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0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0:45
回答如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部分企业依照上述定义,贯彻落实其该项标准的,就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企业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在商品经济范畴内,作为组织单元的多种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下,各种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中文名
企业
外文名
Enterprise
繁体
企业
注音
ㄑㄧˇ ㄧㄜˋ
拼音
qǐ yè
发展
现代汉语中“企业”一词源自日语。与其它一些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基本词汇一样,它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化与制度的过程中翻译而来的汉字词汇,而戊戌变法之后,这些汉字词汇由日语被大量引进现代汉语。(与企业一词在用法上相关与相似的,还有“业务”一词)
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是与“事业单位”平行使用的常用词语,《辞海》1978年版[2]中,“企业”的解释为:“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活动的核算经济单位”;“事业单位”的解释为:“受国家机关领导,不实行经济核算的单位”。
“企业”一词的用法有所变化。
较常见的用法指各种的、营利性的组织(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还有一种特殊的称呼,是在拍卖法当中描述的,拍卖法中的“拍卖人”指的是拍卖企业,例如:世界华商拍卖人指的是世界华商拍卖有限公司,而不是指某个“人”。
管理
第一条 为了加强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 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各项决定、经律。
第三条 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公司财产。
第四条 公司禁止任何所属机构、个人损害公司的形象、声誉的行为。
第五条 公司禁止任何所属机构、个人为小集体、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或破坏公司发展。
第六条 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第七条 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公司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和业务过硬的员工队伍。
第八条 公司鼓励员工发挥才能,多作贡献。对有突出贡献者,公司予以奖励、表彰。
第九条 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鼓励员工积极向上。
第十条 公司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
第十一条 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欢迎员工就公司事务及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作出贡献者公司予以奖励、表彰。
第十二条 公司尊重员工的辛勤劳动,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应有的待遇,充分发挥其知识为公司多作贡献。
第十三条 公司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险等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提高员工各方面的待遇。 第十四条 公司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第十五条 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端正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办事拖拉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第十六条 公司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降低消耗,增加收入,提高效益。
第十七条 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人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0:45
两化融合与知识产权贯标有哪些区别?欢迎关注,点赞,下次精彩内容推荐,业务办理请私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操作方式和流程十分相似,但是两者在内涵、目标和实际方式上有着本质差别。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两化融合与知识产权贯标有哪些区别吧 首先,我们具体来看,这两者是如何定义的? 1、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层次相结合,指的是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性、产品、业务、产业四方面进行融合。换句话说,两化融合包含技术性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方面 2、知识产权贯标 知识产权贯标一般是指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我国境内的企业应按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策划、实施、运行、评审、改进文件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那么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1、目标不一样 两化融合贯标是对企业全面的提升,涵盖企业全员、全要素。企业根据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的形成多方面的和企业战略方向一致的新型能力,不断的给企业提供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贯标仅仅在知识产权管理、获取这些单个领域内提升,仅仅规范化企业知识产权层面单个领域的管理,只涵盖单个领域和一部分部门,不涉及到全员和全要素 2、方式不一样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主要根据强调知识产权相关管理活动和过程,加强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所需要的管理目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除去强调两化融合相关活动和过程的规范化之外,更为注重强调动态性,即应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化工具来提升工厂生产、管理、运营这些多方面的效率。两化融合贯标除去要求贯标实施者懂得企业管理咨询,还需对信息化知识和工具有很深的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0:46
两化融合势,是以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提供指导和依据,以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范两化融合相关活动和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的标准贯彻。
依据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的证书分为5个评级,分别是: A(初始级)、AA(单元级)、AAA (流程级)、AAAA(网络级)、AAAA(生态级)。评定证书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0:46
1、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两化融合贯标是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2、实力认证: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极具价值。
3、竞争优势: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技术进步、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提高竞争力。
4、规避风险:通过顶层设计,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风险,护航企业良性发展。
5、提升管理: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
6、获得*的奖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0:47
两化融合贯标即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充分发挥企业“战略-优势-能力” 主线,助推企业在未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融合。
至于两化融合贯标的价值,则有以下几点:
1、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两化融合贯标是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2、实力认证: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极具价值。
3、竞争优势: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技术进步、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提高竞争力。
4、规避风险:通过顶层设计,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风险,护航企业良性发展。
5、提升管理: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
6、获得*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