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霉菌对农药的抗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0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5:47

木霉菌作为生防菌单独使用来控制植物病害,往往受到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干扰,造成田间效果不稳定。其中,田间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往往会降低木霉菌的存活率,从而影响防治效果。筛选耐化学杀菌剂的拮抗木霉菌株,可以提高木霉菌在田间的成活率,同时可以实现化学农药拮抗木霉菌剂的混合使用,提高生防制剂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及农药残留。因此,筛选耐受化学杀菌剂的生防木霉菌株受到很多关注。

灰霉病是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部分木霉菌株对引起蔬菜灰霉病的灰葡萄孢霉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而速克灵是农业生产中防治蔬菜灰霉病的常用化学杀菌剂。王勇等(2002)从对灰葡萄孢霉具有强拮抗活性的木霉菌中,进行耐速克灵药剂菌株的筛选,获得高耐药性菌株3株、中等耐药性菌株28株,其中筛选获得的高耐药性菌株能耐受500mg/L的速克灵。该研究还发现,木霉菌与速克灵协同作用对灰霉病菌的抑菌率高达85%,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速克灵和拮抗木霉菌剂的效果,同时应用菌+药、药、菌处理防治黄瓜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7.6%、62.5%和51.5%,较单独利用拮抗木霉菌防治降低了病害的发病率,同时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剂量。程东美等(2008)对哈茨木霉T2菌株进行了耐药性测定,在供试的7种化学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霜灵、地菌净、露星、金雷、康有力)中,T2菌株对代森锰锌、露星较为敏感,浓度为800mg/L时菌落几乎不生长,抑菌作用达100%,浓度为200mg/L时其抑菌作用也较强,抑菌率分别为.16%、91.39%。地菌净、康有力、甲霜灵、金雷对哈茨木霉T2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为800mg/L 时其抑菌率分别为87.02%、79.22%、77.16%和80.13%,随着处理浓度的降低,其对木霉菌的抑制作用也减弱。T2菌株对多菌灵耐药性最强,在浓度为800mg/L时的抑菌率仅为13.73%,浓度为200mg/L时的抑菌率为3.14%,浓度在50mg/L以下时其抑菌率几乎为0,且各浓度的抑菌率差异不显著(P>0.05)。

有些木霉菌株本身没有耐药性或者耐药性不强,研究者通过紫外诱变等技术提高菌株的耐药性,以期达到能在生产中与化学农药混用,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化学农药用量的结果。于涵(2012)采用紫外诱变和含药培养基筛选的方法,分离并筛选出25株对代森锰锌有显著抗性的突变木霉菌株,通过生长势法筛选出7株生长速度大于20mm/d的木霉菌,平均生长速度最快的是Th-25,日生长速度为27.0mm。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耐药性最高的菌株Th-13达到12.10g/L。除Th-17以外,其他6株耐药菌株耐药性比较稳定。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发现7株耐药菌株均遗传了亲本菌株的拮抗能力,其中Th-25对早疫病的拮抗作用最明显,大田防病试验证明Th-25可与代森锰锌混用,在维持防效的前提下,降低代森锰锌的用量。另外一项研究通过含药平板诱导和紫外诱变,获得了5株在多菌灵浓度为2.0g/L下生长较好的木霉耐药性菌株,EC50值最高提高了450倍。在对7种化学杀菌剂的毒力试验中,多菌灵、速克灵、甲基托布津、大菌丹和*酮的EC50有较大幅度提高,说明对这5种农药产生了交互抗性,而对扑海因和扑灰霉的耐性下降(李贵香,2007)。周红姿(2003,2007)利用紫外线照射和用亚硝基胍诱导,获得4 株耐多菌灵的木霉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