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46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4 09:57
电容放电是因为两金属电极间的介质没有完全绝缘。理论的绝缘是在真空情况下进行的,不会放电,但在实际情况下,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导电能力,比如说空气,干燥的空气,导电能力较差,绝缘能力强,但现实生活中,空气中很难做到干燥,所以很容易出现放电现象。
电容:即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电容器: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21 18:57
电容器在通电的电路中断电,电容器都储存有一定量电压的,电路中还有其它负载或元件时就会缓慢放电,也可以通过人为用小电阻或导线短路快速放电,低压电容器一般用放电电阻,高压电容器一般用放电线圈。
小电容,直接短路放电就行,要是高压大容量电容就只能用电阻器缓慢放电,或者用100瓦白炽灯和电炉丝放电,水里也行,不能直接短路放电,否则瞬时能量无穷大,火花相当耀眼,响声和炮弹一样大。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3 16:52
电容放电工作;先拔掉电器的电源;使用一只20万欧姆、2瓦特的电阻器,将电阻器的探针与电容器的接线端连在一起,为电容器放电即可。
拓展: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3 16:52
电容放电工作;先拔掉电器的电源;使用一只20万欧姆、2瓦特的电阻器,将电阻器的探针与电容器的接线端连在一起,为电容器放电即可。
拓展: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21:09
电容两极分别带有一定的电荷量,且外界和电容构成闭环,电容两极在闭环内为了迫使达到静电平衡形成电场,电场不断推动电容一极的多余负电荷,向电容正极靠近即形成电流,开始放电。
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自由电荷的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
电容是指容纳电荷的能力。任何静电场都是由许多个电容组成,有静电场就有电容,电容是用静电场描述的。一般认为:孤立导体与无穷远处构成电容,导体接地等效于接到无穷远处,并与大地连接成整体。
电容(或称电容量)是表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滤波、补偿、充放电、储能、隔直流等电路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21:09
电容两极分别带有一定的电荷量,且外界和电容构成闭环,电容两极在闭环内为了迫使达到静电平衡形成电场,电场不断推动电容一极的多余负电荷,向电容正极靠近即形成电流,开始放电。
电容两端电荷中和,当中和完成后,理想情况下,电容两极电场消失,但在现实中闭环中存在电阻,使电容两端电荷量呈指数中和,一直趋向零,但不会为零。电容放电时正电荷从电容器正极板向负载移动,负电荷从电容器负极板向负载移动,电容器极板之间的电压随着电荷减少而降低。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由于电容器的两极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所以,首先应设法将其电荷放尽,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处理故障电容器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则应先取下熔丝管。此时电容器组虽已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但仍会有部分残余电荷,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放电。
放电时,要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21:10
1、高压电容放电方法:
先拔掉电器的电源;使用一只20万欧姆、2瓦特的电阻器,将电阻器的探针与电容器的接线端连在一起,为电容器放电;如果电容器有三个接线柱,请将电阻器与某个靠外的接线柱和*接线柱连接,然后与剩下的那个靠外的接线柱和*接线柱连接。
2、低压电容放电方法:
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放电。容量大的先用100K/200K等大档接电容放电,你会看到数字或者指针一直下降,直到0,就已经放电完毕一般只要几秒钟即可,放电完毕就马上断开表笔,否则会进行反向充电;小容量的可以用10K/20K档,放电速度更快。
扩展资料
电容的作用
1、旁路
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降低负载需求。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行放电。
2、去耦
去耦,又称解耦。去耦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在电路中进一步减小电源与参考地之间的高频干扰阻抗。
3、滤波
由于电容的两端电压不会突变,由此可知,信号频率越高则衰减越大,可很形象的说电容像个水塘,不会因几滴水的加入或蒸发而引起水量的变化。它把电压的变动转化为电流的变化,频率越高,峰值电流就越大,从而缓冲了电压。滤波就是充电,放电的过程。
4、储能
储能型电容器通过整流器收集电荷,并将存储的能量通过变换器引线传送至电源的输出端。电压额定值为40~450VDC、电容值在220~150 000μF 之间的铝电解电容器是较为常用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容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21:11
电容怎么放电:
电容器在通电的电路中断电,电容器都储存有一定量电压的,电路中还有其它负载或元件时就会缓慢放电,也可以通过人为用小电阻或导线(低压时)短路快速放电。
电容是什么原理?怎么接线?
电容是在两个金属板电极中间夹有绝缘材料(介质)构成。当在两个电极上加上一定电压,就会在两个金属板电极中间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中间夹的绝缘材料(介质)的电子拉到靠近正电极板部位,形成一个持久的电场,这个过程就是给电容充电;加在两个电极上的电压消失后,电子受到原子核和电场力的双重作用,就会存在回到原位的趋势,当外电路接通,电子在内电场力作用下,通过外电路回到另一电极板,这个过程叫放电。
电容可以根据需要留引出线,一般情况下,每个极板只引一条线,所以一般电容都是两个脚。
你说的3脚或4脚电容,一般都是双电容(两个电容在一起,3脚的内部是串联,4脚的两个),上边容量一般都标2×000μF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9 21:11
电容要放电则,电容两极分别带有一定的电荷量,且外界和电容构成闭环(一般闭环中不包括电源),电容两极在闭环内为了迫使自己达到静电平衡形成电场,电场不断推动电容一极的多余电子(负电荷)向电容正极靠近即形成电流,使电容两端电荷中和,当中和完成则电容两极电场消失,但是这是在理想情况下,在现实中闭环总存在电阻,因此电容两端电荷量呈指数中和一直趋向零,但不会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