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4:2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5 23:11

一、营造轻松的歌唱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音乐课堂上,有的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敢说敢唱。而有的学生则显得拘谨、内向。为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展现自我的能力。我采用独唱、领唱和齐唱相结合的方式,我对独唱和领唱的同学说:“同学们,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如果你不用你的声音表现出来,别人又怎么能听见你的优美歌声呢?”有的同学担心自己唱得不好,声音不好听,怕被同学们取笑,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同学们在同学演唱的时候,认真聆听,帮助同学纠正未唱准的地方,同时对起来唱歌的同学,无论唱得怎么样,都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委婉地提出建议。通过以上的做法,学生不仅能大胆自信地演唱,而且有的还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创作表演。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了自信和勇气。在与孩子沟通时我还发现孩子特别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赏识,即使是一句简单的“你唱得很好”、“你做得不错”学生听后脸上都会洋溢出灿烂的笑容。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以歌词敲响心灵,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歌词在一首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一首歌曲的感情基调和感染力都在歌词里,要唱好一首歌,必须先充分理解歌词所表现的意义。在学习新歌之前,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我会让学生用歌曲所需要的感情来朗诵歌词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如:在学习三年级的歌曲《可爱的家》,首先通过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怀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来朗读歌词,然后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把握这首歌德感情基调,再正是通过歌词的震撼力,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三、面向全体学生,在唱歌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音乐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寻找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意志、品格;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意志品质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其健康心理的目的。例如:小学音乐教材中《静夜思》一课。这是一首以唐诗为词的小调歌曲,曲调柔和抒情,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歌曲的内涵体会不够,演唱直白平淡,没有表现力。我在肯定学生的积极性的前提下,出示相关幻灯片同时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范唱,然后让他们去感受我的范唱与他们演唱录音有什么区别?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老师您唱得好听有感情。”有的说:“老师唱的声音有强有弱,歌曲唱得美。”抓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这一感受,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来欣赏配乐诗朗诵《游子吟》,再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的言语,他们对歌曲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有了自己的感受。再回过来演唱歌曲时,表现力强,感情真挚,很好的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在听音响、看画面、谈感受、唱歌曲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激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目标要求,形成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努力学习和积极表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有了较好的收效,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排除学习中不必要的忧虑。每位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胆怯心理越来越重。从而引起忧虑、悲伤、恐惧等情绪反应。如:自己的声音条件不好、张嘴就跑调、变声期的学生都会产生胆怯、不自信的心理情绪。唱得好的学生也容易产生胆怯、羞涩、不自信的心理。尤其是在个别练唱时,时常不出声或声音很小,眼睛始终看着班里的同学、听着他们的议论,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在课上学生走神时,老师的突然提问时常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感受等。这些问题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精神紧张、课堂恐惧等心理行为问题。即使一些心理健康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烦恼。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认真观察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采取积极的方法,来摆脱这些消极情绪。引导他们摆脱忧虑、紧张、恐惧,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帮助他们认真总结学习经验,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以作为前车之鉴,并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
五、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我们可以用抽象思维方式来演绎生活,而学生却只是具体的情感生活者。他们对来自于教师*式的爱与关注不容易领悟,他们需要教师真正能触及并适应他们心理发展的爱与关注。教师要放弃*的思维规律,让他们在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真正尊重孩子,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允许孩子问题的存在和想法的表达,并适当地创造一些空间,让他们去经历、感受和体验。总之,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出自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他们会在感受中学、在游戏中学、在讨论中学、在发现中学。真真切切接触音乐,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不必顾忌“五音不全”,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在他们打开音乐教室门时,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