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5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04
1 摘 要: 从目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出发引出积极心理学是对学生进行幸福能力教育的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幸福能力教育的具体做法进行探讨,从而实现高中生健康、幸福、快乐成长。 关键词:幸福能力;积极心理学;做法。 在心理学的领域,研究‚幸福‛的专门学科称为‚积极心理学‛,是一 门与消极心理学相对应的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学科。通俗地讲,积极心理学就是一门让人摆正心态,感受到更多幸福的课程。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经调查,在现行教育*下的高中学生存在着厌学、恐考、人际关系紧张、早恋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幸福感。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使高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了以下探讨: (一)开发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臵疑的。‛ 国外教育专家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加速器‛,更是‚人格、快乐、幸福加速器‛。现在的高中生在‚减负,减负‛的口号中,依然是早起晚睡,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无数个早起晚睡下,在数名科任教师兢兢业业的教育指导下,在家长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下,学习了大量而又系统的有关自然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唯独关于自己心灵,自身精神的知识学生知之甚少。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学校、教师、家长看中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而看不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忽视了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状态。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自卑心理、厌学心理严重;不能正确的处理同学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缓解考试压力;不会排解青春期的情感困惑,以致迷恋早恋等。幸福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这种现状,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为核心,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使命,让教育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以求得精神生命的升华与超越,达到善与灵魂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2 永恒的精神境界,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理论,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开发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精神生命的校本教材《我成长,我快乐》, 包括‚会自识的我‛、‚会沟通的我‛、‚会调适的我‛、‚会控制情感的我‛‚会学习的我‛五个单元、十二个主题。课程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认识自我,懂得自己的好处,了解自己的现状,看到自己的所有,悦纳自己,敞亮自己,欣赏自己,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生命的潜能,改善自我,提升自我,满足自我;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关照自己的身心健康;怎样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减轻和缓解考试压力;怎样实现自己的抱负;课程还会让学生学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利,在困难面前积极发现个人与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并加以有效地利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我幸福‛,学生的精神生命质量明显提升。 (二)上好心理活动课,增强活动意识、唤起学生的幸福情感体验、 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是从生 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们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情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幸福情感的培养依赖于心灵的感悟,依赖于一种对幸福情感的感知方式。‚体验教育‛强调的就是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在实践体验中,学生的内心深处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或爱或憎,或喜或悲,有对过去的认识或体验,再反思,再体验,也有心理矛盾的相互激荡和冲突。这样可以促进幸福情感发展,增强心灵感悟性,心灵体验可以不断增强人的情感洞察力、能体验和理解别人的内心感受。即常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逐步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感,扩大自己的幸福、积极的情感。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增加了,消极情感自然而然就减少了。如老师讲《尊重生命》这一主题时,让学生扮演‚盲人‛和‚哑巴‛角色,两人一组,互相帮助,从讲台出发,绕教室一周,中间经过四个障碍物再回到讲台,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开口讲话,只能靠动作相互传达信息。学生体验完华,把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并互相交流,在学生的发言中,有的同学说‚做盲人真不容易,过去看到残障人,只知道嘲讽他们,觉得好玩,现在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要关注,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也有的同学写道:‚盲人整天生活在黑暗里不见光明,看不到阳光,看不到人世间的美丽,但他们顽强地活着。自己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要珍惜生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再如:因为学习负担过重,中学生常会有
3 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思想压力常常来源于对学习现状的不满、不恰当的比较或过分注重结果等。所以在讲述《别怕,我们有办法》(缓解学生考试压力)这一主题时, 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分组讨论:‚如果你可以过100年后再来看你现在的学习,那你会怎么看呢?‛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想像(思考5-10分钟),并把自己想到的答案写下来,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们的想象力可谓丰富。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争着发言:‚学习成绩好与不好都不要太在意,因为不同的人可以做不同的事‛;‚学习与不学习一个样,人都要死的‛;‚学习好与学习不好没什么区别,其实不见得学习成绩好以后生活就好过‛;‚学习太累会短命的‛;‚过了100年之后来看,我想他学习比我好我就不会嫉妒了‛等。所有的观点都陈述完后,老师接着让学生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上帝’,掌控着每个高中生的学习,掌握着高考的‘发榜权’,你会怎么安排呢?‛(同样要求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交流)。这个问题讨论的最后结果还是只能一部分人读清华北大,一部分人读普通大学,还有一部分人上不了大学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们会有很多收获。第一,学生们暂时忘了学习的压力,大家都会很开心,因为在讨论时都是站在很久以后的立场来看问题,当前的功利性思维明显受到抑制。第二,学生们学会并体验以第三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学习生活。第三,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无论成绩好还是不好,这都正常的。第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注重程度降低,功利性降低,并且还存在按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进入幸福的情感体验状态中。 ‚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学生在活动中, 实现了有人说的‚如果用说话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如果给我看,我或许记得,但让我参与了,我就会理解。‛生活需要体验,体验活动使学生带来快乐,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在体验中成长。体验活动让我们听到了学生成长的脚步声。 (三)与班主任连手,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积累学生的幸福指数。 第一,感恩教育。同班主任一道让学生建立‚感恩他人‛记录本,督促学生学会感恩, 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能把他们父母的养育、朋友的帮助、健康的身体、学校老师的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把它们都记录下来。在学生的‚感恩‛记录本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记录:你发现班级有一张凳子有点松动,今天你带来了工具把他修好,我们感激你。你坚持每天放晚学结束后主动关好门窗才离开,这本是值日生的职责,可你却做得很主动。你和同学总能和睦相处,那天XX同学由于心情不佳冒犯了你且言辞尖酸,你微笑着走开了,但你的眼中有泪光闪过,佩服你的气度。一直以来常常抱怨父母的*,自己的命差,
4 星期天与年迈的父亲劳动了一天,懂得了父母的艰辛以及对我的期望,我感动了。今天寒风刺骨,门卫送来纸条,说我妈送饭来了,望着老妈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身影,我的眼睛潮湿了。老师今天重感冒,但他依然那样认真而又吃力地为我们讲课,我发誓一定努力学习。今天数学考试成绩发下来了,我比上次又提高了5分,我一阵激动,我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我庆幸自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学生学会了感恩,培养了正面积极的情绪,提高了发现幸福的能力。 第二,举办‚得到与失去‛对比感的班会,帮助学生明白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东西,同时积极思考如何去克服消极情绪,从而建立起良性的情绪系统,懂得自我排解,懂得放弃,懂得珍惜。 第三,建议学生用幸福账本记录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换言之,记录每天幸福的事情和难过的事情,如果幸福的比难过的多,那么这一天属于幸福的一天,反之则是不幸福的一天,以月为单位,进行讨论,如果幸福的天数比不幸福的天数多,那么属于一个月有幸福盈余,对幸福进行总结,对消极情绪予以疏解。 有一个伟人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随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随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随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随着改变。‛一个人改变不了周围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身,改变对现实的态度。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学会保护,学会体谅,学会责任,学会团结,学会付出,学会自信,学会聆听,学会赞美等……,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幸福能力,提升了幸福层次,积累了幸福感指数。有同学在周记中写道:‚或许,我们长大了,或许就是因为这一个个小小的活动,看见了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也是因为这些活动,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04
你只需要记住深呼吸缓解紧张心理即可,高中生所需的心理学知识真的不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04
高一高二的时候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心理调节的心理学书籍,高三很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