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4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0:36
对于门钉的数量,明代以前无明文规定。到了清代,就有了等级规定。只有宫门才可以使用最多的“九行九列”,九路门钉体现最高等级的门钉排列。亲王府、郡王府、庙宇等,随着地位、级别的不同,门钉数与排列也不相同。
一般亲王府邸是纵九横七;世子府邸是纵七横五;公爵府门是纵横各七,侯爵以下至男爵是纵横各五。除了宫门,其他门只能用铁制门钉,不能用铜制的;平民百姓家则根本不能用门钉。
扩展资料:
门钉由历史上的功能性构件演变而来,它最初的设计专门为实用,源于古代城门门扇防火攻的措施之一,是固定涂抹门扇的泥土用的。
在城门上使用门钉,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当初是出于构造的需要,在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以防止门板松散。
但由于铁钉钉帽露在门表面有碍观瞻,为美观起见,人们将钉帽打造成泡头形状,于是,就兼有了装饰功能。门钉纵横皆成寿,圆圆体量的凸起与厚重的门扇正相称,足以壮观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0:36
古建筑门钉是有讲究的。
皇宫城门上,是九九八十一个;
王府的门上,是七九六十三个;
公侯,四十九个;
*,二十五个;
老百姓家,一个都没有!所以,老百姓被称作“白丁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0:36
门钉有几个作用,一个是装饰,一个是代表等级,再一个起加固作用。
亲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门钉数量有明确规定:“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门钉减亲王七之二(减掉七分之二)”;“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公门钉纵横皆七,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