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保时捷回应裁员传闻,新任CEO能在两年后赢回中国市场吗?

2024-12-19 来源:九壹网

尽管保时捷新任CEO近期喊出了将在“2026年赢回中国市场”的豪言壮志,但实际情况似乎难言客观。

12月17日,据媒体报道,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开启中国区裁员,包含正式、外包等岗位,赔偿或按N+6的标准执行,公司计划裁员30%。对此,南都记者向保时捷相关负责人进行核实。

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关于网传保时捷计划中国区裁员及相关信息并不属实。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确实在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重组,以求在行业快速转型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保时捷中国正持续提升各部门及项目的效率、优化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相关措施也涉及直接人力成本及包括行政管理开支、差旅费用及培训成本等在内的间接人力成本。”

事实上,无论此次保时捷是否采取裁员措施,其在中国市场却频繁遭遇困境。一方面,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持续走高,保时捷在产品上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曾经在豪华品牌中以运动血统与赛道精神立足的保时捷,如今在最引以为傲的性能方面却不断被众多新晋的电动车型超越,2021年9月,一台特斯拉Model S Plaid车型,以7:30.909秒的成绩打破了此前由保时捷Taycan Turbo创下的7分42.34秒的纪录;今年10月底,雷军公布小米SU7原型车纽约北赛道成绩为6分46秒874,成为了纽北赛道史上最快四门车。保时捷似乎在众多豪华品牌中沦为“试刀石”般的存在。

针对此种境遇,保时捷也有所行动,11月中旬,有网友分享了在上海国际赛道目睹的保时捷广告,标语打出“广告里谁都可以说赶超保时捷,上赛道就不一定了”,被认为是对众多品牌挑选保时捷作为竞品给出的回应。

另一方面,尽管911、718等车型名声在外,但保时捷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支柱源于Cayenne、Macan和panamera等“走量”车型。数据显示,保时捷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下降7%至226026辆,其中,北美市场下降9%,中国市场则暴跌29%。

而这已经是保时捷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2023年,中国成为了保时捷2023年全球范围内唯一下滑的单一市场,同比降幅达15%,同年,北美地区取代中国成为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

具体车型来看,保时捷Cayenne是该品牌交付量最高的车型,今年1-9月累计交付7.77万辆,同比增长21%,创下了历史最高交付纪录。而Macan车型前9个月的交付量仅有5.5万辆,同比下滑多达20%。保时捷方面称Macan的销量下降主要是由于正在面临车型换代。

此外,除了在中国市场持续恶化的销量表现,保时捷自身现金流遭遇的不确定性,或同样使得保时捷在营销、人力等成本支出更加谨慎。

据报道,12月13日,大众集团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警告称,其可能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至200亿欧元。该公司表示,其预计将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70亿至200亿欧元,把所持豪华汽车制造商保时捷(Porsche AG)的股份减记10亿至20亿欧元。

据悉,截至今年9月,保时捷控股持有大众集团53.3%有表决权的股份,估值为515亿欧元;持有保时捷25%加1股有表决权的股份,估值为105亿欧元。保时捷控股称,此次减值是粗略估计,理由是“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各种市场的需求低于最初预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而大众集团的股息作为保时捷公司最重要的现金来源之一,这一现金流的前景并不乐观。目前,大众集团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高昂的成本以及在关闭工厂和减薪问题上旷日持久的激烈冲突,并围绕削减其德国业务成本进行紧张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5月份,保时捷中国区经销商联合抵制事件引发大量关注。有消息称,保时捷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选择向经销商压库,给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导致保时捷中国与经销商矛盾激化。保时捷部分中国经销商发起抗议和抵制,停止提车,同时“逼宫”德国总部,要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的同时并且更换中国相关高管。

随后的9月1日,新任CEO潘励驰上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品牌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的业务。上任三个月后,潘励驰开出解决中国困境的第一剂“猛药”——在2026年底之前,在华经销商规模从目前的150家降低至100家左右。

尽管根据保时捷官方说法,这一举措是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客户分布格局,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并希望保障合作伙伴在本地市场的盈利能力,并为客户带来保时捷一贯的卓越体验。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保时捷此举可谓软硬兼施,在满足经销商更换中国相关高管诉求的同时,通过逐渐减少经销商数量来“温水煮青蛙”,强化保时捷对于经销商的控制力。

对于保时捷而言,在现有产品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市场攻势的背景下,收缩战线的“策略性进站”,似乎确实是当下为数不多的选择。然而,无论是长达两年时间自主品牌对于豪华汽车市场格局的重塑,还是被保时捷所变相放弃的众多经销商,主动放下的保时捷,是否能等来2年后重新赢回中国市场的逆袭,有待时间和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南都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