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5: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1 13:59
澶渊之盟是宋朝在辽的巨大军事压力之下,不得不选择的外交策略。宋、辽停战后,双方贸易大大发展,北宋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收入,而且也有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力大大增强,而“岁币”也就愈发无足轻重。这“岁币”只占宋朝7000万财政收入的一小部分,可以当作是给比较贫困的邻邦的一种援助,以弥补双方的贸易赤字。而辽也无力南侵,也乐于“岁币”的供养。这种为和平付出的代价无疑要比军费来的便宜,当然,这种*必须放弃感*彩而由地缘*来仲裁。用确有保障的外交手段代替毫无信心的军事行动,三十万岁币要比两次北伐带来的成果丰厚得多。澶渊之盟后,宋、辽基本保持和平120余年,一直到宋徽宗才联金灭辽。所以,澶渊之盟应该是成功的外交。 绍兴和议是宋高宗在己方军事占优的局势下,或为了避免钦宗回朝,或为了防止武将专权,而固执地坚持议和,浪费了大好形势,牺牲了一代名将,确实不值!再到后来,几乎都是宋军在军事上失利,而不得不受人敲诈。绍兴和议的出台,并非宋金两国之间局势的需要,完全是出于宋高宗的个人,先不论高宗议和出于何种*目的,和约既已签了,如果绍兴和议一直能执行下去,和平能持续,对后人对历史也算多少有所交待。这样就没有以后的隆兴和约、嘉定和约,估计后世也不会过于批判其丧权辱国。但是,正因为南宋没有军事实力来保障和约的顺利执行,要么对手视和约为空文,要么自己军事冒险而失败,结果成了屡战屡败,屡败屡和,屡和屡毁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