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5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1
溶度积是微溶盐存在溶解平衡时离子浓度(mol/l)的乘积。与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主要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数量级),温度影响小(数值)。溶度积数值越大,说明其溶解度越大。反过来就是溶解度越大,溶度积越大。
“从溶解度化到溶度积不是要过相对分子质量那一关,而各化合物此又一般不一样,那怎么可以说它们能成正相关呢?”这个问题,貌似溶解度和溶度积如果放在一起是针对不同种物质的,那么
不同物质相比溶解度大的溶度积不一定大
。
但是对于同一种物质,不同条件下,溶解度大的话溶度积一定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31
溶度积——Ksp
:
事实证明,任何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总是或多或少地溶解,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把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称为难溶物。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会建立一种特殊的动态平衡。
尽管难溶电解质无法溶解,但仍有一部分阴阳离子进入溶液,同时进入溶液的阴阳离子又会在固体表面沉积下来。当这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就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量不再减少。
这样的平衡状态叫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
溶解度:
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或者说某种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占溶剂质量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