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05
浮漂调钓太钝了,双钩到底了,鱼要低头吃钩,所以挂下嘴唇的机会多。
我国的垂钓活动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骨质鱼钩,距今大约六千年,是我国发现得最早的垂钓文物。
此外,在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如大汶口文化遗址、黑龙江的宁安遗址、河北唐山市的大城山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阿善遗址等,都发现了许多骨质鱼钩。这时的鱼钩主要分为倒刺式与无倒刺式两种。可见,当时内陆地区淡水水域钓鱼活动不仅十分普遍,而且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扩展资料
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图案中,很多题材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其中也有很多图案是反映钓鱼活动的。如山东滕县马王汉墓出土的画像石钓鱼图。画面上,垂钓者正在起钓竿,把上钩的一条大鱼提出水来。
在广泛开展钓鱼活动的基础上,汉代钓鱼技术已有新的进步。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一书中,记有一种利用谷壳浸水加热后拌以昆虫油脂等配料、再经发酵而制成的诱饵集鱼的方法,很类似现代钓鱼时常用的“撒饵作窝”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05
原因:
1、因为鱼吃鱼钩上食物时,鱼想把食物吞到肚子时,就会不断折腾鱼钩上食物,这对便会影响到钓鱼线上浮针不断摆动,从而引起钓鱼人的提竿起岸时,由于提鱼竿过快,鱼因为线的原因,一直未能把食物吞下肚子,无奈之时在嘴里丢弃不舍,因为鱼上唇厚不易钓到,下唇比上唇薄,稍不留神,就钓到了下嘴上。
2、铅重了,子线弯曲,鱼咬钩漂几乎无动作,要鱼抬头的时候漂才有动作,此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钩子是挂在鱼嘴里的,所以提竿中下唇。漂调准时,鱼刚吸食,漂就下顿,此时鱼尚未抬头,所以提竿中上唇。
扩展资料:
钓鱼禁忌:
1、忌见异思迁。
有些垂钓人下钩后,半个来小时未见鱼来,此时旁人又提上一两尾鱼了,便很容易产生见异思迁思想。认为这山不如那山高。于是来个蜻蜓点水,这里钓一下,那里钓一下,这样做是很难有较理想的收获的。
2、忌天女散花。
有些人扛着一大捆钓竿,四处布阵,总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实际上,如果有鱼一两根钓竿就使你手忙脚乱了,如果没有鱼,钓竿再多也是枉然。钓竿太多反而分散精力,影响及时提竿使你失去提竿良机。
3、忌无的放矢。
鱼的种类很多,大小不一,各种鱼有各种鱼的食欲。大鱼小鱼所用的钓线、钓钩粗细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无的放矢。要明确所钓对象鱼,用适宜的钩、线、饵,粗钩粗线钓小鱼,鱼会见而逃之;小钩细线钓大鱼,就会钩直线断跑鱼。
4、忌强拉硬扯。
鱼上钩以后,如果是小鱼可以一提而就;但如果是半斤以上的鱼,就不宜强拉硬扯了。这时应沉着应战,握住钓竿不紧不松!使鱼精疲力尽翻白后再慢慢地用渔网捞起或者拉到边沿即可成功。钓到大鱼无论如何不能性急地强拉硬扯,更不要大声叫喊,慌里慌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06
铅重了,子线弯曲,鱼咬钩漂几乎无动作,要鱼抬头的时候漂才有动作,此时由于中立的作用,钩子是挂在鱼嘴里的,所以提竿中下唇。
漂调准时,鱼刚吸食,漂就下顿,此时鱼尚未抬头,所以提竿中上唇。
对策:仔细调漂,计算光铅占几目,每个钩子的分量占几目,每个饵的分量占几目。根据漂像确定饵在水下的状态。
也不是非要中上唇才行,中鱼就好,又不是比赛。况且冬天稍钝点好。追答亲 很高兴为你解答 :如果没有解决您的困惑 请您继续提问; 如果我的解答能帮助到您 麻烦您评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07
因为鱼吃鱼钩上食物时,鱼想把食物吞到肚子时,就会不断折腾鱼钩上食物,这对便会影响到钓鱼线上浮针不断摆动,从而引起钓鱼人的提杆起岸时,由于提鱼杆过快,鱼因为线的原因,一直未能把食物吞下肚子,无耐之时在嘴里丢弃不舍,因为鱼上唇厚不易钓到,下唇比上唇薄,稍不留神,就钓到了下嘴上,就是这些原因致使的,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07
饵料偏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