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指调整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诉讼主体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人民*实施审判行为、办理民事案件的准则,是规范一切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的法律。进行民事诉讼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在诉讼状中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名称、住处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示及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被告应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15天内向人民*提交答辩状。答辩期间可以依法提出管辖异议;
3、按照人民*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法律;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或上一级人民*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5、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在不停止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向原审人民*或者上一级人民*申请再审;
6、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决, 当事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申请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