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浦树远含滋的翻译

2022-12-15 来源:九壹网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解释: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诗词名称:《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本名:韦应物。别称:韦苏州。字号:字义博。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京兆杜陵。出生时间:737年。去世时间:792年。主要作品:《淮上喜会梁川故友》《答李瀚》《秋夜寄丘员外》《夕次盱眙县》《三台》等。主要成就:治理州郡创作诗歌。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浦树远含滋”的详细介绍:

一、《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的全文 点此查看《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的详细内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二、背景

《赋得暮雨送李胄》出自《韦苏州集》,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集,该诗集反映了中唐时期苏州地区刻书的风貌,是韦应物诗集现存最早的版本。十卷拾遗一卷,(唐)韦应物撰,明弘治九年(1496)李瀚、刘玘刻本,收藏于南京图书馆。

三、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诗的开头两句“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诗的中间四句“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此诗只写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 诗的最后两句“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散丝”,即雨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

四、韦应物其他诗词

《滁州西涧》《赋得暮雨送李曹》《寄全椒山中道士》《送杨氏女》《东郊》

五、注解

楚江:指长江,因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皆为古代楚国境。

建业:今江苏南京。战国时亦楚地,与楚江为互文。

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浦:近岸的水面。

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

沾襟:打湿衣襟。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

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

六、译文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楚江笼罩在蒙蒙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时之钟。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江面水汽迷蒙帆影重重,天色昏暗鸟儿缓缓归去。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像江面的雨丝。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