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反跑焦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5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50

单反相机的跑焦是物理结构导致的。
1、单反的对焦采用反光板升降系统(标准的相位差对焦),硬件有正副反光板、光束分离器和线性传感器(对焦模块)等组成;
2、单反的对焦原理是,反光板接受光线后通过分离器将光一分为二,由反光板下方的对焦模块计算两间的距离和波形,并直接计算出镜片需要朝哪个方向移动以及移动的距离,实现自动对焦。反光板对焦系统的优点是合焦速度极快快,对焦精度很高(正常状态下),缺点是机械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极高。
3、单反跑焦的原因是,由于用于成像的传感器上接收到的光线并不等于用于对焦的反光板接收到的光线,反光板的的受光与传感器的受光一旦产生偏差,就会导致跑焦。而无反(俗称微单)等的对焦采用传感器检测,即便是目前的相位差+对比度反差的混合对焦,其相位检测点、反差检测点都是集成在传感器上的,传感器进行对焦检测的受光等于传感器成像的受光,故理论上不存在跑焦的问题。由于受到检测算法的问题,微单也可能存在少数的对焦不实的现象,但这不属于物理结构上的跑焦问题,二是芯片算法的技术问题。虽然目前微单等采用的混合对焦在单次对焦的速度和精度上已经不弱于单反,甚至强于一些中端单反,但区域的连续追焦精度依然不如单反;
4、单反导致反光板与传感器的受光偏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装配不佳,包括镜头卡口安装偏差、反光板安装偏差等;二是器件老化,反光板升降属于物理运动,反复运动可能导致反光板的机械精度下降,导致跑焦,故单反在参数中均有快门次数寿命的标志(微单或便携相机则没有),一些单反在新机状态下可能不跑焦,但久而久之以后则会出现跑焦现象;三是反光板对焦工艺的局限性(比如对焦点分布难以做到微单的传感器对焦检测那样的广域等),目前反光板对焦工艺只能做到在F2.8光圈以下的精度没有问题,但在F2.8光圈以上难以做到物理结构上的完全精准,(现实中一旦镜头的光圈超过F2.8,那么光圈越大,跑焦的概率也越高),故相机厂家一般都采用提高对焦模块的算法以实现精准对焦,而芯片的算法具有普遍覆盖性的特征,难以做到个体针对性,故可能存在每一台相机之间的个体差异,(即某个镜头在同型号的甲机身上跑焦,但在乙机身上可能不跑焦),而副厂的大光圈镜头难以完全破解原厂的对焦密码(对焦模块算法),故跑焦的概率会更大;
5、单反一旦跑焦,一般采用机身的AF微调进行修正,如果AF微调修正(一般是正负20)难以解决,或者是入门级单反没有AF微调功能,只能送售后修正对焦模块的相关参数(即售后调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50

机器人自动抓的,发贴时间:2009年6月22日 蜂鸟论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