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说明古今词义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31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14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第三、词义的转移 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14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
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
“河”,古代专指黄河。《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师济河。”《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沁阳一带;“河东”指黄河以东,今山西西南部。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后来泛指一般河流。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
“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墨子·非攻中》:“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后来泛指牙齿。白居易《与元九书书》:“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
“响”,古义是指回声。《玉篇》:“响,应声也。”《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日:‘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这里记载楚王赏给郑国的“金”,显然指的是“铜”,因为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用铜。楚王担心赏赐给郑国的铜会用来制造武器,所以与郑盟誓。甲骨文中没有“金”字,金文中有了“金”、“铜”,但没有“银”、“铁”,郭沫若认为“铁”出现于春秋时期。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如《史记·文帝本纪》:“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金”词义范围逐渐缩小。(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
“宫”,上古泛指房屋。“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秦汉以后。“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某些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
“坐”,古代除当“坐下”的动作讲之外,还有“犯罪”、“因为”的意义,《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上例的“坐”当“犯罪”讲。汉乐府《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上例的“坐”当“因为”讲。现在专指“坐下”讲,今义比古义缩小了。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说文》“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韩非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概念外延缩小了,就是把意义范围缩小了。
第三、词义的转移 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如“坟”,古代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方言》:“凡土而高且大者谓之坟。”《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沿着那汝水的大堤,砍伐那枝条树干)《楚辞·九章》“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大坟”是高大的土堆。远古,人死理起来并不堆土,故《礼记·檀弓》云:“古者墓而不坟。”后来,墓上堆土,就把这种土堆称为“坟”,于是“坟”也就指用土堆起的坟墓了。今义则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
“豆”,甲骨文中形似高脚杯,是一种盛肉食的木制的高脚碗。《诗经·大雅·生民》“于豆于登”(盛肉于豆,盛肉于登。”)“豆”就是指这种器皿。后来,“豆”的意义转移到豆类植物及其果实上了。豆类植物,上古不叫“豆”,而叫“菽”。
“脚”,原指小腿。中古以后,“脚”指踝骨以下部分,当“足”字解。今义则把原来的“小腿”转移到小腿以下的部位了。
“兵”本指兵器。《说文》:“兵,械也。”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成语“短兵相接”之“兵”,都指兵器,今义是指士兵、战士,把“兵器”转移到持兵器的人,就是词义搬了家了,搬到附近的地方去了。
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惜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由于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例如:
“爪牙”,古代是指武将、猛士,是个褒义词。《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爪牙”的今义是指帮凶、走狗,成为贬义词了。
“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是个褒义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成为贬义词了。
“锻炼”,古代是指“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是个贬义词,现在指“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锻炼”成为褒义词了。
“谤”,古代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谤”的今义是指“诽谤”、“毁谤”、“造谣中伤”,成为贬义词了。
“贿”,古代有“赠送财物”的意思,是个中性词。《左传·宣公九年》:“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贿”的今义是指“贿赂”,即“用财物收买”的意思。成为贬义词了。
这样看来,古今词义的异同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有些词的词义没有什么变化,这不仅仅限于基本词汇部分的词。有些词,古今字书的注释大体相同。不仅单音词如此,复音词也不乏其例。早在《诗经》里就有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苍蝇、参差、窈窕等词,我们阅读古书,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这类词,不会产生什么误解,但这类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
第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揭”,古代是“高举”的意思。《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西柄之揭。”(箕星之北有南斗星,西翘长柄,向东远伸。)《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后以“昭然若揭”形容*毕露、明白清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把“昭然若揭”释为“明显得像揭开盖子一样”.这是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现代“揭”的常用意义是指把盖合或粘合的东西分开,古今意义不同。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锦绸杠。”现代“绸”的常用意义是“绸子”,指薄而软的丝织品。
又如《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敌国”是指与我地位相匹敌的国家,并不是与我相为仇敌的国家。《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是指外交使节,并不是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衣物铺盖。《尔雅》:“凫,雁丑也。”“丑”是“类”的意思,是说凫是雁的一类。有人曾把“凫,雁丑也。”理解为凫是丑雁,词义理解错了。我们在阅读古书中最感困难的属于这一部分。
