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5:24
心电图st段是指qrs波群j点至t波开始之间,是心室复极的初始阶段,虽然正常变异的st段伴随j点升高或降低可略有相应变化,但其形态没有异常改变,所以,心电图st段改变是判断心脏正常与否的主要方面。
心电图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关于st段一般只讨论压低,也称st下降。st段压低大致可分为st斜上型压低、斜下型压低和水平型压低三种类型:目前,公认st段压低程度以0.5毫米为界限。当st段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30.5毫米,往往被看作多数具有病理性意义,较多见于以心肌缺血为代表的冠心病,也可发生于心肌病、高血压、洋地黄等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运动员心脏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当心电图st段改变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0.5毫米时被看作多数具有可疑病理性意义。当st段呈斜上型压低30.5毫米通常认为无确切病理性意义。当st段呈斜上型压低<0.5毫米时通常认为对于心脏本身无病理性意义,后两者较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其他情绪激动、心动过速等具有交感神经兴奋倾向的患者或正常人,尤其多见于正常年轻人(尤其女性年轻人)和更年期妇女。这种心电图st段改变被看作是一种非特异性改变。非特异性st改变的特点除了呈斜上型下降外,较常出现在ii、iii和avf
三个导联上,但有时也可出现在其他导联。
由此可见,心电图st段改变可能导致病理性的疾病,可能是非病理性的。而具体是哪种类型则要根据st段改变的具体方式而定。
心电图的st—t改变,是冠心病的标志性变化,因为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其管腔变窄、阻塞;或功能改变而痉挛(血管紧张,不自然地收缩),两者均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以,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在心电图上就出现st—t改变。
心电图的st—t变化,不是冠心病所独有,非缺血性心脏病或其他原因也能引起,如继发性或非特异性的心脏病都可致心电图st—t变。继发性的可由左心室肥厚劳损、束支传导阻滞、应激综合征等引起,其中,以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非特异性的主要是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心脏本身的疾患和电解质紊乱、药物的毒性作用所致;另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st—t改变的常见原因,但它的变化在服用心得安,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下降后,会很快恢复正常,而冠心病则不可能。
“殊途”所致的心电图st—t变,其形态不尽相同,冠心病st段一般为多导联普遍下降,程度>0.05mv,呈三种形态特征:(1)水平形下降,t波双向;(2)下斜形下降,t波倒置;(3)弓形下降,“箭头样”t波,称之为冠状t,对诊断心肌供血不足很有价值。其他原因所致的除st—t不同外,心电图上其他波的形状、时限、振幅亦各有区别,并且均伴相应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试验室结果,因此鉴别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