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1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59
牛虻为虻的俗称,状似蝇而稍大,雌虫刺吸牛等牲畜的血液,温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受其害,除了能传播马传染性贫血病外,还可传播其他很多种重要的人、畜疾病,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及我国省等地流行于牛、犬之间的苏位病,在环境复杂多样的自然界中,虻类最喜欢集中的地方是近水而温度较高的地方,水田、沼泽地、苇坑、流水、静水附近是其生儿育女的理想环境。往往将卵集中产在水中禾本科等植物的叶上,幼虫一孵化便掉人水中,在水下生活,待到化蛹时才游到岸边。成虫白天活动,以午时为活动高峰,善飞翔。有时吸取花蜜,但最普通为好血性。雌虫有强度螯刺能力、牛马等厚皮动物亦易受其侵袭,每次数分钟即能充满血液于腹部,温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受其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59
牛虻,虻的俗称,状似蝇而稍大,雌虫刺吸牛等牲畜的血液,危害家畜。为中形到大形的种类,强壮而有软毛,通常称为牛虻。概形灰黑,粗壮,呈长卵形。体长约19毫米,宽约6毫米。大型虻体长达40毫米,较少见。头阔、呈半球形,两侧复眼大,口器刺吸式,触角三节,短。*背板及小盾片灰色。体多被黑色软毛及灰白粉质物。一对前翅发达,透明膜质,翅脉棕色;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腹横节状,端部弧形;具六足,粗壮。7—9月成虫,善远距飞翔,多见于郊野及牲畜聚集场所。牛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北、山西、河南和辽宁等省区。夏秋两季正是牛虻吸食活跃的时节。雌虻常群聚在牛、马、驴等家畜身体上吸吮血液。
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雌虻虫平时居于草丛和树林中,喜阳光、燥热天气,多在白昼活动,以6~8月最活跃。可在家畜聚集的地方,当虻虫落在家畜身上吸血的时候,用大蝇拍轻轻将其拍落(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打碎虫体)。捕集到的虻虫,挖其头部致死或用沸水烫死,泡洗干净,用线贯穿架起晒干或阴干。用文火微炒取出,去掉翅虫,即得炮制炒牛虻。出汗多的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一旦嗅到这些物质的气味就会食欲大开。肺活量大的人。肺活量大的人呼吸自然深长,呼出的二氧化碳比较多,蚊子嗅到后全集而来。皮肤色深,穿深色衣服的人。肤色或衣着颜色越深,对蚊子无反光作用,易受蚊子叮咬。因此,在盛夏时节,宜穿浅色衣服为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0:00
虻虫,又称牛蜢,牛虻,牛蚊子,中华虻、白斑虻、灰虻。属虻科昆虫,喜爱舐吸家畜血液,遍布全国各地。虻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在恒温环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另外,虻虫对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都很强。虻是典型的吸血昆虫,虻成虫口器刺吸式适于吸血,能将牛马骡驴等牲畜的皮肤刺穿,吮吸其血液,有时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能传播多种人畜疾病。虻喜栖息于隐潮湿的地方,性喜阳光,成虫多在白天活动,喜在高温强光下的白天活动,中午最活跃。牛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北、山西、河南和辽宁等省区。夏秋两季正是牛虻吸食活跃的时节。雌虻常群聚在牛、马、驴等家畜身体上吸吮血液。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雌虻虫平时居于草丛和树林中,喜阳光、燥热天气,多在白昼活动,以6~8月最活跃。可在家畜聚集的地方,当虻虫落在家畜身上吸血的时候,用大蝇拍轻轻将其拍落(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打碎虫体)。捕集到的虻虫,挖其头部致死或用沸水烫死,泡洗干净,用线贯穿架起晒干或阴干。用文火微炒取出,去掉翅虫,即得炮制炒牛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