第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例如:“爱”,古今都有“喜欢”、“亲爱”的意思。但在上古“爱”字还有一个常用的意义项,是“吝惜”、“舍不得”的意思。《老子》:“甚爱必大费。”《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恨”,古今都有“不满意”的意思,但是古今词义所表示的轻重程度不同。古代汉语的“恨”主要表示“遗憾”的意思,程度轻。《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和遗憾。)现代汉语的“恨”却表示仇根”的意思,程度重。
“骤”,古今都有“急速”的意思,但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来表示“屡次”的意思,《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
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
“河”,古代专指黄河。《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师济河。”《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沁阳一带;“河东”指黄河以东,今山西西南部。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后来泛指一般河流。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
“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墨子·非攻中》:“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后来泛指牙齿。白居易《与元九书书》:“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
“响”,古义是指回声。《玉篇》:“响,应声也。”《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日:‘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这里记载楚王赏给郑国的“金”,显然指的是“铜”,因为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用铜。楚王担心赏赐给郑国的铜会用来制造武器,所以与郑盟誓。甲骨文中没有“金”字,金文中有了“金”、“铜”,但没有“银”、“铁”,郭沫若认为“铁”出现于春秋时期。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如《史记·文帝本纪》:“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金”词义范围逐渐缩小。(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
“宫”,上古泛指房屋。“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秦汉以后。“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某些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
“坐”,古代除当“坐下”的动作讲之外,还有“犯罪”、“因为”的意义,《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上例的“坐”当“犯罪”讲。汉乐府《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上例的“坐”当“因为”讲。现在专指“坐下”讲,今义比古义缩小了。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说文》“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韩非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概念外延缩小了,就是把意义范围缩小了。
第三、词义的转移 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如“坟”,古代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方言》:“凡土而高且大者谓之坟。”《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沿着那汝水的大堤,砍伐那枝条树干)《楚辞·九章》“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大坟”是高大的土堆。远古,人死理起来并不堆土,故《礼记·檀弓》云:“古者墓而不坟。”后来,墓上堆土,就把这种土堆称为“坟”,于是“坟”也就指用土堆起的坟墓了。今义则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
“豆”,甲骨文中形似高脚杯,是一种盛肉食的木制的高脚碗。《诗经·大雅·生民》“于豆于登”(盛肉于豆,盛肉于登。”)“豆”就是指这种器皿。后来,“豆”的意义转移到豆类植物及其果实上了。豆类植物,上古不叫“豆”,而叫“菽”。
“脚”,原指小腿。中古以后,“脚”指踝骨以下部分,当“足”字解。今义则把原来的“小腿”转移到小腿以下的部位了。
“兵”本指兵器。《说文》:“兵,械也。”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成语“短兵相接”之“兵”,都指兵器,今义是指士兵、战士,把“兵器”转移到持兵器的人,就是词义搬了家了,搬到附近的地方去了。
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惜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由于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例如:
“爪牙”,古代是指武将、猛士,是个褒义词。《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爪牙”的今义是指帮凶、走狗,成为贬义词了。
“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是个褒义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成为贬义词了。
“锻炼”,古代是指“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是个贬义词,现在指“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锻炼”成为褒义词了。
“谤”,古代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谤”的今义是指“诽谤”、“毁谤”、“造谣中伤”,成为贬义词了。
“贿”,古代有“赠送财物”的意思,是个中性词。《左传·宣公九年》:“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贿”的今义是指“贿赂”,即“用财物收买”的意思。成为贬义词了。
这样看来,古今词义的异同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有些词的词义没有什么变化,这不仅仅限于基本词汇部分的词。有些词,古今字书的注释大体相同。不仅单音词如此,复音词也不乏其例。早在《诗经》里就有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苍蝇、参差、窈窕等词,我们阅读古书,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这类词,不会产生什么误解,但这类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
第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揭”,古代是“高举”的意思。《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西柄之揭。”(箕星之北有南斗星,西翘长柄,向东远伸。)《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后以“昭然若揭”形容*毕露、明白清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把“昭然若揭”释为“明显得像揭开盖子一样”.这是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现代“揭”的常用意义是指把盖合或粘合的东西分开,古今意义不同。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锦绸杠。”现代“绸”的常用意义是“绸子”,指薄而软的丝织品。
又如《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敌国”是指与我地位相匹敌的国家,并不是与我相为仇敌的国家。《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是指外交使节,并不是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衣物铺盖。《尔雅》:“凫,雁丑也。”“丑”是“类”的意思,是说凫是雁的一类。有人曾把“凫,雁丑也。”理解为凫是丑雁,词义理解错了。我们在阅读古书中最感困难的属于这一部分。
