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西厢记》相较于其前身《西厢记诸宫调》,在思想深度上有所提升。这部作品鲜明地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主张,集中体现了对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批判。
首先,西厢记颂扬了以爱情为核心的结合,挑战了封建社会中以门第、财富和权势为婚姻基础的传统。莺莺与书生张生的相爱,是对传统婚姻观念的直接挑战,他们追求的是真挚的感情而非物质条件。他们的感情经历了一系列事件的考验,如联吟、寺警、听琴等,这些事件加深了他们心灵的契合,爱情成为他们关系中的主导力量。
其次,爱情在莺莺和张生的生活中占据了至高地位。张生为了莺莺放弃了科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他的行动表明了爱情高于功名。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她关注的是两人的感情而非张生的仕途,她甚至认为只要有真爱,就胜过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她也并未因此而欣喜,反而担忧。西厢记虽然以功成名就和美满结合为结局,但剧中的爱情主题和轻视功名的观念,展现了王实甫思想的现代性与进步性。
总的来说,《西厢记》是一部深刻探讨爱情与封建束缚的戏剧,其对爱情的坚定追求和对功名的淡漠态度,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与挑战。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