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经过无菌处理,置于人工培养基上使其细胞增殖,进而按需要进行培养的技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有用代谢产物,已成为继微生物技术以后当代生物技术重要的发展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对400多种植物建立了组织和细胞培养体系,并从中分离出600多种代谢产物。
1外植体的影响
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培养时,其产物或产物积累量不同。
银杏叶来源的愈伤组织黄酮含量为1.5%,茎段来源的愈伤组织为1.0%,而子叶来源的愈伤组织仅为0.3%。Mischenko等[3]在茜草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来源于叶柄和茎的愈伤组织蒽醌累积量比来源
于茎尖和叶的愈伤组织高。徐咏梅等对杜仲乔林与叶林2种栽培模式下树皮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差异研究发现,乔林树皮中杜仲醇、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均比叶林树皮中的高,而叶林树皮中绿原酸、京尼平甙酸和桃叶珊瑚甙比乔林树皮中的高。因此,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时,选择能诱导出疏松易碎、生长快速且具有较高次生代谢物合成能力的愈伤组织的外植体非常重要。 2培养基的影响 2.1培养基种类
在细胞培养中,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物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一般是不一致的。钟青平等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栀子愈伤组织生长和栀子黄色素的产生时发现,B5、MG-5基本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M-9基本培养基有利于黄色素合成。甘烦远等认为MC培养基对红花愈伤组织生长和生育酚的形成最有效。因此在组织培养时可以采用二步培养法,根据生长及代谢的需要,调整基本培养基。 2.2培养基组分 2.2.1碳源
不同的培养细胞适合生长和次生代谢物积累的碳源种类不同。郑穗平等,在研究玫瑰茄细胞生长和花青素生成时发现,蔗糖作为碳源,细胞的生长量高,葡萄糖作为碳源,细胞花青素的含量高。赵德修等研究发现,5%蔗糖+1%葡萄糖组合对雪莲愈伤组织生长不仅有利,而且细胞中总黄酮的含量也最高。 2.2.2氮源
氮源对次生代谢物的产率有很大影响。陈永勤等报道,培养基中 NO3-浓度高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NH4+浓度高抑制愈伤组织生长,但显著提高了紫杉醇的含量。陈浩等研究发现,硝态氮对茶愈伤组织儿茶素的形成最为有利,氮质量浓度为15mmol/L 时愈伤组织生长量最高,高氮浓度则导致儿茶素含量急剧下降。
2.2.3无机离子
汤飞宇等发现无机离子能有效提高西洋参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皂甙产量,当MS培养基MgSO4含量降低到原有量的1/4时,细胞生长速度提高1.27倍;将KNO3含量提高一倍,同时去掉NH4NO3,细胞生长速度和皂甙产量分别比正常培养液中提高65.1%和 166.2% ; 适 宜 细 胞 生 长 的 磷 酸 盐 浓 度 为0.65mmol/L,适宜细胞生产多糖和皂甙的磷酸盐浓度为1.25 mmol/L。张檀等发现镁对杜仲叶中6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锰则有负作用。 2.2.4外源植物激素
韩爱明等在研究生长调节物质对高山红景天细胞生长及红景天苷积累的影
响时发现,在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组合中,以NAA和6-BA组合效果最好,生物量和红景天苷含量都最高。姜玲等以银杏幼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发现,KT与NAA组合,NAA与6-BA组合均能使细胞干重和黄酮糖苷含量同时提高,而GA3和2,4-D对黄酮糖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悬浮细胞的生长不需要乙烯,但乙烯及其前体却能刺激小果咖啡悬浮细胞中生物碱的产生。同一激素对不同植物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应用高浓度激动素对紫花曼陀罗愈伤组织中生物碱的生产起抑制作用,而在马氏山培养物中却促进生物碱的生产。Laurain 等研究了2种茄科植物的细胞培养,当愈伤组织从含高浓度生长素培养基转入低生长素培养基时,生物碱和叶绿素的含量下降,而细胞生长率增加。 2.2.5前体物质的添加
前人研究指出,多糖类物质可以促进次生代谢物的积累,Fukui等研究了琼脂对紫草悬浮细胞中紫草素诱导效应,在含琼脂的LS培养基中发现其有产生紫草素的能力,而在没有琼脂的培养基中,醌的合成受到抑制。甘烦远等研究表明,云南红豆杉悬浮细胞适宜的培养基为B5,当添加椰子汁(CM)、酪蛋白氨基酸(CA)和水解乳蛋白(LH)3种有机物时,均能提高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的含量,而且CM和CA还能促进细胞的生长。Barz等研究表明,酵母提取物对鹰嘴豆属植物悬浮细胞中异黄酮代谢物的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陈永勤等研究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0.05~0.2mmol/L的苯丙氨酸、苯甲酸、苯甲酰甘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能使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高出1~4倍,这些物质参与了紫杉醇侧链的合成。