第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例如:“爱”,古今都有“喜欢”、“亲爱”的意思。但在上古“爱”字还有一个常用的意义项,是“吝惜”、“舍不得”的意思。《老子》:“甚爱必大费。”《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恨”,古今都有“不满意”的意思,但是古今词义所表示的轻重程度不同。古代汉语的“恨”主要表示“遗憾”的意思,程度轻。《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和遗憾。)现代汉语的“恨”却表示仇根”的意思,程度重。
“骤”,古今都有“急速”的意思,但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来表示“屡次”的意思,《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吕氏春秋·适威》:“骤战而骤胜。”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今之‘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凡《左传》、《国语》言‘骤’者,皆与‘屡’同义。”而现代汉语主要用来表示“骤然”、“突然”的意思。
又如“池”,古今都是“池塘”的意思,而古代还有“护城河”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国”,古今都有“国家”的意思,而古代还有“首都”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色”,古今都有“女色”的意思.而古代还有“脸色”、“表情”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树”,古今都有“树木”的意思,而古代还有“种植”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馆”,古今都有“宾馆”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教学场所”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除”,古今都有“除去”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台阶”、“任命官吏”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池、国、色、树、馆、除等词,都是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词。
学习古汉语词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王力《古代汉语》),我们要在古今词义的“微殊”上狠下功夫。
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吕氏春秋·适威》:“骤战而骤胜。”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今之‘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凡《左传》、《国语》言‘骤’者,皆与‘屡’同义。”而现代汉语主要用来表示“骤然”、“突然”的意思。
又如“池”,古今都是“池塘”的意思,而古代还有“护城河”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国”,古今都有“国家”的意思,而古代还有“首都”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色”,古今都有“女色”的意思.而古代还有“脸色”、“表情”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树”,古今都有“树木”的意思,而古代还有“种植”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馆”,古今都有“宾馆”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教学场所”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除”,古今都有“除去”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台阶”、“任命官吏”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池、国、色、树、馆、除等词,都是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词。
学习古汉语词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王力《古代汉语》),我们要在古今词义的“微殊”上狠下功夫。
展开全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14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第三、词义的转移 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14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
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
“河”,古代专指黄河。《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师济河。”《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沁阳一带;“河东”指黄河以东,今山西西南部。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后来泛指一般河流。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
“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墨子·非攻中》:“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后来泛指牙齿。白居易《与元九书书》:“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
“响”,古义是指回声。《玉篇》:“响,应声也。”《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日:‘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这里记载楚王赏给郑国的“金”,显然指的是“铜”,因为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用铜。楚王担心赏赐给郑国的铜会用来制造武器,所以与郑盟誓。甲骨文中没有“金”字,金文中有了“金”、“铜”,但没有“银”、“铁”,郭沫若认为“铁”出现于春秋时期。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如《史记·文帝本纪》:“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金”词义范围逐渐缩小。(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
“宫”,上古泛指房屋。“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秦汉以后。“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某些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
“坐”,古代除当“坐下”的动作讲之外,还有“犯罪”、“因为”的意义,《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上例的“坐”当“犯罪”讲。汉乐府《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上例的“坐”当“因为”讲。现在专指“坐下”讲,今义比古义缩小了。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说文》“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韩非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概念外延缩小了,就是把意义范围缩小了。
第三、词义的转移 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如“坟”,古代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方言》:“凡土而高且大者谓之坟。”《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沿着那汝水的大堤,砍伐那枝条树干)《楚辞·九章》“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大坟”是高大的土堆。远古,人死理起来并不堆土,故《礼记·檀弓》云:“古者墓而不坟。”后来,墓上堆土,就把这种土堆称为“坟”,于是“坟”也就指用土堆起的坟墓了。今义则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
