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47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8:37
王进喜
王进喜的故事 除了“铁人”,他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他们总结出的“三老四严”等制度成为当时全国工业系统学习的榜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由苦难的旧社会出来,在新社会里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据大庆油田负责人宋振明说,王进喜率领的12O5钻井队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毛*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尽管这是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种尝试,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奋斗精神仍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扩展资料:
关于青春的名言:
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出自李大钊《“晨钟”之使命》
2、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出自李大钊在报刊上发表的寄语
3、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逢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出自*《1957年,*对留苏学生的演讲》
4、 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出自郭沫若寄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进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9:55
1.华罗庚
一九四八年,美国的伊利诺大学想要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承诺会给他非常优越的待遇希望他能留在美国工作。那个时候,华罗庚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起接到美国,他致力于数学领域太久太久,难得和家人一起能够过上优越安静的生活,但是国外安逸的生活是无法埋没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一九四九年,华罗庚看到了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华罗庚非常高兴,把这则消息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决定回国报效祖国。美国人不愿意让优秀的华罗庚走,于是不惜重金让他留在美国,但是什么也无法阻止华罗庚回国的热心。于是,他就这样离开了美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华罗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雷锋:
雷锋时刻执行着毛*提倡的"为人民服务",时刻帮助人民,雪中送炭。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
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精神、公而忘私的*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3.李春燕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李春燕,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
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4.焦裕禄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
19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党员和优秀县委*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焦裕禄精神影响已远远跨过了兰考,跨过了河南,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焦裕禄式好干部。
5.孔繁森
1979年开始,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结束后,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为了摸清情况,探索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
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2018年12月18日,党*、*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孔繁森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他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谱写了具有最朴素的普世价值和人文情怀,闪烁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今天我们从普世价值的角度认识和传播孔繁森精神,大力倡导爱人、帮人、关心人的人生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大有裨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1:30
为国做出贡献的青年事例有:
1、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鞍钢生产建设突飞猛进发展之时,鞍钢矿山生产一线大批凿岩机却因缺少备件卡动器*停止作业。年轻的高级技工王崇伦刻苦攻关,创造加工出独特工具胎“万能工具胎”,使效率提高了6倍至7倍。
2、1948年,在大多数中国人还未见过拖拉机时,18岁的黑龙江省明水县青年梁军已经自如地驾驶拖拉机驰骋在北大荒了,这位最终成为新中国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钱票面人物、把“火犁”“开”上人民币的东北姑娘,鼓舞了千千万万新女性走出家门。
3、志愿者莫锋,2003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在非典疫情肆虐之际,他毅然放弃到深圳工作的机会,第一个报名参加共青团*等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内蒙古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从事志愿服务。服务期结束后,莫锋决定留在大草原。对此,他的家人难以接受。
4、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圆中华民族飞天梦的“神舟”系列总指挥袁家军……在志存高远的中国青年中,再有力的*也超越不了理想和梦想。青春,在与考验对峙时,放射出最为耀眼的光芒。
5、“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谭铁牛,与妻子双双向英国雷丁大学递交了放弃该校终身职位的辞职书,卖掉房子和汽车,在1998年初带着刚满周岁的儿子,登上了回国的班机,踏上了报效祖国的无悔之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3:21
北大毕业的于敏,隐姓埋名28年,为国家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
教育思享
2019年09月21日 ·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现在,很多人为了出名,想尽一切办法,可谓花样百出,甚至做出一些难以让人理解的举动。相比为了扬名的这群人,却有这么一个人,他本应该家喻户晓,享誉世界,但是却隐姓埋名28年无人知晓,将本属于自己的荣誉深藏了起来,如果没有人告诉你,或许你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然而,他却是肩负国家使命的科学家。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于敏。
