详细解答建议咨询律师。
法律分析
能的,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驾驶人主动投案自首,并且主动和受害人及其家属达成赔偿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事故损失大小,造成的后果影响给予分别处理。
损失较轻,后果不严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会同意双方私了,或给予肇事驾驶员违法行为处罚。
损失比较大,造成人员受伤,产生社会影响的,警察会严格按照规定给予执法。这个问题由于篇幅有限,如需要详细的解答建议咨询律师。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询问案件侦办情况的,除依法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并做好记录。
拓展延伸
逃逸行为对交通事故处罚的影响: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的差异
逃逸行为对交通事故处罚的影响一直存在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的差异。根据法律规定,逃逸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然而,在实际执行中,逃逸行为的处罚结果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证据收集困难,逃逸行为往往难以被追究。另一方面,即使逃逸行为被发现,处罚的严重程度也存在差异,有时可能只是轻微的罚款或行政处罚。这种差异可能源于执法部门的资源限制、法律执行的灵活性以及司法解释的解读等因素。因此,为了更加公正有效地惩治逃逸行为,需要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证据收集和保护的能力,并加强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的衔接,以确保逃逸行为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和适当处罚。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若驾驶人自首并与受害人达成赔偿协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根据损失大小和后果影响进行相应处理。对于轻微损失且无人员伤亡的情况,一般会同意双方私了或给予违法行为处罚;而对于造成较大损失和人员伤亡,并产生社会影响的情况,警察将严格按规定执法。由于篇幅有限,建议咨询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解答。为确保公正有效惩治逃逸行为,需要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证据收集和保护能力,并加强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的衔接,以确保逃逸行为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和适当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一百〇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调查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