甘烦远等在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基中加入紫杉醇合成前体苯丙氨酸、亮氨酸均能提高紫杉醇的含量,添加抑制甾体合成的代谢抑制剂CCC可提高紫杉醇的含量,但高浓度的CCC起抑制作用。唐建军等发现, 以杜仲叶片作外植体,添加前体丙酮酸和次生代谢诱导子葡聚糖可显著增加愈伤组织中桃叶珊瑚甙的产量。诱导子是能够诱导植物细胞中一种或几种反应,并形成特征性自身防御反应的分子。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PHYTON CATAL YTIE 公司用短叶红豆杉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发现新培养的细胞能够合成紫杉醇等化合物,在培养基中加入各种诱导子(如加入灭活的座线孢属和青霉菌属的孢子)可促使紫杉醇从细胞中分泌出来,并有可能进行连续培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稀土作为诱导子刺激次生代谢物的影响作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元英进在长春花细胞培养中发现,不同浓度的稀土元素对长春花生物碱的积累有较为明显的影响,20mg/L的镧稀土好于40、60mg/L稀土。胡国武、施中东等在红豆杉培养中发现不同浓度硝酸铈对紫杉醇的合成影响较大, 特别是浓度为1mmol/L比对照增加417倍。 2.2.6 pH值
培养基的酸碱度对次生代谢物的分泌很重要。盛长忠等的研究表明,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长pH5.5时最为有利,但紫杉醇的含量较低,pH7.0时,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有所下降,而紫杉醇含量达pH5.5时的2倍多。周立刚等研究指出,人参细胞合成皂苷的高峰在细胞生长对数期稍后出现,细胞生长和皂苷累积要求有一个稳定而适宜的pH值环境。 3环境条件的影响 3.1光照
光对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朱新贵等研究发现,蓝光是促进玫瑰茄悬浮细胞产生花青素的最有效单色光,红光和橙光无效,其它单色光随其波长接近蓝光正效应增强。元英进等研究单色光对长春花愈伤组织影响时发现,蓝光对细胞生长和生物碱积累均有促进作用,红光和黄光不如白光,绿光有抑制
作用。杨振堂等认为增加光照能增加杜仲含胶量, 但愈伤组织增殖倍数降低, 杜仲胶生产的总效率以暗培养为好。 3.2温度
一般植物组织培养的温度在20~25℃,超过30℃对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次生代谢物的积累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同,不同的培养材料略有差异。Hazell 将 烟 草 的 两 个 品 种 NC2512 和 Marylandammoth的愈伤组织分别在20℃、25℃和30℃下培养,NC2512在20℃和25℃下生长均较适宜,Maryland mammoth则在20℃时增长较多;但从尼古丁的含量来看,两个品种均在25℃时得率最高。 3.3气体
维持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对溶氧浓度有一定的要求,一定范围提高溶氧浓度能提高细胞生长速度,但是过高的溶氧浓度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氧能促进某些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如黄连细胞的黄连素含量随溶氧增加;溶氧在10%~50%之间, 狭叶毛地黄细胞转化β-甲基洋地黄毒苷的能力与溶氧正相关。但高溶氧对另一些次生产物的积累不利,如高溶氧使三角叶薯蓣薯蓣皂甙元含量减少。另外,一定浓度的CO2对有的植物细胞生长是有利的或必需的,过高则抑制生长。目前,气体成分对植物细胞培养影响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它们的作用机理还不明确,深入探索有关机理对优化培养条件、提高培养效率有重大意义。 4展望
虽然细胞培养的成本较高,但是由于一些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含量低,或难于进行化学合成,或其天然产物具有无与伦比的效用,它们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高昂的售价。成功的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不仅是解决天然植物资源匮乏、活性成分不稳定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有着丰厚的利润。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实验室研究向商品生产的过渡、如何提高单位培养基中有用物质的产量等。
参考文献:
[1]胡之壁.生物技术在传统药材中的应用前景[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 2(l): 1-3 [2]陈学森,邓秀新,章文.培养基及培养务件对银杳愈伤组织黄酮产量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7, 24 (4),373-377.
[3]Mischenkd N P,Fedoreyev S A,Glazunovv P,et.Anthraquinone production by callus cultures of Rubiacordifolia[J]. Fitoterapia ,1999,70:552-557.
[4]徐咏梅,苏印泉,彭锋,等.杜仲乔林与叶林树皮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55-57.
[5]钟青平,杨宁生,陈米慧.栀子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色素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1994,18(3):256-262.