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是否有人记得中国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是否有人记得那激动的一刻,中国屹立在了国际舞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花费7年多,苏联花费4年,中国仅用2年8个月而已。
中国能够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切,决然与科学家的努力分不开。在这个封存的历史之中,于敏隐姓埋名28年,他不仅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而且为氢弹关键技术突破作出了卓越贡献,甚至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朝永振一朗称呼为“国产土专家一号”。
为完成国家使命,隐姓埋名28载,从才俊青年到白发老者
1951年,25岁的于敏,从北大毕业,便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而就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重要时期,也就是1961年,于敏又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进行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这是一项转变研究方向的工作,对于于敏来说,很陌生,任务可谓非常艰巨,但是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组织安排。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便从此开始,连于敏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这项极为绝密的计划,便在简陋的科研环境下拉开了序幕,而此刻的于敏还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小伙,凭借着几把桌椅、几把算尺、一块黑板和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开始了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科研任务。因为留给氢弹设计时间只有5%的时长,因此通宵达旦工作便成为了必然,足足奋斗了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实验1000余次,而我国只实验了45次成功
而这之间的差距,虽然看似只是几个数字的变化而已,可是其背后却是我们国家科学家的默默奉献和不懈努力地结果。
对于于敏来说,取得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建议,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之后,于敏由于身体的原因逐渐退出研究领域,而此刻的他,也已经从一个英俊的有为青年变成了一个白发老者,将人生多半的青春交给了国家,他无怨无悔。
取得卓越成就,28年后,获得诸多殊荣
对于于敏来说,他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洋的人,但是他却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
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5年,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5年4月,于敏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8年12月18日,于敏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被授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019年9月17日,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这些荣誉只是他获得荣誉之中,极少的一部分,28年来的隐姓埋名,或许有人认为不值得,可是对于敏来说,并不后悔。
于敏将青春奉献给了国家,他无愧与民族,更无愧于国家,为中国崛起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但是于敏的精神必将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继续努力,攻坚克难,奋勇向前,为中国崛起努力。
中国崛起,需要更多有才华的青年投身国家的事业之中,于敏不是第一,也绝非最后一个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则国,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当下,中国要崛起,必然离不开人才,而人才要发展也必然离不开舞台,对于中国充满了机遇,同样对于人才也是。还有很多科学家如于敏一样,为国家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有些是我们知道的,但是有些却是我们还不能知道的,但是他们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祝福他们身体健康,中国的脊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1:29
李国安是北京军区给水团团长他住在嘴边的两句话是“一个*党员要上木愧党,下不愧民,“一个干部要上不愧部队,下不愧士兵”他为部队打井为老百姓打井,将800里边防变成了有水的钢铁长城,为内蒙古的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甘将生命化清泉,多少年来顾不上家顾不上老母、顾不上妻儿.但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李国安说:“我深深懂得没有国就没有家”尽管付出很多但他“无怨人悔”。
点拨] 李国安的事迹体现出一个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透出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
2006年五月沈阳迎来了举世瞩目的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就在这举世瞩目的庄严盛会开幕的时刻,来自沈阳各大高校的莘莘学子对团*、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青春世园、志愿沈阳”青年志愿者宣传服务世园会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并倾注了全部的心力,他们用真挚的服务和温和的言语成为了世园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点拨]有了这些充满热情与活力的莘莘学子,世园会更添靓丽,他们此举不计报酬,只为家乡无私奉献。
[适用话题]素材适用于“热爱”“奉献”等话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3:54
王进喜
王进喜的故事 除了“铁人”,他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他们总结出的“三老四严”等制度成为当时全国工业系统学习的榜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由苦难的旧社会出来,在新社会里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据大庆油田负责人宋振明说,王进喜率领的12O5钻井队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毛*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尽管这是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种尝试,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奋斗精神仍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关于青春的名言:
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出自李大钊《“晨钟”之使命》
2、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出自李大钊在报刊上发表的寄语
3、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逢勃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73236,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出自*《1957年,*对留苏学生的演讲》
4、 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