“豆”,甲骨文中形似高脚杯,是一种盛肉食的木制的高脚碗。《诗经·大雅·生民》“于豆于登”(盛肉于豆,盛肉于登。”)“豆”就是指这种器皿。后来,“豆”的意义转移到豆类植物及其果实上了。豆类植物,上古不叫“豆”,而叫“菽”。
“脚”,原指小腿。中古以后,“脚”指踝骨以下部分,当“足”字解。今义则把原来的“小腿”转移到小腿以下的部位了。
“兵”本指兵器。《说文》:“兵,械也。”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成语“短兵相接”之“兵”,都指兵器,今义是指士兵、战士,把“兵器”转移到持兵器的人,就是词义搬了家了,搬到附近的地方去了。
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惜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由于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例如:
“爪牙”,古代是指武将、猛士,是个褒义词。《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爪牙”的今义是指帮凶、走狗,成为贬义词了。
“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是个褒义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成为贬义词了。
“锻炼”,古代是指“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是个贬义词,现在指“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锻炼”成为褒义词了。
“谤”,古代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谤”的今义是指“诽谤”、“毁谤”、“造谣中伤”,成为贬义词了。
“贿”,古代有“赠送财物”的意思,是个中性词。《左传·宣公九年》:“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贿”的今义是指“贿赂”,即“用财物收买”的意思。成为贬义词了。
这样看来,古今词义的异同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有些词的词义没有什么变化,这不仅仅限于基本词汇部分的词。有些词,古今字书的注释大体相同。不仅单音词如此,复音词也不乏其例。早在《诗经》里就有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苍蝇、参差、窈窕等词,我们阅读古书,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这类词,不会产生什么误解,但这类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
第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揭”,古代是“高举”的意思。《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西柄之揭。”(箕星之北有南斗星,西翘长柄,向东远伸。)《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后以“昭然若揭”形容*毕露、明白清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把“昭然若揭”释为“明显得像揭开盖子一样”.这是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现代“揭”的常用意义是指把盖合或粘合的东西分开,古今意义不同。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锦绸杠。”现代“绸”的常用意义是“绸子”,指薄而软的丝织品。
又如《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敌国”是指与我地位相匹敌的国家,并不是与我相为仇敌的国家。《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是指外交使节,并不是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衣物铺盖。《尔雅》:“凫,雁丑也。”“丑”是“类”的意思,是说凫是雁的一类。有人曾把“凫,雁丑也。”理解为凫是丑雁,词义理解错了。我们在阅读古书中最感困难的属于这一部分。
第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例如:“爱”,古今都有“喜欢”、“亲爱”的意思。但在上古“爱”字还有一个常用的意义项,是“吝惜”、“舍不得”的意思。《老子》:“甚爱必大费。”《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恨”,古今都有“不满意”的意思,但是古今词义所表示的轻重程度不同。古代汉语的“恨”主要表示“遗憾”的意思,程度轻。《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和遗憾。)现代汉语的“恨”却表示仇根”的意思,程度重。
“骤”,古今都有“急速”的意思,但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来表示“屡次”的意思,《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
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
“河”,古代专指黄河。《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师济河。”《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沁阳一带;“河东”指黄河以东,今山西西南部。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后来泛指一般河流。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
“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墨子·非攻中》:“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后来泛指牙齿。白居易《与元九书书》:“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
“响”,古义是指回声。《玉篇》:“响,应声也。”《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日:‘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这里记载楚王赏给郑国的“金”,显然指的是“铜”,因为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用铜。楚王担心赏赐给郑国的铜会用来制造武器,所以与郑盟誓。甲骨文中没有“金”字,金文中有了“金”、“铜”,但没有“银”、“铁”,郭沫若认为“铁”出现于春秋时期。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如《史记·文帝本纪》:“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金”词义范围逐渐缩小。(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
“宫”,上古泛指房屋。“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秦汉以后。“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某些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
“坐”,古代除当“坐下”的动作讲之外,还有“犯罪”、“因为”的意义,《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上例的“坐”当“犯罪”讲。汉乐府《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上例的“坐”当“因为”讲。现在专指“坐下”讲,今义比古义缩小了。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说文》“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韩非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概念外延缩小了,就是把意义范围缩小了。
第三、词义的转移 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如“坟”,古代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方言》:“凡土而高且大者谓之坟。”《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沿着那汝水的大堤,砍伐那枝条树干)《楚辞·九章》“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大坟”是高大的土堆。远古,人死理起来并不堆土,故《礼记·檀弓》云:“古者墓而不坟。”后来,墓上堆土,就把这种土堆称为“坟”,于是“坟”也就指用土堆起的坟墓了。今义则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
