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伯、仲、叔、季
在很久很久以前,国家为了提高生产力,或者为了弥补战争所导致的人口减少,都会非常鼓励国民生育,包括近代我们都熟悉的口号:人多力量大,就是希望多生多育,所以从古至今我们都会经常看到一个家庭出现四五个孩子的情况,但是在古代还没普及阿拉伯数字的前提下,他们是怎么排资论辈的呢?(阿拉伯数字正式在我国推广使用至今才100多年的历史)
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里描绘到:“亦唯伯仲叔季图之。”这就是在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的最早记录,意思是: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次之,季最小。为什么会用这几个字来进行排序呢?我们今天来仔细看看,了解我们伟大的文化!
1、在《说文解字》里:伯是指年长的意思。伯,甲骨文(白,明了的)
(人),表示明于事理的人,也因为在甲骨文中“白”在“人”的头部,它应该指的是“头发花白”之人,泛指年長者,如伯伯指比父父亲年长的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伯”、“霸”通用。弟弟们对兄长是必须服从的。不管哪一说,总之是其字义是最初的,是老大。
“仲,中也,位在中也。”在白语里,“仲子”是对兄弟中排行第二者的尊称;次子;仲兄(次兄;二哥);仲年(次年,第二年);仲弟(二弟);仲叔(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而在《说文解字》里面,仲是指仲裁的意思,只有正直正中的人才有仲裁的权利,因为不会偏向哪一方!
而叔为什么是指第三呢?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到:叔字从尗从又。“尗”原指兄弟排行(由上而下年龄变小),确切地说,是年龄介于“仲子”和“季子”之间的所有儿子的排行。
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内的叫“叔”为多。如《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以上老三至老九皆为叔某,老十即老小才叫“季载”。
从甲骨文里面看季字,甲骨文季是
(结穗的“禾”,是“稚”的省略,幼稚)
(子,小孩),表示幼子。“稚”与“子”联合起来表示“谷物从稚苗到结籽的生命周期”。
本义:植物的生长周期或说植物从种子种植到结子的时间段即季节。如果引申为最后一位,那有: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季祖母(祖父之妾)。
所以总结一下就可以知道
1,兄弟2人:伯仲
2,兄弟3人:孟仲季或者伯仲季
3,兄弟4人:伯、仲、叔、季
4,兄弟5人:伯、仲、叔、季、少
5,兄弟5人以上:伯、仲、叔、季、显、惠、雅、幼
最后一种是我另找的资料:
司马懿家里总共有八个弟兄,并称“司马八达”,这几个人的称号分别是
司马朗,字伯达
司马懿,字仲达
司马孚,字叔达
司马馗,字季达
司马恂,字显达
司马进,字惠达
司马通,字雅达
司马敏,字幼达
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意见,可以分享给我,或者在评论留言让大家看到!早点休息,晚安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