[6]甘烦远,郑光植.红花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其a-生育酚的作用[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189-195. [7] 郑穗平,郭勇.主要营养成分对悬浮培养玫瑰茄细胞生长和花青素合成的影响[J].广西植物,1998,18(1):70-74.
[8]赵德修,汪沂,赵敬芳.不同理化因子对雪莲培养细胞中黄酮类形成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1998,14(3):259-264.
[9]陈永勤,朱蔚华,吴蕴祺等.组培条件对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形成紫杉醇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5): 269-272.
[10]陈浩,王玉书,杨素娟,等.大量元素对茶愈伤组织生长及儿茶素累积的影响
[J]. 茶叶科学,1994,14(1):31-36. [11]汤飞宇,王华磊,郭玉海.西洋参离体快速繁殖和次生代谢物生产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5):787-791.
[12]张檀,白明生,刘 丽,等.几种矿质元素对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的影响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
[13]韩爱明,许建峰,方晓丹,等. 影响高山红景天细胞悬浮培养中细胞生长和红景天苷积累的几个因素[J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33(1):33-36. [14]姜玲,章文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和黄酮糖苷含量的影响[J].果树科学,2000,(2). [15]周煜,刘涤,胡之璧.气体成分对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J].广西植物,2001,21(1):47-52. [16]刘春朝,王玉春,欧阳藩.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1997,5:1-3.
[17]李宝健,曾庆平.植物生物技术原理与方法[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8]Laurain D,Chenieux JC,Guiller JT.Somaticembryogenesis from Lindsey K, Yeoman MM.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rate, diferentitation andalkaloid accumulation in cell cultures[J]. J ExperimentalBotany,1983, 34(145):1055-1065
[19]Fukui H, Yoshikawa N, Tabata M. Induction ofshikonin formation by agar in Lithospermun erythrorhizoncell suspesion cultures[J]. Phytochemistry, 1983, 22(11): 2451-2453.[ 20]甘烦远,郑光植,彭丽平等.云南红豆杉细胞的悬浮培养[J].植物生理学报,1997,23(1):43-46.
[21]Barz W.Mackenbrock U.Constitutive and elicitationinduced metabolism of isoflavones and pterocarpans inchickpea(Cicer arietinum)cell suspension cultures[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4,38:199-211. [22]陈永勤,朱尉华.红豆杉属植物的组织、细胞及胚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33(3):213-219. [23]甘烦远,彭丽萍,郑光植. 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紫杉醇的代谢调控[J]. 云南植物研究,1996,18(4):451-453.
[24]唐建军,陈欣,志水胜好. 培养条件对杜仲愈伤组织形成及次生代谢过程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 36(2):93-198.
[25]肖春桥,张华香,高洪,等.促进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的几种途径[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5,27(1):28-31.
[26]李家儒,刘曼西. 桔青酶诱导子对红豆杉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J]. 植物研究,1998,18(1):78-83. [27]胡国武,元英进.硝酸铈对红豆杉细胞培养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J].稀土,2000,21(2):49-51.
[28]施中东,未作君,元英进. 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合成紫杉醇诱导子浓度的优化[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2(4): 36-40.
[29]盛长忠,王淑芳,王勇,等. PH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PAL活性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J].中草药,2001,32((10):929-931.
[30]周立刚,郑光植.人参细胞大量培养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J].1991,3(1):22-27. [31]朱新贵,郭勇,林捷.光质对玫瑰茄悬浮细胞合成花青素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3):57-60.
[32]元英进,胡宗定. 光强和单色光对长春花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29(6):471-473.
[33]杨振堂,臧埔,马淑琴,等.杜仲组织培养中培养条件与含胶量关系的研究[J].特产研究,1999,2;6-9.
[34]孙敬三,桂耀林编.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技术[M].科学出版社,1995.
[35]Yamada Y,Sato P.Production of berberine in culturedcells of Coptis japonica[J].Phytochem.1981,20:545-547[36]Spieler H,Alfemann A W,ReinhardE.Biotransformation of β methyldigitoxin by cellcultures of Digitalis lanata in airlift and stirred tankreators[J].Appl.Microbiol.Biotechnol.1985,23:1-4
[37]Drapeau D,Blanch H W,WikeC R.Growth kinetics ofDioscorea deltoidea and Cartharanthus roseus in batchculture[J].Biotechnol.Bioeng.1986,28:1555-1563
[38]Hegarty P K,Smart N J,Scragg A H,et al.Athe aerationof Catharanthus roseus L.G.Don suspension cultures inairlift bioreactors:the inhibitory effect at high aeration rares on culture growth[J].J.Exp.Bot.1986,37: 1911-19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