“豆”,甲骨文中形似高脚杯,是一种盛肉食的木制的高脚碗。《诗经·大雅·生民》“于豆于登”(盛肉于豆,盛肉于登。”)“豆”就是指这种器皿。后来,“豆”的意义转移到豆类植物及其果实上了。豆类植物,上古不叫“豆”,而叫“菽”。
“脚”,原指小腿。中古以后,“脚”指踝骨以下部分,当“足”字解。今义则把原来的“小腿”转移到小腿以下的部位了。
“兵”本指兵器。《说文》:“兵,械也。”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成语“短兵相接”之“兵”,都指兵器,今义是指士兵、战士,把“兵器”转移到持兵器的人,就是词义搬了家了,搬到附近的地方去了。
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惜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由于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例如:
“爪牙”,古代是指武将、猛士,是个褒义词。《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爪牙”的今义是指帮凶、走狗,成为贬义词了。
“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是个褒义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成为贬义词了。
“锻炼”,古代是指“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是个贬义词,现在指“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锻炼”成为褒义词了。
“谤”,古代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谤”的今义是指“诽谤”、“毁谤”、“造谣中伤”,成为贬义词了。
“贿”,古代有“赠送财物”的意思,是个中性词。《左传·宣公九年》:“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贿”的今义是指“贿赂”,即“用财物收买”的意思。成为贬义词了。
这样看来,古今词义的异同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有些词的词义没有什么变化,这不仅仅限于基本词汇部分的词。有些词,古今字书的注释大体相同。不仅单音词如此,复音词也不乏其例。早在《诗经》里就有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苍蝇、参差、窈窕等词,我们阅读古书,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这类词,不会产生什么误解,但这类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
第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揭”,古代是“高举”的意思。《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西柄之揭。”(箕星之北有南斗星,西翘长柄,向东远伸。)《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后以“昭然若揭”形容*毕露、明白清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把“昭然若揭”释为“明显得像揭开盖子一样”.这是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现代“揭”的常用意义是指把盖合或粘合的东西分开,古今意义不同。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锦绸杠。”现代“绸”的常用意义是“绸子”,指薄而软的丝织品。
又如《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敌国”是指与我地位相匹敌的国家,并不是与我相为仇敌的国家。《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是指外交使节,并不是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衣物铺盖。《尔雅》:“凫,雁丑也。”“丑”是“类”的意思,是说凫是雁的一类。有人曾把“凫,雁丑也。”理解为凫是丑雁,词义理解错了。我们在阅读古书中最感困难的属于这一部分。
第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例如:“爱”,古今都有“喜欢”、“亲爱”的意思。但在上古“爱”字还有一个常用的意义项,是“吝惜”、“舍不得”的意思。《老子》:“甚爱必大费。”《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恨”,古今都有“不满意”的意思,但是古今词义所表示的轻重程度不同。古代汉语的“恨”主要表示“遗憾”的意思,程度轻。《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和遗憾。)现代汉语的“恨”却表示仇根”的意思,程度重。
“骤”,古今都有“急速”的意思,但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来表示“屡次”的意思,《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吕氏春秋·适威》:“骤战而骤胜。”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今之‘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凡《左传》、《国语》言‘骤’者,皆与‘屡’同义。”而现代汉语主要用来表示“骤然”、“突然”的意思。
又如“池”,古今都是“池塘”的意思,而古代还有“护城河”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国”,古今都有“国家”的意思,而古代还有“首都”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色”,古今都有“女色”的意思.而古代还有“脸色”、“表情”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树”,古今都有“树木”的意思,而古代还有“种植”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馆”,古今都有“宾馆”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教学场所”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除”,古今都有“除去”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台阶”、“任命官吏”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池、国、色、树、馆、除等词,都是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词。
学习古汉语词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王力《古代汉语》),我们要在古今词义的“微殊”上狠下功夫。
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吕氏春秋·适威》:“骤战而骤胜。”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今之‘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凡《左传》、《国语》言‘骤’者,皆与‘屡’同义。”而现代汉语主要用来表示“骤然”、“突然”的意思。
又如“池”,古今都是“池塘”的意思,而古代还有“护城河”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国”,古今都有“国家”的意思,而古代还有“首都”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色”,古今都有“女色”的意思.而古代还有“脸色”、“表情”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树”,古今都有“树木”的意思,而古代还有“种植”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馆”,古今都有“宾馆”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教学场所”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除”,古今都有“除去”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台阶”、“任命官吏”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池、国、色、树、馆、除等词,都是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词。
学习古汉语词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王力《古代汉语》),我们要在古今词义的“微殊”上狠下功夫。
展开全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